山川月: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山川月》 150-160(第18/22页)



    “尸位素餐者金玉在外却早已糜烂腐朽,满身疮痍者却可凭本心之弥坚全旧日之乱象。那一代代的人哪,仰面见天地乾坤浩大,却仍愿俯首以佑涧边幽草……你、她,还有许许多多的后来者。”

    “早已走在相同的道路上了。”

    人潮涌动,私交之言不绝于耳。

    洛清河就这样顶着一众目光走到了温明裳身边,抬手随之深拜,“昔年诸位为雁翎埋骨英杰挂灵以记,在下铭感于心。但今日在下亦愿以阖族之心向诸位请愿,喉舌之下,再勿轻断片语忠奸。”

    “我代我妻,万谢。”

    民巷的风终于停了。

    *****************

    茶肆里有人吃着茶,听罢抖开折扇笑道:“好本事啊。”

    “若无昔年之变,或许我亦在其中?当真是有些羡慕得紧。”潘彦卓放下茶盏,敲着桌轻声喃喃道,“齐王该回来了吧?”

    少年垂首点头道:“是,已经过了钦州,今冬之前定然回到。”

    “好极。”潘彦卓抚掌一笑,“她们已备齐了中兴之臣,至于我么……”

    “便来日赠她们一位盛世之君吧。”

    围着的禁军也逐渐散去,各司其职。

    那儿围着的本还有羽林,但不是城里东湖营的人。此刻他们的主子眼见着众人散去,不得已才下令遣散了众人。

    洛清河在街口等着温明裳出来,她仰头见红叶簌簌,忽然想起那一夜温诗尔的那番话。木石的消弭不是那一场噩梦的结束。

    温明裳拾级下阶,将将走到她面前,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唤。

    “温大人!”乔禾追出来,撑着膝喘了会儿气,“多谢你……”

    温明裳垂眸笑了下,道:“国子监入学不易,你若来日登科,那才是真正的谢。”

    “学生会记得今日大人所言。”乔禾低下头,“虽自知非高才国士,然四句在先,必不敢轻忘。”

    她言罢再郑重一拜,也不敢看温明裳的反应,转头跑了回去。

    温明裳侧过头看洛清河,发觉对方亦是勾唇笑了笑。

    “今冬未有雪。”她仰起头。

    “然寒已散了。”

    作者有话说:

    肝好痛,中卷就到这结束(。

    另外说一下横渠先生是张载,四句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里面转的几个画面是对这几句话的,虽然我写的不是很满意(摆

    阁老的那句乾坤浩大是化用马一浮的“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原版放老地方了,id看专栏,我明明没写啥也就是滚轮胎啊(痛苦面具

    感谢在2022-09-26 00:49:06~2022-09-27 19:54: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子呼鱼 1个;?

    ☆ 下卷 定风波 ☆?

    第159章 层云 【ZX整理】

    仲秋一过, 秋雨裹挟着塞北越过燕山群峰的风将整座长安城笼入了新的霜凉之中。夜里薄霜覆瓦,白日里便顺着重檐缓缓滴落汇成了一个个水洼。

    往年各州回京应还要过个一两月的功夫,今年却是在此时便有急令让他们依次动身。弃市斩首容易, 阖族处置也无需费多大功夫,麻烦的还是在如何填补朝中这骤然的空缺上。都察院算着历年的考评, 好容易整理成册给内阁递了过去, 可多日不见回报,颇有些石沉大海之意。

    这些位子多的是让人眼红的肥差, 自然有人在柳氏下狱时便把主意打了上去,暗中做了什么生意也只有他们自个儿清楚, 可这钱砸下去了却不见半点水花, 总有人坐不住。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此刻的一举一动皆是有人瞧在眼里的。

    半月前大理寺的老寺卿给天子递了请辞的折子, 他年事已高, 也无意抓着这个位子不放, 早在几年之前便有在上书的折子上提及莼鲈之思的前例,只是当时咸诚帝以晚辈尚无能的由头给推了。如今赵婧疏归返, 又添了重整钦州的功绩, 这折子咸诚帝即便再不愿也要点头批了。

    多事之秋, 往来调动也是常事, 这厢提了赵婧疏, 便有不少人将目光转向了同在大理寺的温明裳。说来这阵子的事儿也是人家查出来的, 于情于理都该封赏,可咸诚帝非但明面上未有旨意,连个过问的意思都不曾有, 若非时常有宫中宦官传唤, 恐怕就有人该在背地里揣度这位近臣是否还正得宠信了。

    咸诚帝早间看过内阁呈上来的册子后便未待在御书房, 也不知这位天子近些日是喜观鱼还是旁的什么,温明裳近几日入宫谒见被内宦引去的地方总是这太液池。

    现下秋露重,池中的青荷早已枯黄,内侍局的人也没见撤去,各色锦鲤藏匿在下边,把几处水都搅得浑浊。

    “昨日长公主来见朕,说是已拟好了东南三州的调换人选。”咸诚帝看着鱼儿争食,“那份名单卿看过了吧?”

    温明裳微微颔首,道:“回陛下,看过。”

    “东南境况如何除了那儿的人,朝中你最清楚。”咸诚帝看她一眼,“既是看过无异议,那照着办便好。只是有一事,还得你去办。”

    他接过旁侧宫人端着的茶。“朝中可有动荡但不可影响国事。先帝有意成海商,这于国库大有裨益,此事不可废,朕有意交给你去做。”

    这个差事在意料之中,但明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做。温明裳垂眸,婉言推拒道:“陛下,此事所系重大,臣如今供职三法司,尚无权如此行事。既是有赖国库,那不妨交给户……”

    “欸,先不必急着推拒。”去年内侍局在太液池边新修了水榭,如今登临其上景致不如春夏,但也别有一番风味。咸诚帝在桌前坐下,抬手示意温明裳坐,这才继续开口道,“正因此事重大,朕才不好放手交由旁人去做……至于户部,朕另有安排。权责一事,你也不必拘束于此,当日朕让你就任大理寺,却并非想你一世在此。卿可知?”

    温明裳垂首恭顺地应:“臣知道。”

    咸诚帝满意点头,又道:“再过些日子,待到中州的柳氏余族彻底查办完了,朕给你的调令也就该下了。届时原先叫你去办的甄选工部新人一事,自然也就名正言顺。你有功在先,这道海商的旨意不论是都察院的言官或是其余什么人,都不好有所疑议。”

    这便是定然要提她起来的意思。温明裳自然不能直接驳了这份意,只能先拱手诚谢。

    “好了,今日叫你入宫,其实另有旁的事。”咸诚帝话锋一转,笑道,“事多琐碎,纸上三言两语恐怕难说清。”

    “一者还是和海商有关,你应当听闻齐王不日到京了吧?”他打量着温明裳,“朕的这个儿子,自幼便是叫人头痛的小子!如今终于做了些不那么混账的事儿,朕还要多谢你才是。若非你此番大义,怕是也敲打不醒他!朝中事多,你若是得空,代朕意去迎一迎他。”

    温明裳眼皮一跳,试探道:“陛下的意思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