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遍地修罗场: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江山遍地修罗场》 30-40(第14/17页)

有些化脓,现下高热不退。这若是换做常人早扛不住了,不过他常年练剑体魄甚为强健,好好休养一阵子便能康复。”

    赵锦繁不解:“既是如此,棘手在哪里?”

    江清道:“棘手在他的眼睛。”

    赵锦繁蹙眉:“眼睛?”

    “嗯。”江清道,“他的眼睛本就未好,如今被高热一激,情况甚为不妙。徐老为他施了针,用了猛药,但效果不佳。总之现在他什么也看不清,跟瞎子比好不到哪去。”

    赵锦繁沉默。

    江清继续道:“倒也不会一直看不见,等高热退去,修养一阵子也不是不能重见天日。不过想在今科春闱之前好,怕是不能了。”

    难怪这群老御医们在里头急得团团转。

    只可惜这世上并没有能立即治愈他的灵丹妙药,他的病只能交给时间。

    几位御医在经历过几番争论,试验后,最后只能纷纷朝荀子微告罪,称自己无能为力,还请君上放下一切,好好休养,莫要操之过急,以免适得其反。

    荀子微闭上眼叹了口气,对那些御医道了声:“有劳诸位。”请他们先行回去。

    几位御医摇着头,出了长阳殿。

    夜深人静,荀子微靠在床头闭眼小憩,春夜阵风吹打着半敞的窗户,嘎吱作响。

    有脚步声渐近混着碗勺轻碰发出的脆响由远及近。他想大约是守殿门的老太监长德或是怀刃送药来了。

    等送药之人走近,他闻见那人身上熟悉的熏香味,愣道:“陛下?”

    他顿了很久,问:“你怎么来了?”

    赵锦繁道:“送药啊,不能来吗?”

    荀子微嗅见一阵浓重苦涩的药味,低头笑了声:“陛下亲自送来的药……里头没加别的什么吧?比如让人一点点颓

    靡最后气竭而亡的慢性毒之类的。”

    赵锦繁轻叹一声道:“不是没想过要这么做,不过可行性太低了。”

    “您的人自我进来起就一直盯着我。”她瞥了眼站在门边抱剑瞪着她的怀刃和长风,“更何况想在御医局那群老家伙眼皮底下瞒天过海难度很大啊,回头一查就知道是我干的,没意思。”

    荀子微失笑:“也对,你做坏事一向不会留把柄。”

    赵锦繁笑了声,看着他道:“有没有人告诉过您,您的眼睛长得很好看。”

    荀子微抬头,只能看清她模糊的身影,她的声音却无比清晰留在他耳中。

    “您的眼睛是我见过世上最漂亮的眼睛。”她把药碗稳稳放进他手心,“可千万要早些好起来。”

    春夜清风撩动窗前烟柳,树梢轻晃,枝叶乱颤。

    荀子微低头饮尽药汤,眼睫微垂,笑道:“陛下可真是全天下最会花言巧语的人。”

    *

    次日,摄政王需静修养病一段时日的消息传遍朝野。

    朝臣们议论纷纷,提及最多的便是,摄政王卧病,眼见着春闱不过几日就要开考,先前由他主考一事只得作罢。众臣猜测他应该会找人代替他上,只是不知他会找谁代替他?

    “依资历来看,应该是礼部张尚书,他本就是科考出身,加之今科春闱由礼部主持选题,由他主考最合适不过。”

    “我看应当是沈相,论才学论文章谁能比得过他?君上一向信重他。”

    “也许是荀大郎君呢?”

    众说纷纭,没个结论。甚至还有人猜是薛太傅,虽然他老人家与荀子微不对付,怎么看都不太可能,但荀子微一向任性乖张,特立独行,说不定薛太傅德高望重,意外很契合他心意就被选上了。

    长阳殿中,赵锦繁坐在荀子微榻边,把凉好的药递给他,问道:“您想选哪位?”

    荀子微喝掉她递来的药,回道:“张永儿子今年也要参加春闱,他需避嫌。除了张永之外,这几人都是上佳之选,任择其一皆可。”

    赵锦繁道:“太傅也成?”

    荀子微道:“成。”

    赵锦繁道:“您还真是胸怀宽广。”

    荀子微道:“他是个惜才之人,品行高洁,不失文人傲骨。否则当初也不会宁可得罪冯文,也要力挺沈谏。”

    赵锦繁笑道:“其实朕倒觉得这几个人都不合适。”

    “哦?”荀子微道,“那你觉得谁合适?”

    赵锦繁道:“有个人她平常不怎么显山露水,不过她精通百家经典,对时政知之甚广,诗赋一绝,文采斐然。最重要的是,她比谁都了解你心中所想,比谁都清楚你要的是什么。”

    “从某方面来说,您和她所求一致,您想要生机她也想,常言道合而共谋,没有人比她更合适。”赵锦繁眉梢微扬,“单看您有没有胆量敢用她了。”

    “哦?”荀子微笑了,“是谁呢?”

    *

    由谁代替摄政王主考会试一事,一直没个定论。到了会试开考前夜,长阳殿内传出消息,说是摄政王已经定下了合适的人选,今晚这位新主考会在贡院前的明德楼迎今科举子进贡院入试。

    夜幕低垂,贡院飞檐在月色下折射出庄严清光,远远望去,明德楼以冲天之势直插云霄。

    来自大周各地数以万计的举子们,乌泱泱一片围在贡院门前,等待着进入考场。

    数十位主副考官一齐登上明德楼顶,自上往下眺望,见云云学子朝气蓬勃前来,不免想起自己当年心怀高志,年轻气盛的模样,一时感慨万千。

    赵锦繁在此时走上楼顶。

    诸臣见她走来纷纷行礼:“陛下万安。”

    赵锦繁请众臣免礼,众臣闻言起身,退守到一旁。

    她笑道:“诸位还站在这等什么?随朕一道下楼去见学子吧。”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翰林学士朱启自人群中上前一步,躬身回道:“回禀陛下,那位代替摄政王主考的新任考官尚未到场。”

    赵锦繁笑道:“来了啊。”

    众臣抬眼环顾四周。

    只听赵锦繁道:“朕不是就在这吗?”

    闻言,众臣双目圆瞪,齐齐愣在当场:“啊?”

    赵锦繁眨了眨眼:“有什么问题吗?”

    众臣:“……”

    第039章 第 39 章

    次日鸡鸣报晓时分, 京城贡院开门放人。各州举子挟通关文牒和应试浮漂,核查完身份无疑,搜身过后,方可进入贡院应试。

    自大周建朝起, 举子官高不过六品, 同进士出身位列三品以上者几乎没有, 若无大树可背靠, 想要位极人臣大权在握,首先要拿到进士提名。

    然三年一次科举,万人应考, 及第者不过百。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为了能夺得这一名额,自有人千方百计无所不用其极。百年来夹带、行贿、替考等舞弊手段层出不穷。

    待考生一应入场后,贡院落锁封闭。应考的举子皆是单人单间,相互间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