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20-130(第16/19页)

。西北虽不是苦寒之地,终不及京中富贵安逸。俞修撰如今在陛下跟前,自是比去西北大有前途。

    高侍郎前几年已经把一位侄儿送到西北去了。

    两位大人不明高明进此意,面面相觑。

    第129章 第 129 章

    扈大人和何大人从高府离开后, 半道上,扈大人忍不住让车夫转了弯,恰巧何大人也朝他这边过来。

    两个人想到一块儿去了。

    扈大人钻进何大人的马车, 询问高侍郎那句话,需要个熟悉西北的人前去协助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是想让他们去提这个建议?

    何大人也没有琢磨明白高侍郎的意思,按理说高侍郎当年已经送自己的亲侄儿去了西北, 倒不至于将自己的内侄也送过去。

    西北又不是什么洞天福地。

    何大人比扈大人沉得住气些, 劝道:“还是等等再说。”莫要会错了意-

    此时俞宅内, 李帧正在书房中教儿子练字, 家仆俞风急急过来,将一张小纸条递上前。

    李帧打开看了眼, 和悦的面色稍稍凝重。

    小久探头要去看纸条,李帧按了下他伸过来的脑袋, “好好习字。”顺势站起身。

    小久撇嘴,鼓着腮帮继续一笔一画练字。

    李帧对着纸条又看了几遍,踱步思忖片刻, 询问:“程公子是不是还没离开?”

    “是。”俞风回道,“刚刚夏公子和两位翰林院的大人过来,这会儿都在大少爷的书房里说话。”

    李帧犹豫几息,从书案上翻出一篇文章,取过衣架上披风出去-

    俞慎言的书房中, 六个年轻人有的坐在书案边, 有的坐在茶桌旁,有的围着暖炉,有的站在书架前, 正在说着西北的事情。

    这是大盛目前除了清田纳税新策,面临最大的问题。

    话题沉重, 几人面上皆有忧色。

    李帧掀开门帘走进去,见到众人,稍稍露出一丝诧异,歉意地抱拳施礼,“不知诸位大人在此,在下失礼了。”

    几人皆认得李帧,是俞家女婿,虽是入赘却得俞家上下尊重,俞家兄弟更是敬如长兄。俞慎言兄弟二人起身,其他人也纷纷起身回礼,“李老板,有礼了。”

    俞慎思见李帧手中拿着一卷纸,询问:“姐夫是又寻到好文章要与小弟分享?”

    李帧一边展开手中纸张一边笑道:“还的确寻了一篇,是关于西北各部的策文。听闻最近朝中关于此事议论比较多,便拿来,你们瞧瞧是不是有什么帮助。”将文章递过去。

    几个人本就在谈论西北之事,李帧这么说,便将文章传着看。

    策文中主张想抵御西北各部,要先打通大盛和西域往来的雍凉之地。如今雍凉之地几乎都入西北各部手中,若是这条路断了,和西域就断了。若是打通此路,联合西域能够给到西北各部一个痛击。

    “此策和信国公檀州十策中关于西北的一策相似。”俞慎言道。

    此策虽好,但是要动用大量兵力,不符合现在大盛的国情。

    几人针对此策也讨论一番,六人中有四人认为此策目前来说不切实际,另有两人认为倒是可以想其他方法达到此策同样效果。

    李帧借此机会说道:“西北情况现在的确变得复杂,以在下愚见,西北那边需要一个对西北各部熟悉之人从旁协助。”有外人在,他不便多说,只是提点了一句。

    六人闻言皆惊讶看向他,随后其他几人便望向俞慎言。朝堂之上,对西北最了解的人,大概就属俞慎言了。

    他研究西北各部史多年,西北的山川地理、历史人文、经济政治等等都了如指掌。

    这话不是让俞慎言去西北的意思吗?

    俞慎言兄弟二人亦吃惊,俞慎思一时间不知李帧这是何意。

    俞慎言和赵宁儿刚成亲大半年,如今赵宁儿又身怀六甲,他怎么会想到让俞慎言去西北。

    高晖过几日就要随官船出海南下,若是俞慎言再去西北,且不说他们姐弟了,就是俞纶夫妇都难以接受。赵宁儿自更不必说了。

    但他相信李帧不会是真的想俞慎言去西北。

    “姐夫的主意是好,但是……”俞慎思

    朝俞慎言看了眼,岂能舍得兄长远赴西北。

    俞慎言沉默未言。

    这几年中他其实不止一次想去西北,亲眼看看那些史书史料和旁人口中的西北各部,只是那时候他勉强算得上一人,挂念少些。如今不仅有父母在身边,他还有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总是割舍不掉的。

    其他几人与俞慎言相交这么久,也知晓他的情况。父母一直在老家,父亲身体又不好,在京多年,不能在跟前尽孝,心中有愧。如今刚接到身边,还没有来得及孝顺几年,怎能忍心远行。如今妻子有孕,更不能抛下妻儿离京。

    忠孝义不能全。

    话没明说,众人心中全都明了。

    夏寸守直言点破,“西北现状非俞兄一人能够解困,李赤骥将军领兵驻守多年,必是对西北各部了如指掌,身边不乏人才。俞兄去了其实算是锦上添花。若论修西北各部史,其中便有官员是河西人氏。”

    他承俞家不少恩情,自己母亲也在身边,妻子亦有孕在身,他能理解俞慎言的为难。

    其他几人亦是点头认可。

    程宣此时笑着站起身,说道:“若朝廷真的需要安排人去西北,难道我不是最合适的吗?”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他道:“我幼时在西北待过几年,后来也去过西北几次,甚至在军中待过半年。这几年和知简见面几乎就是谈论西北。虽然我不及知简对西北熟悉,也算是得了知简倾囊相授。”

    顿了顿,又苦笑着道:“私心上来说,我也想去西北。李老板的这个提议,倒是提醒了我。”

    程宣这么一说,其他几人倒是觉得他挺合适。程总督掌管河东河西两省,他又身无牵挂。

    李帧笑了下,“如此说来,程公子还真是最佳之人。只是,程公子想去,恐怕没那么容易。”

    程远岱是一方封疆大吏,之前程家子侄家眷留京,他可以来去自如,皇帝不会有顾虑。如今程家只有程远岱幼弟一家和他们兄妹在京。皇帝怕是不会轻易放他去西北。

    这一点程宣自然清楚。

    “事在人为。”程宣笑着道-

    陆续送走程宣几位同学,兄弟二人回院子后,俞慎思询问李帧怎么忽然提出那么一个建议。

    这个建议的最佳人选自然是俞慎言。

    无异于将矛头指向俞慎言。

    李帧沉闷地舒了口气,将刚刚俞风送过来的纸条递给他们。

    俞慎思看完直接血压飙升,恨恨地低骂:“他就不能干件人事,积点阴德。”

    之前以为他们不知当年真相,让高昀兄妹与他们亲近。

    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