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卷王的六零年代》 320-330(第9/27页)
里没事做的知青们,共同动手处理这些小鱼。
二三十号人一起,一大盆的小鱼处理起来也就快了,洗干净后,腌制,烤成小鱼干,就成了学生老师们难以拒绝的美食。
没有油,小鱼干蒸着吃都好吃!
去年种的油菜花,到现在都还没开花呢,自然是没有菜籽油的,在这个全民缺油的年代,临河小学同样没有油的。
菜除了小鱼干,还有一道水煮莲藕。
去年年底挖的野生莲藕,数量太多,虽没有洗过,外表都糊着河底的泥,也用湿河沙盖上,理论上可以存放两个月左右,可从去年年尾,到今年年初,已经放了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些莲藕也都要尽快吃完,不然等天气再暖和一些就要坏了。
莲藕片里只有辣椒和盐,这要是凉拌口味还好一些,可现在天还冷着,大家都想吃热乎的,就只能水煮,好好的莲藕煮成青灰色,就连藕节和莲藕最前端的藕‘屎’都没有放过,一股脑儿的全都切在了锅里,在大铁锅中翻搅着,颜色异常难看,却丝毫不影响它的香味。
已经在大山里待了一年的知青们闻到煮莲藕片和清蒸小鱼干的味道,眼睛里都快冒出绿光!
山里也是有鱼的,小溪中,山涧的涧水中,不光有鱼,还有螃蟹。
可山里溪水中的鱼和螃蟹不光小,还很少,通常在里面抓一天,也抓不到一碗鱼。
哪像临河大队,两个大养鱼场,光是养鱼场内收货的大鱼,就足够临河大队的人家家户户都起码分的百多斤的大鱼,有了好清理的大鱼后,那些手指头长的小鱼‘屎’们,各家再分得一些,剩下一菱角盆的小鱼‘屎’就被老校长包圆了,让食堂的大娘大婶们清理出来,哪怕指节长的小鱼她们都不舍得扔,全都做成了腌小鱼干,开春来上学的山里学生们可有福了。
小鱼干虽小,却可以给学生们补充他们身体内所缺的营养,晒干了,清蒸出来,同样香的很。
这些从山里出来的知青们,这一年多,啃草啃的人都快成绿色的了。
山里确实有猎物,可问题是,他们抓不到哇!
他们又不敢去深山里抓猎物,现实根本不是小说里写的那样,男主是个某兵团出来的团长,参谋长,在山上打猎如同砍瓜切菜,他们也没有小说女主们拥有的金手指,可以远远的将看到的猎物收进空间里。
深山里的野鸡它们会飞,明明野鸡就在你面前七八十米处,你稍稍靠近一点,它们就飞向了远处。
除非你有弓箭,或者你的弹弓有足够的力道,能够在六七十米外,精准打到野鸡的同时,还能让它们伤的飞不了。
山里的兔子也不好抓,除了经年的老猎户,普通人想在山上抓到兔子都不容易,更别说他们这些城里来的,从来就没有在山里打过猎的知青了,要是在山里迷了路,找不到回来的路,那就完球!
深山里荆棘遍布,外地人别说进深山里了,就是村门口的山,他们一两个人都不敢往远了去,实在是大山里寂静的可怕,除了野兽,还有蛇。
他们这些城里来的小年轻根本不懂分辨有毒蛇和无毒蛇,只要看到蛇,就吓得要跳起来。
尤其是他们去年就是春天插队来的,正值山中蛇交尾的季节,有时候一天能看到二三十只正在交尾的蛇和蛇饼,吓得他们出去走路都战战兢兢,更别说打蛇来吃了!
好久没有吃到肉的他们,闻到蒸鱼干的香味,眼泪都快要从嘴角流出来了。
此刻他们心中就只有一个想法!
留在临河大队!无论如何也要好好看书,成为临河小学的老师,留在临河大队!
许明月也没在学校多待,见学校一切都安排的紧紧有条,她闲着没事,就又从学校慢慢溜达回荒山的家里,一进屋,就见到堂屋里,正坐在白杏面前,正拉着白杏的手,和白杏说话的麻花辫女孩。
第324章 第 324 章 白杏听到外面的动静,……
白杏听到外面的动静, 条件反射就想往椅背后面躲,常腊梅也吓了一跳,忙砖头朝院子门口看去, 然后就看到穿着一件黑色棉衣外套的女人正开门进来。
女人很高,至少在这片土地上, 已经是她见过少有的高个女人了, 一头乌黑的头发尽数梳到脑后, 露出光净饱满的额头,虽然皮肤不白,面庞却很是端丽。
她还没反应过来, 这女人就是这个院子的女主人,水埠公社书记,只以为她是这个家里的女儿, 略微有些局促的站起身,朝许明月点头问好。
许明月显然看到了之前说话时的模样, 似乎也不意外的挑眉:“你们之前认识?”
常腊梅双手搅在一起,“是, 我们是高中同学,这次插队下乡,也是分在了同一个地方。”
白杏之前能够得知临河大队的消息, 能够大老远的从山里走到临河大队来‘报名’, 她就猜测她所下乡的大队应该也是有知青来临河大队报名, 和她说了这个消息, 她才来的临河大队,果然如此。
她一边关上院子的木门,一边转身走向她们:“你们大队只有你们两个人吗?”
“不,不是, 还有人,我们五个人。”除去白杏外,还有两男两女,自白杏出事,她和知青点的知青们就报团取暖,她也害怕,她哪天就被人拖到了树林里,野地里,去哪儿都都是几个知青一起,两个女知青也怕落单,到哪儿都要哦另外两个男知青陪着。
两个男知青也知道她们女孩子在这样与世隔绝的偏僻之地有多不容易,加上语言不通,一个大队就他们五个个外地人,他们也怕被当地人拉去当女婿,对两个女知青多有几分照顾。
一个男知青和一个女知青与她分在了同一个考场,另一个男知青估计见到了白杏,也没认出来,毕竟现在白杏和她刚下乡时的甜美可人的模样,以及后来疯了后的模样,变化太大了。
要不是她和白杏同学三年,对白杏很是熟悉,她都不一定能认出白杏来。
许明月走到她跟前,也在屋檐下拉了个膝盖高的竹椅坐下,示意常腊梅也坐:“是你告诉她临河大学要招考老师消息的?”
常腊梅点点头,双腿并拢,不知不觉就端正了坐姿。
这时她才突然意识到,许明月说的是一口流利且标准的普通话,她突然就放松下来,略带着点激动地说:“你也是来下乡的知青吗?你来几年了?”
许明月是沙漠干皮,属于炎炎夏日都要涂水乳保湿的那种,冬季更是那种厚厚的面霜一日都不能少,加上年龄不算大,皮肤紧致,迥然与这时代这里的本地人,常腊梅就以为她是外地来的知青嫁在了本地。
这在这边并不少,这次来临河大队,他们这些知青都是串联起来结伴而行,路上自然免不了说起八卦,说的最多的,就是下乡来的女知青们的遭遇,很多女知青都稀里糊涂的失了身子,被迫嫁在了本地。
也有男知青收不了挑堤坝和干农活的苦,娶了本地女的,可这才六九年,他们下乡最长时间的也就只有三年,不像有些支援大西北农村建设的,最早五几年就去了,一眨眼都十年过去,不论男女知青,在当地和当地人结婚的现象都已经很常见,在本地,男知青娶本地女的现象还比较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