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320-3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卷王的六零年代》 320-330(第10/27页)

,他们年龄都还不大,大家都还抱着过个一两年,或许政策就有变,他们就能回城的想法,还在坚持。

    此刻看到许明月如此年轻,就对这个院子如此熟稔,一副女主人的样子,常腊梅就以为许明月也是插队来的知青,在当地嫁人了。

    许明月看她这仿佛‘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激动模样,好笑地摇了摇头,用普通话说:“我是当地人。”

    常腊梅有些不敢置信的长大了嘴巴,显然不太相信。

    许明月没有她在本地常见到的未成年少女的躲避、畏缩,还有远远的看着她们时目光中的好奇与木然。

    她目前在本地见到的女性大多分为三种,一类是未婚少女,山里的未婚少女极少,一般十三四岁,就有人来说亲、定亲,十五六岁就嫁人了,她们大多数都瘦弱矮小,身上背的不是她们的弟弟,就是沉重的柴火,脸颊上被晒出两坨灰色雀斑一样的东西,衣服上满是补丁,且不合身。

    几乎无一例外。

    第二类就是初嫁的小媳妇,她们几乎是一个家里的最低层,要是泼辣些的还好,要是习惯了被压迫不反抗的软性子,那就是永远吃最差的饭食,干最累的活,身上背着一个,脚边带着两个,在地里头锄地,拔草,看他们知青的目光依然是好奇而远离的,很少有同他们说话的。

    前两类是少有的对他们知青抱有好奇和善意的。

    第三类,就是已经完全与这里的山山水水同化了,看她们的目光不再是好奇,而是带着一种刻薄与掠夺,哪怕曾经是再柔软善良的姑娘,几十年的同化,她们的思想也刻入了这片山水中,她们从她们的公公婆婆、妯娌姑子们那里学会了争抢和掠夺,她们有了儿子,开始为她们的儿子成为新一代压迫未婚女性的伥鬼。

    仿佛是一代一代,没完没了的传承。

    她如今见到的本地的,最不一样的姑娘,就是之前他们考试快结束的时候,来他们考场,和监考老师说,今天中午为他们这些来考试的知青们,准备了午饭的姑娘。

    那是一个十八九岁,灿若天边晚霞的姑娘。

    她不知道她的名字,只知道她说着一口地道的本地方言,双幕湛然有神,还没说话,脸上就天然的带了三分笑意。

    常腊梅有些吃惊的看着许明月,有些不太信地说:“你真是本地人?你别是逗我呢吧?”

    此时她完全不知道,眼前这个她以为是知青的姑娘,实际上就是水埠公社书记。

    还是在后面厨房的张医生听到前面动静,用围裙擦着手走出来,看到许明月就笑着喊:“明月回来啦?”她走到两人面前,“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她手掌朝上,放在许明月身边:“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这个家的女主人,咱们水埠公社书记,许书记,这位是白杏的高中同学,常腊梅。”她对常腊梅说:“关于白杏的事,你和许书记说就行了。”说着,她拉起白杏:“杏儿,走,跟我到厨房吃好吃的去!”

    几个人都不想再让白杏听到她过去的经历,怕刺激到她,之前几天她们就一直在安抚她的情绪,半点她过去的事情都不敢问,只想先把她的身体健康状况稳定下来。

    常腊梅有些震惊于许明月的年轻,这时候她也怀疑许明月到底有没有能力去管白杏的事了,不过有一点,她能收留白杏,就已经让她感激莫名,当下就把白杏在山椅大队的遭遇和许明月说了。

    许明月也这才从常腊梅这里知道了白杏遭遇的一切,和她们私下猜测的差不多,无非就是她父母在临出事前,自以为已经给白杏做好了最好的安排,这样的安排却不是送她出国,而是送她下乡,可下乡后的女知青们本身环境就不太好,他们那个大队总共才五个知青,势单力薄,可想而知三个女知青在深山里,每日都会经历怎样的恐惧,那是时时宛如一碗在狼群中被人觊觎的肥肉!

    偏偏白杏是她们几人中长的最是甜美好看的,好看不是罪,可在缺少女人的深山里,身为女人,去了那样的群狼环伺的地方,她就成了第一个被人屠宰的羔羊。

    白杏经历的,远比常腊梅说出来的要残酷的多。

    常腊梅说着说着,就不自觉的落泪,她哭不只是在哭白杏的遭遇,而是唇亡齿寒,兔死狐悲,她们这些插队到大山里面的女知青,又哪天不是胆战心惊,害怕下一个轮到的就是她们呢?就是这次来临河大队考试,若不是山里面的人回去说,被他们听到,知青们又串联起来,一起来临河大队报名,她们都无法走出大山!

    许明月皱眉思索了一会儿,问她:“你能帮着指认是哪些人吗?山里还有哪些知青遭遇到这样的事情,你知道吗?”

    常腊梅点头,点头又摇头,哭着说:“我不知道具体是哪些人,也不知道别的大队别的村的情况。”或许是一个人,或许是一个半个村子,或许是一个村子,村里的女人们都在骂白杏是山上的狐狸精转世,是烧货,是千人骑万人压的浪货,实际上她们骂的远比常腊梅嘴里说出来的要难听污秽千百倍。

    农村的土话中,下三滥的事骂的要多露骨就有多露骨,狠毒起来,有时候比男人更狠,白杏身上很多的伤,甚至都不是男人打的,而是山里的女人们打的,她们都怕那些当地人。

    “也就是多人作案。”许明月去厨房的门口廊下搬了张小四方桌过来,又回房间拿了纸和笔,对常腊梅说:“你继续说,把你知道的人名都说出来,不清楚的,怀疑的对象也说出来。”

    这事她要调查,不能放过一个坏人,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基本都有坏人,也有好人,哪怕只是冷眼旁观未参与的人。

    和常腊梅沟通,还有一个困难,就是常腊梅说的是普通话,而山里说的是方言,山里人的名字也是方言,她甚至都不知道那些方言代表的名字究竟是什么,这就会给许明月也传达不准确的信息。

    许明月就将那些人的音译名字都先记下来,“你们大队由多少个村子组成,每个村子有多少户人家,多少人,这些信息你知道吗?”

    常腊梅摇头,“我只知道我们住的那个村子的情况,其它村子我们没去过。”也可能去了就回不来了,被谁拖回去,关在地下室,一日两日的找不到,等个三五年再放出来,娃娃都两三个了。

    山里村子一般都很小,大部分都只有个三五十户人家群居的村落聚居,村落再大,就没有足够的土地养活村里的人口。

    许明月只将这些信息都一一记录下来。

    重生到这里这么久,她去过大山最远的地方,就是石门大队赵家村,她外公家,她前世的外公家实际上都还不算山里,而是界于山里和山外交界的地方,过了那道天然的,有两座悬崖峭壁一样形成的居室的峡谷,里面才算是山里,石门大队外面,实际上还是有大片的荒地,解决了灌溉问题后,如今形成的良田的,虽然石门大队也和临河大队一样,周围都是矮小的山。

    那样的深山,即使她一个本地人都不敢随便进,这些城里来的知青们,却因为时代问题,被插队到那些地方。

    前世许明月看过一部讲述城里知青下乡的电视剧,叫什么《那山那水那方山水》,讲说了一群男女知青在那群山环水中,怀孕、生子、丧命、养娃、反抗、拼搏,最终熬到了七零末,又千难万险回城的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