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240-2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240-250(第3/15页)

看了一下李世民手臂上接种的那个小伤口,它已经结了一个疤,而且有少许的溃烂迹象。长孙皇后看得心惊胆战:

    “这个不会有事吧?”

    “这是正常的反应。”徐清麦微微一笑,“说明种下去的病毒起作用了才会出现这样的反应,是好事。”

    李世民和长孙现在对她极其信任,听了后立刻放下心来:“那就好。”

    巢明:“陛下好生休息吧,如果有任何的不适立刻召唤老臣,老臣就在外间候着。”

    他可没有徐清麦那么好的命还能在太医寺里睡一睡,巢明需要时刻守在李世民的身边, 应对可能出现的状况。好在, 李世民的身体底子虽然在前期的征战中被亏空了不少, 但胜在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第一天晚上低烧过后, 白天立刻就降到了正常的体温, 三天内也没有出现其他的症状。

    而他胳膊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圆形的疤痕。

    牛痘疤。

    至此,世间第一位接种牛痘疫苗的皇帝诞生了。

    “恭喜陛下达成前无古人的成就。”早朝上, 有臣子笑语晏晏地送上恭维。

    李世民龙心大悦, 觉得自己现在即便是遇到痘疮瘟疫也不怕了,陡然像是穿上了一层无形的盔甲,安全感都重了几分。

    当然也有臣子依然在质疑:“可这如何证明陛下接种了牛痘苗之后就会不惧痘疮?”

    徐清麦无语:“要证明的话很简单,按照我们实验的做法, 去接触一下保存下来的痘疮病毒粉就行。但, 总不能让陛下真的去实验一下吧?”

    抬杠啊这是!

    提出质疑的人也语塞。

    这时候,一道轻笑声传来:“我倒是觉得太医寺用了上千人实验得出来的结果已然是非常可信的。若是不信的人, 不接种就是了。我愿意做下一个接种者。”

    从人群中闪身出来的却是新上任的鸿胪寺少卿,平阳长公主。

    李世民最后给他的这位姐姐安排了鸿胪寺的职位,正好这段时间和突厥以及依附而来的各大部落打交道,需要他姐姐这样柔中带刚又细致的性格。

    已经磨合了几天之后,原本内心还颇有些微词觉得陛下给自己抬了一尊大神来的鸿胪寺卿已经没有任何意见了。

    能干,的确是能干!

    而朝中的臣子们当然也有一些人唧唧歪歪,但说实在的,指责女子上朝是有违妇道和天纲伦常这样的说法在之前徐清麦出来的时候就已经高潮过了,现在已经没什么市场了。

    不然,难不成你让徐太医也回家去后院待着去?

    那可不行!

    大家现在习惯了有徐太医所在的太医寺了,真要当了这个出头鸟,使尽了浑身解数真把徐太医给赶了出去,估计也就得罪了这朝中大半的官员了。而且就算是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自己的家人考虑吧?

    有病难道就不治了?

    于是,甚至有人私底下讨论:“往好处想,长公主可是女人,那她总比其他朝代里那些权势滔天的宗室藩王要来得好,您说对吧?”

    “这么一说,似乎也有几分道理”

    基于这种种的原因,大部分的人对于平阳长公主上朝一事竟然就诡异的保持了缄默。

    平阳长公主站出来后,徐清麦稍微转身侧对着她,两人隐秘地交换了一个一切皆在不言中的眼神。

    大家在一些政见上或许各有各的方向,但是在这样的小事尤其还是利国利民的小事上,以后便是攻守相助的同伴,这是不言自明的默契。

    “老臣也愿意接种。”第二个站出来的却是魏徵。

    “臣也愿意。”李孝恭也站出来了。

    “臣也愿意!”房玄龄也站了出来。

    有了几位位高权重的大臣带头,接下来,一个接一个的大臣站了出来,徐清麦和巢明对望一眼,眼角尽是喜悦。

    牛痘苗这事就这么定了!

    接下来最重要的便是保证疫苗的生产了!

    “就咱们现在的人手,肯定是不够的。”下朝了之后,徐清麦对巢明道。

    巢明拧紧眉头:“这本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徐清麦:“的确不是一蹴而就,可按照咱们现在的进度,想要让大部分的百姓们都能成功接种上牛痘,怕是要一两百年了”

    在一旁的钱浏阳笑道:“看来,四娘应该是有想法了?”

    徐清麦嘿嘿一笑:“倒也不算是什么太成熟的建议,还要靠大家来帮我把把关。”

    她想要让各州县的医署都参与进来,直接将制痘的方法下发,或者是看看能不能改进一下工艺进行流程化。

    另一位太医丞摇头:“可现在有太医署的州县实在是太少了,有的州县也就那么一两个人在那儿,根本不抵用。”

    其他几位也都纷纷点头。

    理想是丰满的,而现实是骨感的。想要在各州县甚至是各个大一点的城都兴建起医署,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无疑是一个庞大的且艰难的计划。最困难的就是人,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大夫!

    太医寺就那么点人,总不能长安城一个不留全放出去。

    钱浏阳苦笑:“现在都等着太医院结业的这一批呢。还有两年好等,远水解不了近渴。”

    徐清麦:“这一批里我估计有一半得要留在长安。”

    悲田院也缺人!

    钱浏阳转向巢明:“或许之前所说,在各州兴建医学院的计划也该提上日程了。否则总是会陷入到缺人的境遇里去。”

    徐清麦莞尔,用后世的话来讲,现在的杏林就是一个朝阳行业,的确永远在缺人。

    在一旁一直沉思的姚菩提道:“这也是后续讨论的事情了,先回到牛痘这边来。老朽倒是有个提议。”

    大家都望了过去。

    姚菩提抚了抚须,主要看向巢明与徐清麦:“如果想要加快进度的话,不如将各地的一些医学堂给纳入进来,让他们也参与。这样肯定速度会更快。如果担心他们唯利是图的话,可以先考察其名声,后续再由太医寺派出巡查去各地抽查。”

    徐清麦沉吟,引入民营资本吗?这倒是个路子,只是监管的确是要更加严格

    姚菩提见她沉默不语,以为她是年轻气盛不愿意这样做,解释道:“也不是所有的医堂和民间的大夫都不可信。且,之前太医寺崛起,也无意间将各方医堂给得罪狠了,虽则咱们并不怕这些,但如果能借此事和他们缓和一下关系,也是个好事,后续形式更加便宜”

    太医寺并不单单只提供医疗服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统领和管辖天下杏林,而不单纯是压制和取代。

    姚菩提说得不无道理。

    徐清麦当然明白,即便是医学如此发达的后世,公立也不可能完全提供所有的医疗服务,必须要私立医院和无数的小诊所补充才能行。

    她当即爽快点头:“我没有意见。”

    巢明一直沉默着没怎么说话,这会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