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130-140(第4/28页)



    但后来,他的一些做法却让李世民十分惊奇——周十三此人在处理政事上手段是极为圆滑的, 各方面都考虑得很严谨周全, 年纪轻轻却有了些老谋深算的意味,轻易不得罪人。但是他却不怕得罪人, 他在朝堂上很少发言, 但若是惹上了他,他每次发言却能角度刁钻,把人往死里怼。

    比如上次反驳那位参护理培训班只招收女人的谏议大夫,周自衡一句“您莫非是想让天底下的男人们都去做太监”让李世民差点把嘴巴里的茶都给喷了出来, 也把那位谏议大夫气得脸都涨红了。

    还有, 对李承乾说“任人唯才,不限出身甚至性别”, 也就他敢这般说了。

    连李世民自己都不敢贸然的在朝堂上提出立刻就恢复前隋时的科举取士。

    想来想去,李世民觉得也就一句“肆意”可以解释他了。

    长孙皇后想了想,笑了起来:“确实是肆意,反倒是徐四娘,虽则艺高人胆大,但是性格真诚,干净得很。”

    “肆意好啊,”他是喜欢这样有点性格的青年人的,“年纪轻轻的,没点意气怎么能行?”

    而且这样有意气的却偏偏又甘愿在农田里待着,却又更让人觉得欣赏。

    长孙皇后看出了他的心思,笑道:“陛下可是舍不得放他回江南了?”

    “那还是舍得的。”李世民哈哈一笑,他站在东宫高高的台阶上看着远方,拍了一下栏杆:“粮食!粮食才是国之根本呐!”

    他还等着周自衡兑现自己的承诺,将江南之地改造为天下粮仓呢!

    “他走的那日,让承乾去送送他吧。”

    殿内,周自衡关于吐蕃的课程也上了尾声。

    李承乾听到原来大唐两条最重要的江流都是从吐蕃发源的,小脸上忧心忡忡:“要是吐蕃给它们断流了怎么办?”

    周自衡失笑:“吐蕃现在可还没有这个能力。这个其实并不是如今需要担忧的问题。”

    还没到建水库这一步呢。

    李承乾这才放心下来。

    他描绘着吐蕃在地图上的位置,抬起头来问他道:“周补阙,您觉得大唐与吐蕃之间必然会有一战?”

    “必然会有一战。”周自衡颔首,“虽然现在朝堂上下更关注的是吐谷浑,但是臣认为吐蕃必然会成为这一片的后起之秀。”

    而且搞不好正是由于大唐与吐谷浑之间的纷争,让他们钻了个空子,才能成长起来。

    所谓的猥琐发育。

    “吐蕃的新赞普,松赞干布,会是一位厉害的君主。”

    后世对历史再不熟悉,也知道大唐文成公主和亲的故事。周自衡知道得多一些,他知道吐蕃与唐朝后来打了好几次仗,绵延百年,只是不清楚其中的种种细节。

    但只要看看现在的舆图就知道了。

    “大唐、吐谷浑、吐蕃正好三方交界,如果吐谷浑势弱的话,那吐蕃显然不会手软。”周自衡指了指青海一带,“这可是个好地方,外接西域,还可以作为整个西北的屏障。”

    这一带现在被吐谷浑实控。

    李承乾捏紧了小拳头:“吐谷浑、突厥大唐的将士一定会踏平漠北,渭水之盟的耻辱要靠血来洗刷!”

    周自衡欣然点头。

    大唐鼎盛时期的疆土他很满意,既可以去高昌种个棉花,又能让他去岭南种点甘蔗然后培育一下稻种什么的,连占城他都去得,说不定后期还能研究一下那边的橡胶和棕榈。对他这个搞农业的十分友好。

    要是能把青藏高原和东南方向的那个岛给囊括进来就好了。

    没别的原因,纯粹是他有执念。

    不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殿下,这是臣给你上的最后一节课了。”周自衡温声道,“再过几日,臣便要启程去江南了。”

    李承乾的眼中闪过不舍:“周补阙,你不能不去吗?你本来就是在中书省任职,留在长安不是会更好吗?”

    周自衡微笑摇头道:“长安固然好,但待在这儿却解决不了老百姓吃饭的问题。要解决天下事,还是得要到天下去。”

    他看着李承乾若有所思的眼神,不免有些同情他。

    他富有四海,却偏偏没有自由,失去了随心所欲的权利。

    周自衡将李承乾带到那张巨大的世界地图之下,一大一小昂起头来,仰望着它。

    这段时间以来,他对他讲了辉煌的古希腊城邦制、古罗马文明的兴衰、一神教在欧洲的崛起、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游牧文明的区别、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虽然很多话题他也只能很浅显的说,但希望这些和现在传统认知完全不一样的知识能够在李承乾的脑海里留下或深或浅的一些印记。

    最终,他摸了摸李承乾的脑袋:“殿下,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周自衡都在告别。

    和朝廷里交好的大臣们告别,和同僚们告别。这才发现,几个月时间,他竟然已经结识了那么多人。

    魏徵对他选择回江南表示十分赞赏,送给他一方珍贵的徽砚和自己写下了密密批注的《春秋公羊学》,叮嘱他要多读书。

    而他的上司房玄龄对他的离开表示了依依不舍,抚额道:“十三郎,你走了后,本相身边再无得用之人矣!”

    周自衡在中书省的这几个月可是出了大力了,交给他的文书都做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还能抽丝剥茧直接找出事情本质问题,记忆力又好,以至于在后期时房玄龄到哪儿都带着他。

    他这么说,把周自衡吓了一大跳,惶恐地道:“房相公如此夸奖可是折煞下官了。中书省内人才济济,正需要房相公这样的伯乐慧眼识人。”

    房玄龄笑呵呵的,脸上尽是揶揄:“恐怕,也找不到周十三你这般说话好听的了。”

    他挥了挥手:“罢了,你去吧,早日回来!”

    周自衡深深的对他拜下:“下官领命!”

    除此外,房玄龄并没有多说什么,反倒是杜如晦,让他每个月都写封信,不,或者应该说是报告回来,详细的描述一下江南的农事以及民生。

    周自衡知道他的用意,自然答应下来。

    杜如晦拍了拍他的肩,颇有深意的道:“在江南想做什么便大胆的做!有什么事情搞不定的,可以写信来给我。过两年,希望能在朝堂上见到你。”

    周自衡沉默了一下,他想到杜如晦好像死得挺早了,打算让徐清麦到时候好好的给他检查一下。

    有病得早治。

    还有李孝恭那儿肯定也要去一趟的。

    李孝恭托他带了几封厚厚的书信给远在江宁县的李崇义,又带了不少的东西,甚至还拨了两个在军中多年,武艺高强的护卫给他。

    “让他们跟着你去,开春的时候,是匪贼们最猖獗的时候,一路小心!”

    周自衡真有点感动了:“多谢王爷!”

    他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