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130-140(第3/28页)
题。
“殿下,您身为大唐的太子,未来的君主,对待世间百姓,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都应该一视同仁。这才是君王的格局。”他对李承乾说道。
“女人被困在后院是因为生育的责任,但事实上,依微臣在民间所见,很多女人即使在怀孕之时也是需要下田干活的。因为她也算是重要的劳动力,如果她不干活的话,那家里的田地就种不完。
“礼教固然重要,但若是无视现实,只看礼教,那礼教便只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周自衡用之前朝廷讨论医学院解剖一事来作为注解,“这也是为什么即便如孔颖达孔博士,也认为不能纯然的恢复旧时礼教。”
李承乾虽然听得并不是完全明白,但他尽力去理解周自衡的话,然后提出自己的问题:“何为生产力?”
周自衡笑了笑,将生产力这个来源于后世政治经济学的概念用这时候的话语向李承乾阐述了一下。
李承乾若有所思:“所以,女人其实应该也算是生产力之一。”
周自衡对他投去了赞许的一瞥,毫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就像是对待周天涯一般:“太子殿下果然聪颖,微臣只是简单的一说,您就理解了。”
李承乾骄傲的挺起胸膛。
这就是他喜欢周自衡的原因之一。这位周补阙实在是很会夸人,而他在其他的老师口中只能听到各种规劝甚至是严厉的训诫。
“女人和男人都是劳动者,是生产力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周自衡想了想,他用笔在纸上花了简单的图示,那是一个链条式的连环,其中一环代表了劳动者,他将这一环涂黑掉一半,“若是没有女性,那这一环将会变得薄弱,最终便会限制生产力的发展。”
李承乾依然有着疑惑:“可女人在家相夫教子、生儿育女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母后,主持后宫大小事务,从不过问前朝之事,正是贤后的典范。”
宫室外,长孙皇后与李世民对看一眼,停住了脚步。
他们想看看周自衡是怎么回答的。
“这正是皇后的大智慧所在。”周自衡想也不想的回答,“皇后的地位非同寻常,她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天下人关注,被朝臣们分析。所以,皇后甘愿待在陛下的身后,打理后宫,是因为她明白,想要让前方无忧,那后方必然需要稳定。且,对外的声音只需要一种,才能让朝臣们拧成一股绳。”
当然了,他其实内心是觉得长孙皇后并不干政还有一点是因为她了解李世民,他性格强势,绝非后宫能够左右的帝王。并且长孙家作为外戚已经势大,她若是再涉及朝政,那很容易引火烧身。
这可是位聪明的皇后。
当然这些看法,周自衡是不会和李承乾说的。
他只是道:“至高无上的声音只能有一个。历史告诉我们,如果后宫涉及朝政,一旦帝后有所分歧,势必会引起朝臣选边站,从而引起撕裂。”
周自衡忖度了一下,觉得这个话题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有点危险。
他极为自然的转换了一下话题:“同理,殿下应该以平等态度来对待不同地域的人,突厥人、河西人、河东人、江南人这些都是殿下的子民。假如殿下有所偏颇,那另一方便会觉得不公平,情绪日积月累下来,演变到最后,势必也会变成撕裂。放在朝堂,便是党争,放在民间,便是百姓对朝廷的认同感。而党争,恰恰是帝国衰落的开始。”
比如宋朝的北方士子与南方士子之争,便是血泪教训。
李承乾想到自己最近喜欢和突厥来的几位勇士们来往,切磋骑术与箭术,便有些心虚。
他不服气的道:“难道身为君主,就不能有所偏爱了吗?”
周自衡笑了笑,温和的看着他道:“是人就会有偏爱,这很正常。”
李承乾一愣,本来以为会迎来一连串啰嗦的教导和训斥,没想到却是这样的回答,不免眼睛一亮。
“但微臣觉得,上位者的确不应该表现出明显的偏爱。”周自衡话音一转,“或者是,表面上最起码要装一装,别表现得那么明显。”
在宫殿外听着的李世民:“”
周自衡理所当然地说道:“帝王已经获得了世界上至高无上的权力,那装一装总是能做到的吧?如何在不同的人群之中取得平衡,或许才是殿下之后要重点学习的事情。”
帝王之道,也是平衡之道。
李世民迈出去的脚又收了回来,长孙皇后莞尔一笑。
“扯远了。”周自衡看了看眼睛里已经在转圈圈但是又若有所思的李承乾,用手指了指刚才自己画的环,“刚才我们所说,其实就是殿下身为上位者,要对天下人一视同仁。天底下的女人占据了一半,这其中想必也有不少的人才。放弃这一半的劳动者,微臣私以为是很愚蠢的事情。
“而男人、女人、南方人、北方人不管他们是什么出身,只要他们忠于大唐,认可大唐,并且又有着杰出的才华,那就是值得拉拢的对象。”
周自衡一向觉得,“利他”才是最佳的劝导方式。
劝一个人去做一件事情,不要告诉他这件事情有多么多么的伟大,而要告诉他这样做了之后有什么样的好处。
“而把这些不同的人放在适合他们的位置上去,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长处,为大唐做出贡献,这才是殿下应该做的事情!”
李承乾点了点头:“虽然还不是很明白,不过我会回去好好周补阙所说的话。”
周自衡忍不住大逆不道的摸了摸他的头:“想不明白也没关系,以后说不定某一个瞬间,就明白过来了。”
他还挺喜欢李承乾的,尊师重道,很有礼貌。
周自衡不免思索,历史上的李承乾到底是怎么才能走到最后一步的。
收起这些心思,他拿着教鞭指了指地图上的某一点:“行了,今日我们来讲一下吐蕃。吐蕃这块地其实挺有意思的,尤其是它边上的这圈雪山”
殿内响起了李承乾的惊呼声:
“什么,长江与黄河都是从那儿发源的?”
“八千多米!竟如此高!岂不是飞鸟都飞不过?”
宫室之外,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翩然离去。
第132章 第 132 章
走远了的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正在讨论周自衡与李承乾。
“承乾曾经向我抱怨过, 萧公和孔学士对他都太过严厉。”长孙皇后道,“倒是没想到, 他会如此喜欢周补阙。”
“萧瑀和孔颖达为人端方严肃,不被小孩子喜欢是自然的事情。但承乾身边需要这样的长辈,他们不会因为承乾的身份而做出妥协。”李世民道,“反倒是周十三,他年轻,教导的内容又是承乾感兴趣的,承乾会天然的亲近他。”
他摸了摸下巴:“我倒是没想到,周十三这小子其实是这样肆意的性子。”
李世民一开始以为周自衡是如魏徵一般,为国为民但是很严肃很律己,典型的端方君子, 毕竟在他的固有印象里, 醉心于农事的人一定是踏实勤劳的形象, 甚至是有些憨厚而不善言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