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系统在三国: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谋士系统在三国》 80-90(第13/18页)

被牵扯着或多或少加入其中,刘协派太仆赵岐来调解关东部队,要他们各自罢兵。

    至于这到底是刘协派来的,还是有人借着刘协的名义派来的,其实都不重要。

    就好像曹操之前向着长安上表,被顺势正式封了兖州牧一般,到底是皇帝那边点的头,还是有人以皇帝的名义点头的,谁知道呢。

    面对太仆的调停,大家都顺势下坡,结束了大汉的“内部”战争,带着军队回去种地了。

    一群士兵在外面打仗那可太费粮食了,一旦战线拉长,需要民夫帮忙运粮,运粮就没法种地,甚至为了有更多的粮食可以运输,还会横征暴敛,最后往往是越是运粮,越是缺粮。

    不是所有人都有本事像秦国那样,打仗不仅不耽误事,还越打越强的。

    为了更好的践行春耕与具有兖州特色的屯田制,少不了要继续跟那些世家豪强打交道,陆离也不知道曹操是怎么谈的,陈宫那边是暂时稳住了,张邈那边却不然。

    更要紧的是,曹操是真的很信任自己这位好友啊。

    袁绍那边跟公孙瓒暂时停战后,也没有彻底停下战事,而是转而专心打起了黑山军,弃了袁术投奔对方的吕布,在帮助袁绍讨伐黑山军张燕的过程中,堪称屡战屡胜,万众难当。

    只是他每每想让袁绍给自己增兵,却总是会遭到对方的推诿甚至拒绝。

    哼!

    吕布是越来越不满意了。

    想当初对方所谓的讨董联军何其荒唐,最后还是自己为大汉杀贼,为他袁氏被董卓杀死的族人报了仇。相比之下,他袁绍有何功于天下,不过是依仗家世而已。

    吕布那边不满意,袁绍这边也不是没有意见的,那吕奉先勇武是真勇武,但那一身臭毛病也是真的不少,在袁术那里纵兵抄掠为人不喜,来到他这里虽然稍有收敛,却也是死性不改。

    相看两厌的两方人是注定难以长久的,很快吕布就离开了袁绍处。

    这件事情本来跟陆离没什么关系的,但是因为跟曹操有点关系,所以也就称不上跟他没关系了。

    因为吕布离开袁绍后想要投奔张扬,路过张邈所在地与之相谈甚欢,惹得袁绍大为恼火,直接让人来到曹操这里,要让曹操出手杀了张邈。

    这不是袁本初第一次干这种事了,但现在曹操是真的能够轻易杀死张邈的。

    曹操现在对张邈或许不再信任到可以托付家眷,却也还是信任的,怎么可能做这种事情。

    只是曹操不想,张邈未必不疑,陆离去见对方的时候,吕布已经离开了,但从张邈的态度中,明显能够感受到对方对于曹操的不信任。

    也未必是不信任,而是那种大家以往平起平坐,现在一方开口就是要自己的命,而保不保得住要看另一方的态度,这份落差与慌乱很难衍生出什么积极情绪来。

    就算陆离代为转达了曹操的意思,劝道:“昔日之情谊明公从未忘却分毫,自言能够今日孟卓兄功不可没。

    便是孟卓兄因袁本初不信情谊,可为名为利,为人为己,明公断无伤害之缘由,孟卓兄切莫多心。”

    张邈对此只是点头,好似放心。

    六月,下邳阙宣举兵自称天子,更令人瞠目的是,陶谦竟然与对方合作,先是攻取了泰山的华、费二县,接着率军攻入兖州南部的任城。

    知晓这件事情的时候,陆离就在荀彧身边,虽然很快陶谦就将自家同盟干掉了,但这种借着逆贼攻占地盘,攻占完再杀逆贼的操作,委实是让人开了眼了。

    本来大家都生怕找不到个由能够出兵,现在你好好的一个由给出来,曹操哪里有不借的道呢。

    你以为杀了反贼这事就完了,想得倒是美。

    抛开了父仇,该出现的战争依旧出现了。

    这一次没有父仇横亘在那里……不,也不能说完全没有。

    曹操打出的旗号是,昔日于父为难,此乃家仇,我顾念国之大事忍恨不予计较,却不料彼此之间非止家仇,亦有国仇。

    你陶恭祖与贼为伍,非忠臣也,夏日兴兵,非爱民也。

    似你这般的乱臣贼子,不杀不是大汉人!

    成功占据了道德高地的曹操,这次只要不搞出什么屠城这等天怒人怨的事情来,大家都是只有一起打的可能,万万没有去救的道。

    第88章  因何而疑

    此次征讨陶谦, 郭嘉是要随军的,而陆离则是与荀彧等人一同留守。

    不过留守与留守之间任务也是存在不同的,荀彧这边是处相关公务、保障后勤, 而陆离的任务依旧跟那些世家豪强有关。

    他属实是不明白, 自己到底给曹操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怎么偏偏就喜欢安排自己这个i人去干社交的活呢。

    或许只要他搞砸一次,对方以后就不会再给自己安排这样的活了,又或者自己明确表达不喜欢,对方八成也不会强求, 可偏偏陆离办不出这样的事情来。

    不过不推辞归不推辞,对于这次的事情陆离有着自己的看法。

    陆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内部之隐患,安能视而不见?”

    他们都知道这话是在暗指谁,曹操意味不明的望着陆离:“孟卓何以令伯安疑虑至此?”

    算一算, 明里暗里加起来, 这已经是陆离第四次对自己诉说他对张邈的不信任了。

    被以多疑著称的曹操问你怎么总是怀疑人家,陆离觉得这事真的是很难评。

    可他觉得更加难评的,是对方怎么在张邈的事情上就一点多疑都没有呢。

    陆离道:“张孟卓素有傲上之举,此一疑也, 与吕布有窃窃之谈,此二疑也, 边让狂言有附和之态,此三疑也,与袁本初不睦至生死之度, 心怀惴惴却不言,此四疑也……”

    列举了一堆可疑之处, 陆离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若明公因情谊有所顾虑,此尽可为离之私为,事后若是疑错,离自前去赔罪便是,绝不牵扯明公分毫。”

    “明公以为如何?”

    曹操以为不如何:“用人不疑。”

    陆离不置可否:“疑人亦不当用!”

    “都言疏不间亲,可我明明知晓那张邈确系存在异心,如何能在此时沉默,也不愿眼睁睁看着明公拿我等性命去赌你二人情谊。

    这般作为,与当初何大将军信太后而入宫,又有何异。”

    说完,陆离看向对方,没有任何退却之态。

    这例子举的实在太过生动形象了,曹操有动容之色一闪而逝:“此非伯安私为,是我令你为之。”

    陆离看着对方,他知道曹操未必真的全然被自己说服,他只是在自己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之后,展现作为老板的一种担当——哪里有让手下去为自己做事,好处是自己的,坏处是对方的。

    曹操不明白陆离为什么要这么坚定的怀疑张邈,陆离也不明白曹操为什么不怀疑,可他们又确实达成了一致。

    达成目的的陆离收起了自己的强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