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关山: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醉卧关山》 80-90(第13/18页)

   冯喜揣摩人心的本事一流,时常揣测天子之意行事。奉德帝忍不下的,就是冯喜的这份过于聪明。

    逢春还在请示:“殿下有什么吩咐奴婢做的。如今宫里乱的很,可以趁乱浑水摸鱼。”

    萧挽风盯了他片刻:“不急着踩冯喜。他还没死透。”

    “砸重金,走门路,顶上黄有台的位子。你敢不敢坐?”

    黄内监的殿上回事职位,可是宫里炙手可热的好肥缺。逢春喜形于色,噗通跪倒,大礼叩拜。

    “奴婢愿赴汤蹈火!”

    ——

    谢明裳捧着黄绢圣旨,回了趟晴风院。

    鹿鸣、兰夏,乃至于寒酥、月桂,各个泪水涟涟。

    李妈妈噙着泪水,把圣旨供奉去香案上,喃喃念佛不止:“老天可怜见的。皇恩浩荡,谢家有福,有这道圣旨恩典,六娘终归可以回家了。”

    说着就开始收拾箱笼,嚷嚷着今天就要和谢明裳一起回谢家。

    烟雾升腾的香炉面前,谢明裳眼神奇异,睨视香案上供奉的黄绢圣旨。

    皇恩浩荡?

    当初一道圣旨,把谢家如待宰牛羊般圈禁;如今把她原本的自由身还她,就皇恩浩荡了?谁的恩典?算什么恩典?

    谢明裳提笔写:【回家向母亲报信】

    【福兮,祸之所倚。此刻归家,福祸未知】

    【告知母亲,且等父亲退兵,再做打算】

    鹿鸣识字,低声念给李妈妈听。谢明裳把纸张烧去,吩咐收拾箱笼,把震惊的李妈妈送出晴风院。

    院门敞开,穆婉辞远远地站在廊下,眸光幽幽盯着院门边拎包袱辞别的李妈妈。

    谢明裳走回时,感觉视线落在自己身上。她停步直视廊下,正看见穆婉辞福身行礼:“恭喜娘子,重获自由身。”

    谢明裳站定在她面前。穆婉辞生性善于隐藏,从此刻平静无波的神色,看不出心底起伏。

    高兴,难过,酸涩,嫉妒?也许有几分酸涩和失落。

    穆婉辞留意到她的打量,自嘲道:“娘子母家得力。谢帅战功显赫,力挽狂澜,谢家中兴有望。娘子是有大福气的人。奴婢没这个福气。”

    谢明裳写:【你想要什么?】

    穆婉辞垂眸敛目,深深福身下去:“苟全自身而已。”

    她说谎。细微的情绪波动,被穆婉辞隐藏去更深处。此刻应答的,是个完美温婉的外壳。

    谢明裳不再问询,擦肩而过。

    吩咐晴风院关门闭户,只留下可靠的兰夏、鹿鸣、寒酥、月桂四人,其余人一律不用,净手焚香。

    她还有一整日的时间,细细描绘过世母亲的小像。

    内心不可名状的深处,有风暴动荡,从未止歇。撕裂她的内心,喂养黑暗中不可碰触的庞然大物,令她至今难以开口说话。

    她要静心,仔细地聆听内心深处的动荡。

    谢明裳铺开画纸,提笔写下从唐将军处听来的字眼:

    【贺帅】

    短短两个字,便引发心弦激烈起伏。仿佛平湖风波暗涌,暴风眼正在形成。

    谢明裳其实隐隐约约记得一些的。

    她只要闭上眼睛,站在暗处的无头尸身便会冲她转过身来,发出无声地呐喊。

    安静的室内,她压抑急促的呼吸,站在桌前,一笔一划写下:

    【贺帅】

    【贺风陵】

    热烈地爱慕母亲多年,生下一对儿女,最终却又和母亲反目的阿父,贺风陵。

    她开始描绘最后一幅母亲的画像,母亲美丽的眼睛里蓄满泪水。

    母亲抱着她骑坐在骆驼上,穿走羊皮小袄和长裙,带走弯刀,决然地抛下身后的父子,仿佛当年私奔而来的那个傍晚那般,骑着骆驼穿过热闹而混乱的边陲兵镇,不回头地踏进茫茫戈壁。

    “再回头看一眼你阿父居住的地方,小明裳。”

    母亲不再以柔和的中原官话和她对话了。踏出兵镇之后,母亲便换回了族中的

    回纥语。

    “你的阿父为了他的天子,要征讨我们的族人。要把我们驱逐出世代居住的呼伦神山和呼伦戈壁。”

    “他先放弃了我们,我们便放弃他。”

    “从今晚开始,你只是我阿支娜一个人的女儿。”

    “你也生在十二月的满月之夜,小明裳。你带着长生天的祝福来到人世,我的族人都知道你。继承我的弯刀舞,你将是我族中下一任的萨满圣女。”

    “愿长生天保佑我的女儿一生平安。”

    一滴泪水滴落在画纸上。

    谢明裳眨了下眼,将模糊的视野眨去,指尖蘸水滴,在母亲蓄满泪珠的眼眶边,轻轻一抹。

    你的女儿平安长大了。

    第88章 第 88 章 院门开着,温酒

    严陆卿踏入书房时便吃了一惊。

    前几日才捏好的大沙盘被推平, 象征长城的小砖从沙盘北边被挪去最南边。

    大片的草原戈壁地貌,占据了整片沙盘。

    雄俊山脉起伏,支脉延伸, 山峰顶部洒上细细的白面粉……那是长城以北的广袤戈壁, 以及西北面连绵的呼伦雪山。

    北境舆图挂在窗前。谢明裳和萧挽风在沙盘边并肩而坐,不约而同地凝视沙盘, 对比舆图,时不时捏起一座山脉。

    两人并不交谈, 但眼神偶尔互视, 往沙盘上指一处,对照舆图, 很快便察觉误差,更正地貌。

    一面红色小旗, 笔直插在长城北面豁口边。那处是朔州北的边军驻扎地。

    令一面小红旗沿着长城向往西北走,插在西北豁口。那处是凉州,陇西边军驻扎地。

    两面小红旗的直线相隔并不很远, 约莫三四百里。但直线行不通。

    红旗之间的地貌, 穿越了整片呼伦雪山和周边气候恶劣的戈壁。

    严陆卿并不惊动沙盘边的两人, 静悄悄走近沙盘,仔细观摩。

    谢明裳似乎陷入回忆当中, 捻起一枚黑色小旗,搜寻位置片刻,插在南北走向的雪山山脉某条支脉当中。

    萧挽风凝目注视片刻, “突厥地界?”

    谢明裳点点头, 又摇摇头,把黑旗拔起,重新冥思苦想起来。

    严陆卿不明所以, 看了片刻,问:“娘子在找寻什么?”

    萧挽风思忖着,取出五六面小黑旗,着重圈出南麓一处绵延山脉:“龙骨山,在这处支脉上。”

    谢明裳却连连摇头。

    她要搜寻的,并不是龙骨山。

    萧挽风又问:“回纥九部的位置?”

    他把龙骨山圈起的小黑旗尽数拔出:“并不固定。”

    “回纥九部内部的纷争不少,并不聚集在一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