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清朝乡下女进城后》 40-50(第3/21页)
老百姓不好卖高价,卖给内务府高价就理所当然了。
而且两样生意都能做,互不耽误
鸡蛋宫里宫外还两样价呢,点头道:“到时有钱赚,我分你二分利,酬你特意跑这一趟。”
“那我就等着你发财了。”华姨娘想给自己存赎身钱,听到这二分利,更上心了,走前还不忘提醒:“她老姐妹儿也拿了许多新鲜的食物,想要叫这位太太过目。你可得想想到时怎么说。”
有她这话,可把楚韵为难了一会儿。
她真不知道不知道内务府怎么选品。
等杜容和回来,还特意问了两句。
杜容和听她说完,脸上止不住的诧异:“这些太太消息比探子灵通到不知哪里去!”
他在外头腿都跑细了,茶钱水钱不知道付了多少,老少爷们儿嘴里也听不了几句实话。
杜容和唉声叹气一回,告诉她:“贵人吃东西,不仅要吃味道,还要吃故事。”
楚韵就懂了——要给瓜子儿编个出身。
也就是俗称的,吃的就是文化。
楚韵虽两辈子普通小市民出身,对这话亦能赞同,甚至也有一番自己的心得。
像老北京炸酱面这样以“历史悠久”为卖点的食物,除了老也没啥别的竞争力
至于像西湖醋鱼这样以美食环境为卖点的,她总不能取个黄米胡同瓜子儿吧。
当然,这些有时间价值、名人效应、地域特色的广告词,在爱新觉罗面前都不值得一提,他们自觉自己就是名人,皇城就是天下最好的所在,至于时间久,他们不爱听这个。大清建国才多少年呐。
弄清楚要求后,她就琢磨怎么写介绍词了。
怕摸不准时代的脉,次日一早,楚韵还跟何妈一起往正阳门外溜。
内城的商业街虽然很繁华,但比起连接内城和外城的正阳门,又有许多不如了。
正阳门外不仅有东四和西四牌楼全部的商号,还有不允许在内城开设的下九流场所,比如花街柳巷。
三房有什么事素来不瞒何妈李叔两口子。
知道原本只能略赚几个钱的瓜子儿有可能大赚一笔,何妈天不亮就起来给楚韵梳头。
怕叫被熟人记住脸,她特意给楚韵梳了个丫头的大辫子,用红绒绳绑住,甚至还带了一盒子草木灰以备不时之需。
两人等着没人的时候提着菜篮子往外走。
黄米胡同外就有许多推车的车夫。
这种车都是独轮的单人车,大轮子在车底中间,人站在后边推着车往前走,车厢像立起来的棺材,瘦长窄小,冬天四面都围棉布,夏天用的则是竹帘这类透气的材料。
拉车的都是穿着用棉布和麻布衣料的汉人,有人身上破了洞,连补丁都懒得打。
这种懒车夫,何妈是不要的。
她挑了两辆干净的车,对车夫也知根知底的,方带着楚韵往上一坐,道:“去正阳门!”
车夫把辫子盘在头上,一擦汗,脚下生风地往正阳门去了。
何妈对这些胡同亦是熟的,她都不知道溜出来多少次了。
她一个老妈子,还讲贞操不成!
到了地方就熟门熟路地带着楚韵往卖食物的地方钻,正阳门外人熙熙攘攘的。一路上她都死死拉住楚韵,怕叫人拐跑了。
楚韵伸着头去看两边的招牌。
平民小吃都是张婆婆香饮,王老汉儿烤鸭之类,言简意赅。
一看就贵得不得了的物件,取名都是云里雾里,让人摸不着头脑的。
比如龙珠蟠桃汤,就是挖成圆球的桃再兑点儿甜水。
还有仙麟蒸腿,其实就是鸡翅鸭腿。
楚韵打听了几个贵物背后的故事,人家最朴素的也说到了西王母。
这样逛了一圈,她心里就有底了。
晚上吃了饭,就开始奋笔疾书。
大概编了一个救苦救难的菩萨下凡,原本以为民不聊生,结果却被生活多姿多彩的凡人,送了一碟大清土地里长的葵花子,感叹今朝多欢乐后,返回天庭的故事。
无功而返,是很重要的。
有人马屁拍到蹄子上,写菩萨下凡一路降妖伏魔,这就属于唱唱反调,阖家往土里走了。
故事跌宕起伏,有发展有高潮。
杜容和还凑过来看了一会儿,看得想笑又不敢笑,捂着嘴点评:“算是入门儿了吧。”
写完东西,楚韵就在家准备赴宴的衣裳。
旗女过了小满之后,会按照天气和节令准备实地纱、亮地纱、芝地纱,这三种纱来进行更换。如今正值六月,姚太太要求大姑娘小媳妇都穿葛纱配花盆底。
古人从秦时就用葛做夏衣,几千年下来,老百姓也能穿得上。
像她这样在乡下长大的老百姓,自然也有。
她没有的是花盆底。
平时寻常的旗人妇女其实也不是日日穿这个,大家还是更习惯略有鞋坡跟的缎面鞋,走路轻便,也不容易崴脚。
再说,大家家境就那样,要丫头扶着走路,少说也得是个五进上的大宅院夫人吧。
平底鞋她们是不穿的,只有下人老妈子才穿这个。
总之,等谁家门口一流水儿花盆底,踩得青石板砖哒哒作响。
不用想,一定是这家人女眷是格外重视这次宴会,容不得丝毫玷污。
这新鞋做来不及,最后是还是问魏佳氏要了双她没穿过的,两人熟了,互相给个帕子坠儿鞋什么的,都不用计较。
魏佳氏看她折腾得起劲,还纳闷儿了,她这妯娌不是爱打扮的人。
楚韵就把自己被被姚太太邀请的事告诉她。
魏佳氏惊了一回:“这太太素来不跟咱们来往,别是中邪了。”
楚韵笑:“上回我去她们家,给姚太太说何家兄弟的事,她就看我顺眼。我估摸着她是想把我变成她的瓜藤,指望以后还让我开花结果。”
再说姚家这回开赏瓜会,有贵人登门,必须开正门,这不请胡同里的人说不过去。
楚韵觉着自己是捡个漏。
魏佳氏还不放心:“姚家人邪性,明日我叫人去外头给你求道清风观的符,你把这个带着去。”
楚韵想说,姚太太你这啥名声啊,看给我二嫂唬得。
结果跟魏佳氏想一块儿去的人还不少。
第二天晚上楚韵领子里、荷包里就都揣了道符。
何妈还流窜去教堂看回洋人,领回来一个十字架。
本来她是不肯要的,觉着这东西要是对鬼有用,洋人早叫克死了。
后来人家给了她一篮子红皮鸡蛋。
一个鸡蛋两文钱呢,足足十五个。
何妈嘀咕一句:“克死我好了!”
十字架就让她给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