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咋办?我爹是奸臣!》 60-70(第6/17页)
“只是秋试在即,旁人都在钻研八股时文、‘破题承题’,学生虽一日不敢荒废学业,却荒疏了八股,今年乡试本就没抱希望。”郑先生道。
谁知陈琰看着他的老师,发出一句气死活人的疑问:“八股不过是格式罢了,需要特意去钻研吗?”
沈廷鹤道:“圣人云‘因材施教’,对你来说自然不需要。”
言下之意,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还是需要的。
郑秀才已经麻了。
“哦……”陈琰顿了顿,支使平安道:“去前院书房,书案右手边的抽屉,将我手抄的历科程文及考卷拿来给郑先生。”
平安应一声就去了。
“都是我乡试前精心筛选的文章,要揣摩其精义,而非拘泥于形势。既然要考,就不要抱着落榜的心态,眼下距乡试还有一个半月,应当足够了。”陈琰看向沈廷鹤:“老师,我说的对吗?”
沈廷鹤一脸欣慰之色,微微点头。
郑秀才连道“承教”,也没敢说一个半月其实也不怎么够……
平安举手:“我知道师祖在想什么?”
沈廷鹤好奇道:“你且说说。”
平安站起身,背着手,摇头晃脑:“吾家有徒初长成,养在词林人未识。”
词林乃是翰林院的古称,平安那煞有介事的模样,逗得满座大笑。
第64章 第 64 章 你有点坑啊!
转眼到了七月初, 北直隶各府州县的学子纷纷涌入京城,参加顺天乡试,客栈旅店会馆爆满, 物价飞涨,满城都是身穿直裰的读书人。
乡试在即,最期待的就是平安。
刘厦不理解:“你又不去考试,高兴什么?”
“郑先生要考试啊, 九天六夜,再加前后准备和休息的时间,学堂至少要停课半个月。”
半个月的小长假,天天睡到自然醒,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吃零食看话本儿, 还可以央着爹娘带他去郊外骑马,舅舅今年捎给他一柄小弓做生辰礼物,可还没开光呢!
平安此言一出, 学堂里人心浮动, 左一个点子右一个主意, 都开始为近在咫尺的假期做起计划来。
平安当晚却被告知, 老爹要出考差, 去外省担任乡试同考官, 监考阅卷。
上个月, 陈琰充经筵日讲官, 入侍讲读《周易》, 皇帝对他会试时的成绩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险象环生,还临场换了本经, 说起来,那名搜检官死得不明不白,此事至今未有定论。
一时兴起,竟想点陈琰为今年顺天乡试的同考官。
不出意外的又被郭恒阻拦了,虽说顺天乡试的考官一向由翰林院官员担任,可陈琰也太年轻了,担任京城乡试的考官资历明显不足,不如三年以后再说。
君臣俩掰扯几句,最后折了个中,派陈琰任学差,赴外省担任同考。
平安只好把假期计划中关于老爹的部分咔咔划掉。
老爹不在家,没人跟他抢娘亲,更开心了。
……
陈琰接到旨意,立刻就得收拾行李赴任。
临行前找了个休沐日,带平安去灯市口大街逛逛,再去见两个老师辞行。
郭恒的幼子郭琦在院子里写字,见到平安,像抓住了什么救命稻草,就是不许他走。
陈琰见过他几次,这孩子性子活泼,又是幼子,尽管郭恒对子女教导很严厉,对郭琦还是免不了有些溺爱。
不过这孩子应该很对平安的脾气。
于是陈琰很不讲义气地把平安丢下,自己进了书房。
郭琦见大人都走了,拽着平安道:“救救我救救我救救我……”
平安看着眼前的陌生男孩,满脑袋问号:“我认识你吗?”
“你爹是我爹最看重的学生,你就是我的大侄子。”郭琦道。
平安更不高兴了:“你才比我大几岁,就想当我叔叔?”
“那倒也是……”郭琦道:“只要你帮我个小忙,咱俩就是好兄弟了,你跟你爹就是平辈了!”
平安:……
这奇怪的脑洞。
“快快快。”郭琦将平安按坐在石凳上,为他换上一张新的宣纸:“我爹让我作诗,我作不出来,听说你是小神童,帮帮忙吧!”
平安看看另一张纸上的题目,《赋得敦俗劝农桑》。
“你太高看我了,我还没有学作诗呢。”平安反问:“而且你才多大,就要你作诗?”
郭琦叹口气道:“我爹要我明年下场参加县试,可不得学八股文和试帖诗吗?”
平安瞧这家伙最多不到十岁,心里暗叹,官宦世家的孩子也怪不容易的,这么小就要开始参加科举了。
不过童生试的准入年龄在八岁,且不乏有早慧儿童在八到十岁就取中县试甚至府试。
自从来到京城,平安发现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神童,脑子灵光,家里管得紧,十几岁通过院试的比比皆是,由此更加佩服老爹,能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试中杀出重围,高中状元。
郭琦叹了口气:“没救了,又要挨骂了。”
平安可以理解背不出书、写不完功课要挨骂,但完全不理解作不出诗还要被骂,难道骂一顿就作出来了?
那小叔公卡文时雇几个人撵着他骂不就好了。
不过看这家伙实在有点可怜,还是帮忙想了个办法:“我看过我爹作的一首诗,正合你这题目。”
郭琦咬着笔头谨慎思考:“你爹尚且不算名士大儒,我爹又那么忙,应当没看过他的诗……赌一把!”
言罢,将毛笔塞进平安手里:“快写快写,我时间不多了。”
平安凭着强大的记忆力,笔走龙蛇,将老爹的一首劝农诗默写出来。
未几,一张满是团团墨迹的纸张摆在郭恒案头——郭琦还没来得及誊抄呢,就被薅进书房来了。
郭恒眯着眼辨认,哦,这是一首诗,一首应制的试帖诗:“辛勤看士女,劝祼重农桑……”
他看向陈琰,陈琰也皱起了眉。
郭琦和平安交换了个眼神。
郭恒问幼子:“这是你写的吗?”
幼子平静而肯定地点头:“是。”
“这字是你写的?”
郭琦再次肯定的点头:“今天写字有点多,手累。”
平安都开始佩服他稳定的内核了。
郭恒微哂:“你知道去年会试第三场,唯一一道试帖诗叫什么吗?”
郭琦这才觉出不对来,小声问:“《赋得敦俗劝农桑》?”
郭恒恨铁不成钢地叹气:“平安,你替他作诗也就罢了,还把你爹会试的制诗拿出来,难道不知道谁是主考?”
平安瞳孔一缩,他只在老爹给郑先生的备考资料里看见过这首诗,当时好几首诗写在一张纸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