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办?我爹是奸臣!: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咋办?我爹是奸臣!》 60-70(第5/17页)

平继一样虎啊。

    郑先生差点就疯了,赶紧让平安和阿蛮一起,去一街之隔的翰林院报信,顾家丢了孩子想必已经急坏了,这么小的孩子要是受惊受寒,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平安一气儿跑进翰林院,门口的小吏居然认识他:“你就是那天骂了掌院学士的小孩儿吧?来找你父亲?他进宫去了,要下午才能回来。”

    平安摇头:“我不找他,找顾编修。”

    “顾编修,”小吏一抬头,朝着几个路过的青袍官员挥手:“顾编修,有人找。”

    官员们朝他走来:“平安?”

    平安气喘吁吁地说:“顾伯伯,您小女儿被大儿子偷到学堂里去了。”

    顾编修像一只被踩了尾巴的猫,将手里的劄子交到王廷枢手中,炸着毛跑了出去。

    众人一阵哄笑。

    却听平安道:“王伯伯,您别笑了,王实甫偷的是您家祖传的乌龟。”

    王廷枢笑容尽失,将劄子传给下一个,一溜小跑出门,让顾编修等等他。

    未几,翰林院的神童爹们联袂而至,郑先生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手里哄着哭闹的婴儿,案头上直挺挺坐着一只垂涎三尺看着金鱼缸的黑猫,大乌龟咬住了他的下摆,怎么也不松口。

    他们走进学堂,各自约束起家里的小动物,并以“你要挨揍了”的目光相威胁,才将场面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

    几人训斥了孩子,又向郑先生连连道歉。

    郑先生擦着额头的汗,没出事就好……他可以继续上课了。

    家长们叹着气往外走。

    年轻的顾编修用襁褓裹紧女儿,嘴里碎碎念念:“我父亲是国子学博士,我岳父高中丁未科二甲第七名,我乃丙辰科一甲第三,拙荆知书达理、蕙质兰心,缘何会生出这么个儿子?”

    旁人宽慰他:“认了吧,祖坟也不能总冒青烟……”

    总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神通爹们回去一合计,要选一个代表跟孩子们好好聊聊才行,他们推三阻四,你谦我让,一致决定把这个重任推到了唯一不在场的陈琰身上。

    刚从宫里回来的陈琰:……

    只好早一点散衙,趁着去接平安的功夫,把孩子们留了下来。

    他说:“我知道你们怎么想,无非是想逼得郑先生解散这所学堂,好回家各忙各的去,对吗?”

    孩子们有些心虚地低下头。

    “我还知道,你们心里最不屑的就是‘四书五经’了。”陈琰又道。

    胆子最大的刘厦率先发言:“圣人之道需要传承,可读的人已经够多了,大家放着那么多有用的事不去做,偏要把光阴浪费在八股之学上,这对吗?”

    陈琰沉默片刻,才道:“对,你说得很对。”

    孩子们惊讶地交头接耳,平安他爹,怎么跟大家的爹不太一样呢?

    “那么多读书人,空喊着为天地立心,却不知道天地为何物,空喊着为生民立命,却不知稼穑之时令,那些经世致用的学问,却被视作奇技淫巧,不务正业。”陈琰道。

    孩子们激动地直点头。

    “可是没办法啊,世上事没有尽善尽美,朝廷总要有一个相对公平的选官之法,人人都不喜欢在八股经义上靡费光阴,但有很多像你们一样的人,身负经世致用的学问,他们也去考科举,不为功名利禄,而是希望早日摆脱束缚,获得施展抱负的机会。”

    “更何况,对你们来说也没得选,你们的父母家人,不可能放任你们‘离经叛道’,没有郑先生,也会有张先生李先生,所以你们摆脱‘四书五经’的唯一办法,就是考取功名。”

    所谓响鼓不用重锤,这些孩子本就聪明,很快理解了陈琰的意思——四书五经只是工具,科举也不过是施展抱负的途径,只有尽快考上,才能彻底摆脱!

    是这个道理诶!

    平安心想,这不就是高阶版的“考上大学就可以随便玩了”吗?

    这些话,连郑先生都听得热血沸腾,他见孩子们都听进去了,心想着终于可以好好上课了!

    殊不知,挑战才刚刚开始。

    这些孩子大多已经开蒙,《对韵》、《广韵》、《尔雅》、《说文》几乎无一不通,他们的神童爹把人送来,正是要暂时封印他们过犹不及的灵性,开始为科举应试打基础的。

    可这群孩子不但记忆力强得可怕,思辨能力更是远超同龄人,甚至远超很多大人,对圣人之言都敢批判性的质疑。

    郑先生每天都在思考,我是什么人?我在干什么?我为什么要在这儿?

    相比其他秀才而言,他已经算是学问扎实了,可孩子们的问题过于五花八门,他觉得自己一生的机变都用尽了,还是难以应付。

    神童互卷,太费先生。

    郑先生只好晚上回家挑灯备课,翻阅历代贤达的注、述,大量唐人义疏、汉晋旧注、历代古文,装了一肚子经史子集,以应对孩子们毫无章法的提问。

    毕竟稍有个不周到,这些孩子就要翻着花样胡闹。

    他用尽浑身解数,努力把握课程节奏,一边温习旧书,一边上新书背诵,全部背通后开始讲注解、答疑解惑,并开始学习对句,为以后作诗打好基础。

    陈琰的同僚们聊起郑先生,也对他评价颇高,郑先生虽没有惊世之才,但他确有坚忍不拔之志啊!

    平安被裹在这样的环境里,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带注学完了第二轮“四书”,开始挑战更高阶的“五经”关,而这天恰是他的生辰。

    散学回家时,家里正在准备他的生辰宴,陈琰特意请了郑先生,又因平安请了沈清儿,沈廷鹤夫妇便亲自带她来了。

    “平安哥哥,这是送给你的生辰礼物!”沈清儿嗓音清脆,捧着个木匣递给他。

    平安高兴地接过来打开,里头是一个淡黄色的小人偶,以及一包银针。

    他好奇地问:“清儿妹妹,用这个对付讨厌的人有用吗?”

    沈清儿一脸疑惑:“针灸,跟讨厌的人有什么关系?”

    “针……灸?”平安仔细去看,才发现人偶身上密密麻麻的花纹,原来是一百一十九个穴位和十二条经络。

    原来是穴位人体模型啊。

    沈清儿道:“这是我娘给我的,有两套,送给你一套,我猜你一定喜欢。”

    平安点头道:“喜欢!”

    林月白喊他们入席,平安将匣子收好,带着清儿妹妹去洗手。

    席上,沈庭鹤问了平安近来读书的情况,发现他对“四书”的见解远远超过同龄人,稍有些惊讶,毕竟以郑秀才之前的水平,应该教不到这样的程度。

    陈琰笑道:“郑先生如今也算博文广识了,今年顺天府乡试筹备的如何?”

    郑先生顶着两个乌青的黑眼圈连道谬赞——天知道他这半年是怎么过来的,常言道“家有三分粮,不做猢狲王”,何况他这个猢狲王带了一窝神童,每天仅睡两三个时辰,其余时间都用来攻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