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办?我爹是奸臣!: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咋办?我爹是奸臣!》 60-70(第2/17页)

扎了两个漂亮的小髻鬏,发带上坠着红玛瑙珠子。

    王氏拉着两个孩子说:“平安,这是清儿妹妹,以后住在京城,你们可以经常一起玩儿。”

    平安由衷的赞叹:“清儿妹妹,你真圆!”

    身体是圆的,脑袋是圆的,眼睛也是圆的,两腮肉呼呼的,像刚揭开笼屉的大白馒头。

    林月白无语,有这么夸人的吗?

    沈清儿笑靥飞绽,眼睛里好像有星星在闪光——其实她经常被夸很圆。

    小孩子之间总有种神奇的吸引力,前一刻还各自躲在爹娘身边,忸忸怩怩不自在,下一刻已经在雪地里拿着爆竹炸雪堆了。

    等到饭菜上齐,王氏喊他们洗手吃饭,两人抱着一捧新折的腊梅回来,王氏命府婢接过,插在条案上的大土瓶里。

    两人这才回到桌前坐好——沈清儿回到娘亲身边,平安也回到沈清儿的娘亲身边。

    林月白瞪着一双杏目,直给他递眼色:走错了,过来!

    平安没看见,龇着一排漏风的小门牙在跟沈清儿说笑。

    因为人多,堂屋里分开了男女席,清儿的娘亲白氏在教她腊梅的药用。

    平安听到桌上大人闲聊,才知道河东白家是医药世家,靠行医卖药起家,在当地累积了巨大的声望,而清儿的父亲沈佑因为自幼体弱养在表亲白家,成了白家第四代掌门的关门弟子。

    他们这次来京城,是因为老家缠足之风盛行,不但要给幼女缠足,还能缠出各种花样,有一双小巧的脚,日后议嫁时都能被人高看一眼。

    可白家这种行医世家,最知道缠足对骨骼和肌肉的伤害,严重者甚至危及性命。

    清儿已经快六岁了,沈家的长辈怕她日后嫁得不好,总趁她爹娘不在家时给她缠足,她每次都会歇斯底里地尖叫大哭,满村乱跑,再被祖母伯母婶婶们抓住,又被匆匆赶回家的爹娘抢回去,哭的嗓子出血,眼睛肿的像核桃。

    几次三番,把夫妻俩彻底惹怒了,索性带着女儿跑到京城投奔叔父沈廷鹤,打算下一步在京城开店行医。

    平安听完直呼,真是有个性有主见的爹娘!

    临走的时候,平安很舍不得这个圆滚滚妹妹,邀她去家里作客,他家有各色糖果,还有海船模型、拼图、九连环,以及各种各样的玩具。

    又邀她元宵节一起赏灯,端午节一起看龙舟赛,他也快到生辰了,庆生的时候也要请她。

    陈琰:……

    你的生辰在六月,这可才正月啊!

    ……

    正月初六到初十,官员复衙不在家中,正是女眷交往的高峰期。

    为表示一碗水端平,平安初五之前陪老爹拜年,初六之后陪娘亲出门交际。

    他不是恐惧社交的孩子,让背诗就背诗,让背“四书”就背“四书”,虽然嗓音稚嫩,却通达流畅字字清晰,可教一众官眷羡慕不已。

    问起平安在哪里读书,林月白称城东的私塾进不去,只好在家中请了西席。

    无心的一句话,倒叫郑先生在官眷圈子名声大噪,成了人们口中教学精湛的名师。

    郑先生还以为自己的求学生涯……呸,教学生涯就要这样日复一日的循环下去。

    谁成想上元节例假过后,百官复衙,小小的教书匠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翰林院的官员们忙完过年,复衙几乎算作休息。闲中生事,不是聊诗文,就是聊朝事,实在无聊就要提到子女。

    那些家中结了苦瓜的,都已听说陈家有个很好的塾师,能教正经文章。

    陈琰心想,塾师不教正经文章教什么?不正经的文章?

    便听他们又纷纷起哄,要将孩子送到陈家去读书。

    这倒也不现实,十来个孩子送到陈家,陈家估计连一片儿瓦都剩不下……

    片刻,这些机智的家伙又商量着在翰林院附近赁一处小院儿,办个小学堂。

    王庭枢家是京城人士,在対街的甜水胡同恰有几间倒座房要出租,闻言也不外租了,提供给孩子们做学堂,让陈琰将塾师贡献出来,不要一人独享。

    陈琰:……

    见他们认真了,也不好太过扫兴,只好回家去,硬着头皮跟郑先生商量。

    郑先生已经领教过一个状元儿子,听说又要来两个状元两个探花七个庶吉士家共计十一个孩子,眼前登时一黑,险些倒下。

    第62章 第 62 章 你们对先生做了什么?……

    本来说好要一起去沈家找清儿玩的, 平安做好了功课,左等右等,老爹都没回来, 到前院一看,拉着先生正说话呢。

    郑先生叹气,老爹在宽慰。

    平安一脸庄重谨慎又礼貌的表情问他:“先生,家里出什么事了吗?”

    郑先生愣了愣:“家里倒没什么事, 是你父亲和同僚们想在甜水胡同开个小学堂,让你们十几个孩子一起读书。”

    平安眼睛一亮:“真的?”

    陈琰道:“八字还没有一撇呢。”

    “撇吧撇吧!”平安拉着老爹:“这么多人一起上学,多热闹啊!”

    陈琰本不打算强人所难的,见平安这样,又想到他年前写信向祖父要糖果用来交朋友,还总是清儿长清儿短的, 倒是犹豫了。

    孩子长大了,也希望广交朋友,在老家时至少有堂兄堂姐们一起上学, 如今总关在家里读书也不是长久之计。

    因此他本是替别人劝的, 如今也当作自己的事了。

    “先生, ”陈琰道, “可否进内宅聊聊?”

    郑秀才:!!

    林月白听了他们的话, 笑道:“我当什么事呢, 那几个孩子我都见过, 书香门第, 累世显宦, 各个彬彬有礼,聪颖好学,愿意跟平安一起读书, 是很好的事啊!”

    最终,平安眼睁睁看着郑先生先被娘亲忽悠的半晕,然后彻底砸晕在“钞能力”之下。

    全家高高兴兴一起去师祖家吃饭,找清儿妹妹玩。

    尽管沈佑夫妇已经搬出去了,沈清儿仍留在沈廷鹤家。

    听说近来朝廷欲改革太医院,向民间征召名医,清儿爹想去应召,正在筹备考试,清儿娘在筹备医馆开业的事宜,也忙的不可开交。

    王氏便担起了照顾清儿的重任。

    平安来的时候,沈清儿正蹲在个小炉子前面煮东西,一个婆子在旁边紧盯着。

    “清儿妹妹!”

    “平安哥哥!”沈清儿扬起圆圆的小脸:“你今天真好看啊!”

    平安差点就飞起来。

    “平安哥哥,我煮了好吃的东西,你快尝尝。”

    平安看着一小碗棕黄色的半透明液体,小心翼翼浅尝一口,酸酸的,居然不难喝。

    大人们从外面进来,王氏吓坏了,忙拦住平安道:“清儿,你给平安哥哥喝了什么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