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办?我爹是奸臣!: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咋办?我爹是奸臣!》 60-70(第1/17页)

    第61章 第 61 章 还真是越努力越不幸啊………

    朝中乱象, 都成了民间茶余饭后的调侃。

    郭恒身为“天官”,手握重权,却更要慎之又慎。他倒想把尸位素餐的人全轰走呢, 先不说自己会是什么下场,只说先帝留下的烂摊子,一大堆活等着人干,都赶走了谁干活, 指望那些羽翼未丰的新科进士吗?

    这不,眼前就有个新科进士,带着个小孩子蹦蹦跶跶进来了。

    他其实挺羡慕沈廷鹤的,陈琰越优秀,他就越羡慕,心里也想着多跟陈琰拉近关系。

    “恩师。”陈琰向郭恒行礼拜年。

    平安也跟着老爹团团作揖, 却怎么也不肯开口说话,生怕一张嘴就漏风。

    “坐吧。”郭恒问:“这是令郎?”

    “是,”陈琰并没有催着平安叫人, 而是解释说, “恩师勿怪, 他出门时出了点意外, 今天都不打算说话了。”

    平安礼貌点头, 笑不露齿。

    郭恒朝他咧了一下嘴, 似乎是个笑容:“我知道你, 你在翰林院骂杨学士, 早都传开了。”

    平安目瞪口呆, 哪个小吏嘴巴那么大,这也往外传?

    郭恒又道:“我还知道,你不开口是因为不知道如何称呼我。”

    平安摇摇头。

    陈琰坐下来, 看一向严肃的郭尚书逗弄孩子,下人奉上茶水,他略点了点头。

    郭恒接着问:“都察院的沈佥院是你爹的业师,你要叫师祖,我是你爹的座师,总要有所区分,要叫什么呢?”

    这问题,就好像你爹你娘同时掉水里,你先救谁?

    平安很认真地想了想,忽然眼睛一亮,叫道:“二师祖!”

    “噗——”陈琰一口茶水险些喷出来,忙搁下茶盏,掏出帕子。

    “平安,不得无礼。”陈琰道。

    本来听老师这话就觉得酸溜溜的,像是在点他,这孩子倒好,谁在他面前吃醋,他直接将坛子掀了。

    郭恒却道:“你会说话啊,哦,原来是掉了两颗门牙?”

    平安又将嘴巴闭起来。

    “新年换新牙,难道不是好事情吗?”郭恒从袖中掏出一个红包:“来,二师祖给压岁钱。”

    “二师祖”三个字,咬得格外重。

    平安回头看老爹,陈琰以手扶额。

    平安就当他默许,收下了。

    郭恒遂叫人领着平安去用些茶点,也是打发他出去的意思。

    平安一步三回头地跟着走,他们要说什么?他也很想听啊!

    ……

    屋内下人尽退,陈琰知道老师有话说,离座起身,从小炉上提了茶壶,给郭恒添茶。

    郭恒沉默片刻,似乎有所迟疑,但还是对他说:“璐王听说你博闻广识,向陛下要人,希望你充任王府侍讲。”

    陈琰有些惊讶,他听说陛下原有四子,长子在京城病逝,次子在北境中流矢而亡,璐王是陛下的第三子,也是眼下最年长的皇子,四皇子年纪尚小,似乎跟平安差不多大。

    因此在朝臣眼中,璐王就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却听郭恒又道:“我替你推拒了,入翰林院不到一年就开坊,资历显然不足。”

    所谓开坊,就是授予詹事府的官职,在前朝是辅佐太子的机构,到了本朝已经没有任何实权了,唯一的意义就是作为升官的跳板,因此翰林院官员一旦“开坊”,随时有可能一飞冲天。

    皇帝既然提出来,必定是想授予他左右春坊的中允或赞善。

    朝中缺乏敢于任事的官员,皇帝等不及让陈琰这类青年俊彦慢慢熬资历了。

    皇帝急,郭恒却不能急,做官第一要诀,升得越快跌得越惨,金铸的前程就在眼前,求稳才能走得更远。

    郭恒尽情的大喘气一番,好像说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他本意是希望陈琰理解他的做法,不要心生芥蒂,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杨贯的事,怪我事先没有与你通气,但接下来你切记谨言慎行,不可再生事端。”

    这话说得比较重,陈琰唯唯应是。

    郭恒直在心里叹气,怪道学生跟自己不亲近,这嘴就是不听使唤,大过年的,没一句中听的话。

    ……

    平安被领到郭恒的妻子柳氏面前,屋里还有其他女眷,是二师祖的三个儿媳,还有两位未出阁的姑娘。

    平安一一给她们见礼,女眷们看上去和顺有礼,但不像娘亲带他去参加其他聚会时的那些姨姨婶婶们,会叽叽喳喳地围上来揉搓他。

    柳氏看上去比郭恒大几岁,其实是年轻时生养太多,颇显老态。

    但人很和蔼,让他脱了鞋到炕上暖和,他乖乖照做,爬到炕上去吃茶果点心。

    一边吃,一边回忆。

    郭恒,《奸臣录》中的第二位,六部尚书之首,性格强势,位高权重,山陵崩时与陈琰同拟诏书,辅佐幼主登基,一位首辅、一位天官,二者共同把持朝政,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利。

    至于杨贯说他为人强势,度量不大,脾气不好……平安倒没感觉到,只觉得他的眼睛很深,总好像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而且在原书中,老爹参加的是上一科会试,座师并不是郭恒,而是清流之首徐谟徐阁老。

    也就是说,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打破了时间线,一切重新排列组合,把四大奸臣之二提前绑在了一起。

    他还真是越努力越不幸啊……

    听说陈琰要来后面给师母拜年,一众女眷便都离坐退避,只留下了柳氏和平安。

    柳氏待陈琰也和气,还不迭口地夸平安:“我家小子们这么大时都是人憎狗嫌的,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安静乖巧的孩子。”

    看着平安手里刚破了点皮的糕点,这牙口倒让她有些着急……

    陈琰笑道:“在家也皮,只是略知些礼数,出门尚算乖巧。”

    平安早饭吃得不多,又跟着老爹满京城拜年,这会已经有点饿了,咬不动糕点真的很着急。

    好在老爹和师母寒暄几句,就带着他告辞了。

    从郭府出来,上了马车,平安直喊饿。

    陈琰道:“再忍一忍,接上娘亲去师祖家吃。”

    这个师祖自然是沈老师家了。

    就像去年重阳节谢师,老爹也是先带着礼物到郭恒府上坐一会儿,再带着他和娘亲一起去沈家连吃带拿的……

    沈家俨然是他们在京城的第二个家。

    平安跟师祖已经很熟了,以至于沈廷鹤见到他,拎起来就往屋里走。

    不过今天沈家还有别的客人,沈廷鹤的堂侄沈佑一家,还有在京做官的远房堂弟沈廷鉴的一大家子,趁着年初一聚在一起热闹。

    沈佑夫妇还带着个五六岁的女孩儿,小姑娘穿着豆乳色的小袖短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