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似黯淡星: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她似黯淡星》 20-30(第4/14页)



    宿舍的垃圾有人统一处理,余笙不敢冒险,所以她在一节排球课上偷偷溜到花园, 把她室友的打火机和烟盒一起埋在那颗巨大的梣树下。

    烟盒上丑陋肮脏的图片她记忆犹新。

    余笙吸着鼻音说:“所以你以后别再抽烟了。”

    周衍揉了揉她的后颈:“不会了。”

    她固执道:“你要保证。”

    “我保证。”

    周衍的手挪开时蹭到她顺滑的头发,他倏地意识到一件事,她很久没去染过发了,那些新生的黑发安然无恙地从她软茸茸的头顶冒出。

    余笙俯在他耳边小声说:“周三,我们都要往前看。”

    周衍的大脑空白一秒,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说什么?”

    她没有再回

    答。

    实际上她今天晚上没有回答过他任何一个问题。

    余笙软软地靠在他肩膀上,那句话像是说给自己听的。

    他们都要往前看,往前走,在将来彼此看不见的日子里,熠熠生辉。

    她虽然看不见自己的未来,但能想象关于他的场景。他走在牛津的校园里,美式口音显得不合群,但他肯定可以毫不费力理解教授讲的知识,课后会肯定会有女孩子找他要电话号码。那双桃花眼就是为此而生的。

    就像她的断眉预示着她人生中一次又一次厄运。

    *

    余笙去学校办理了休学手续,她有医生的证明,过程异常顺利。学校的工作人员真诚祝愿她早日康复,余笙笑了笑,表示感谢。

    从学校出来,她沿着泰晤士河走了一段路,才打车回家。

    伦敦这几天的天气好到过分,每日阳光和煦,不见一丝风雨。

    余笙躺在阳台上的藤椅上晒会儿太阳,然后把快递箱挨个搬进书房,拆信刀划开胶带,清点所有的东西。

    她跪在地板上面对一个又一个空纸箱,觉得还不够。

    在房间里环视一圈,盯着玻璃柜看几秒,有了答案。

    拿出手机,她在社交媒体上搜索关键字,联系上一位在伦敦做二奢中古的中国人。

    对方很快回复:【明天下午上门可以吗?】

    余笙拒绝得干脆:【不行,我只有上午九点到十一点有时间。】

    周衍通常会在八点起床做早餐,九点出门健身,十一点回来。

    她只有两个小时的空隙时间。

    【那明天上午九点,我准时到】

    【好】

    退出聊天软件,余笙切换到另外一个APP,购买隔日晚上回上京的机票。

    做完这一切,余笙抬头看见坐在餐桌旁用电脑处理文件的周衍。

    “我晚上想吃土豆炖牛肉和番茄炒蛋。”

    周衍停下打字节奏,转头提醒她:“你昨天已经吃过了。今天你可以选咖喱牛肉和醋溜白菜。”

    他有限的厨艺只允许家庭菜单里有这四样菜。

    “我们也可以去楼下吃,或者开车去老张记。”

    “不要。”

    周衍合上Macbook Pro,站起身:“那我现在下去买菜。”

    余笙听到关门声,往玄关处瞧了两眼,确认他已经离开,然后溜进他的卧室。

    *

    第二天,余笙在听见门铃的一瞬间从沙发上蹦起来去开门。

    门外的女人穿着干练的西装,礼貌微笑:“你好,我是Hirch Vintage的桥姐,这是我助理小蔚。请问你是昨天跟我们联系的余小姐吗?”

    余笙侧身,把人放进来:“东西我已经整理好了,我带你们去书房。”

    “这些你全部要出吗?”桥姐看到满地的奢侈品纸盒,惊讶地问。

    余笙点头:“对,都是全新的,防尘袋都还在,你们随便检查。”

    桥姐示意小蔚开始做记录。

    客户出全新奢侈品在二奢行业不是件新奇事,这些客户每一季花真金白银购入新品,只是为了在品牌那儿保留vic身份,新品从专柜抱出来转手就流入二级市场。但这种行为往往局限于客户钟爱的某个特定品牌上。

    现在木地板上的纸盒什么牌子LOGO都有。

    桥姐点完地上的东西,刚想和余笙报总价。

    余笙拉开玻璃柜,面无表情地说:“这里面的也一起。”

    桥姐看到柜子里手袋,彻底震惊。

    专业素养迫使她镇定地问:“你确定这些都要出吗?这几个在专柜都是很难求的包。要不要再考虑下?”

    “对,都要出。”余笙不加思索。

    桥姐在检查那只kelly doll的五金,连防护膜都没撕,更别提划痕。

    剩下几只包的情况也一样,看样子主人只是把它们放在柜子里当装饰品,从来没有背出去过。

    挨个检查以后,桥姐对着记录又确认一遍,给余笙报了个总价。

    桥姐提醒她:“转款数额比较大,可能要等几天。”

    “没事。”余笙在合同上利落地签字。

    “如果以后您还有需求的话欢迎联系我。”

    桥姐在这行干了十年,这种小小年纪就满身奢侈品的留学生都是蜜罐子里泡大的,对钱的概念只有一串数字。本地有钱老太还在纠结这个包是普通皮革值不值得买的时候,来留学的“小名媛”已经眼睛都不眨地刷了卡。

    余笙旋起笔帽,轻轻笑了下:“不会有了。我马上要离开伦敦了。”

    *

    桥姐前脚带着助理离开,周衍后脚就拎着购物袋回来。

    他不光买了番茄,还买了蛤蜊、红酒和意面,准备在晚上尝试新的菜品。

    余笙点名中午还要吃番茄炒蛋,她已经连续吃了三顿。

    周衍把食材放进冰箱,倒了杯热水放在余笙面前。

    她和很多个下午一样,在沙发上抱着抱枕发呆,电视播放着BBC新闻,主持人标准的英式口音回荡在屋子里。

    “我们今天晚上吃别的。”

    余笙费力昂起头看周衍,伦敦下午的阳台透过玻璃洒在他半边深邃脸上,鼻梁骨的右侧陷在阴影里。她的视线顺着那道阴影的边缘慢慢向下描摹。

    晚上吃什么对于她来说不重要,她六点半的航班,三点就要出发,她不会在家吃晚饭。

    余笙的头垂下去,周衍以为她默认同意了。

    电视里主持人在播报最近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局势,她不关心政治,站起来回卧室收拾书包。

    周衍还没有发现她从上京回来只背了托特包,没有带行李箱。

    余笙需要带回去的东西也很有限。她把阿贝贝胡乱塞回包里,顿两秒又拿出来,盯着那只兔子黑漆漆的眼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