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嫁入反派阵营: 70-75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被迫嫁入反派阵营》 70-75(第3/11页)

过一页,提笔在旁做好批注,眸子闪过几分笑意,也不枉他拉着陶严,拉着范衡跟吏部叫板,把这段经历落实在苏望舒户籍里。

    前几日,吏部官员目瞪口呆,听范衡他们说出前来拜访理由。

    女扮男装入官场,还在大理寺忙活近乎一年,还要将此录入户籍!

    吏部当时气得直接拍板,此乃欺君之罪啊!

    欺君还不觉够,吏部又得知人是前几年被新帝赐死的钟仪大夫之女,顿言此乃谋逆之罪!

    无论吏部将罪名说得如何天花乱坠,也得不来冷脸殷少宿半点好面,范衡甚至无聊地翻起吏部的官员考核表,半个字都没进他们耳。

    待吏部说得口干舌燥,范衡也简单一句:“哦。”

    以此表示,他们知道,他们明白,他们通晓这个情况。

    吏部:“……”

    好运坐上刑部侍郎位置,范衡你小子就狂起来了是吧!

    忘了前个时候,谁在吏部哭爹喊娘要把左寺正迁出大理寺,谁在吏部撒泼打滚说自己离不开他,说一旦离开,这是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着!

    小子,过河拆桥是吧!

    吏部气得不行,幞帽摘下来,握着要誊写的奏折,使劲拍桌,也不肯同意,也不肯把这段阅历纳入授官的参考标准里去。

    陶严在旁干着急,范衡放下考核表,跟吏部官员对抗起来。

    刑部与吏部同属六部,虽说你们吏部掌管官员升迁、官员考核,虽说你家老大是宗室中人,是新帝亲近之人,但别忘了,他们家大理寺也是有法宝的!

    范衡哼笑一声:“旺财如今可是寄居在晏府,晏府虽名为晏府,可实际上,却乃陛下私宅。欺君之罪,谋逆之罪,老小子可真敢说啊!”

    “!”飞龙大招一显,吏部顿时哑口无言。

    欺君,欺君,也得君王蒙受欺骗,可新帝知晓人身份,又谈何欺骗?

    “啧,就惯会使你家状元郎。”

    吏部愤愤不已,无奈圣上威严在,不得冒犯。

    他龇牙咧嘴使劲啧范衡,也无法忽视大理寺有宝器的事实,他也不敢让这等小事,使得吏部得圣上厌弃,使得他遭尚书责骂。

    吏部边填写入旧库,边似想到什么:“诶,范子平你个刑部的人,跟大理寺有什么关系,轮到你在这说话!”

    范衡挑挑眉,也想到这处不妥,他默默站在陶严身后,推出陶严去面对吏部飞舞的唾沫。

    陶严:“……”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啊。

    “而且……”

    吏部话尾拖长,他们吏部得官员迁贬的消息最快,人状元郎也快从荆州回来。

    新帝登位,自然要提拔身边近臣。

    是以,谢尚书早早算得状元郎回京的脚程,也早早备好官缺名单,早早过了鸾台明面,只待陛下玉玺一盖,吏部即刻送去任书。

    吏部官员,郎侍郎笑眯眯托起下巴:“子平你怎会知道,状元郎还在你大理寺内?”

    状元郎荆州功绩吏部评为上上,那七品自然得要动一下,现在六部八寺都虎视眈眈,就等着把人逮进本部门。

    大理寺拥有状元郎那些时日,殷少宿出门查案从不在乎对方身份高贵,从不管对方家中长辈官居几品,也不在乎是否得罪对方。

    宗室,勋贵,文官武将,京官中没一个敢阻拦他殷少宿。

    人是大摇大摆进去,又大摇大摆出来。

    并且……

    郎侍郎咬咬牙,户部尚书那铁公鸡,敢卡其他部门的预算,就是不卡大理寺的。

    望着那条子一张张顺利盖过去,郎侍郎每次都恨不得,亲身上阵,把人给抢了过来。

    乔尚书那秃毛的吝啬鬼,心向圣上,疼爱圣上跟疼爱自个孩子似的,也爱屋及乌,对状元郎有过不少好脸色。

    那段日子,是大理寺过得最好的日子。

    圣上还是储君时,便纵容状元郎,登位之后,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范衡不在乎,他享了几年清福,早忘了大理寺曾经孤儿般的待遇。

    “老夫已是刑部侍郎,与老小子你可是平起平坐。”

    “啊呸,你个刑部侍郎,我可是吏部侍郎,掌管官员升迁,谁跟你平起平坐!”

    郎侍郎扯开挡他的陶严,喷了范衡一脸口水,愤怒得不行。

    “……你小子火气还是那么大。”

    范衡抹把脸,有些无奈。

    不过好在借助范衡与吏部郎侍郎之间友好的关系,以及扯晏城这张大旗帜,苏望舒大理寺任职的这段实习经历,勉勉强强是算进去了。

    离开前,范衡忽想起什么来,转身与郎侍郎说:“状元郎可是兼有御史台巡按御史一职,你就不怕御史台出手?”

    一想到御史台那群阴暗老鼠私底下的操作,范衡也不由得发起抖来。

    范衡:“真让御史台把人抢过去,咱们三省六部、九监九寺的日子,可不好过了。”

    他边摇头,边叹气,带着殷少宿与陶严他们,无奈走出吏部。

    郎侍郎:“!”

    天可汗的,忘了御史台那群狗东西了!

    最近这群御史,一个个跟吃了炸药包似的,一点就炸。

    说起因,与大理寺诸位皆有关系。

    京城内众官员对大理寺给苏潜之女争取并落实实习经历,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家中有希望考中一甲的女子,长辈皆在努力,努力让家中娇养的女儿,能做京官。

    以尚书令陶温为代表,他整日在鸾台,同谢尚书使眼色,不求留京,但不要去江南。

    陶枫曾再三警告,她不回江南族地,自然也不愿去江南任职。

    陶温不忍女儿去江南受被欺凌,日日去磨谢尚书,甚至偶尔还带陶枫去鸾台,手把手教导处理朝务,处理一县大事。

    此举止惹谢尚书厌烦不止,连御史台也愤怒不已,多次上奏折弹劾,直言京中部分官员以权谋私。

    女子参与明经本就有失妥当,现又担心女儿家受欺凌,居然妄想让她们做京官,真是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何有官员之大公明德?何有科举公平一说!

    他们若再这般下去,那些非京城户籍的学子,岂不是毫无机会留任京城,岂不是被这些女子牢牢压在名下!

    长者爱子心切,御史本无意谴责,但他们妄想染指吏部授官,染指科举公平,此乃御史决不能容忍之罪,文官也不能容忍!

    甚至有性子过激者,直言女子参考明经,就是染指科举公平,就是有违纲常伦理。

    京城目前形势,便是女子参考,所带来的后果!

    郎侍郎去鸾台寻谢尚书时,不小心瞧见内监手捧的木箱,里面御史台弹劾的奏折多得几乎装不下。

    足以见,御史台的威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