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嫁入反派阵营: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被迫嫁入反派阵营》 60-70(第16/17页)

赞同为了江陵府的人口,乱点鸳鸯谱,让女子去受婚姻生育的苦。

    可百姓需要一场场喜事,冲散生死的悲哀。

    他以一人之力也难去改扎根千年的小农思想,晏城能做的,只有避免盲婚盲嫁,避免女子是被迫出嫁,是只为去薅那一份彩礼。

    只求今朝明经,有女子登榜首,有女子坐鸾台。

    一人为帝王,难改其中困境,只有官场多些女性话语权,才能解扎根大地的枷锁。

    明经科开,新帝登位,虽未改年号,仍是熹始,但明经一科也是最受瞩目的考试。

    熹始二十七年,鸾台牵头,礼部联合吏部在考试院前张贴考核标准、考核科目,明确主副三位考官,同时以文字形式,确定明经科考不局限参考考生性别。

    搜身队伍有两列,一列为兵马司,一列为宫中女官,为考生搜身,查获小抄等作弊物品。

    此消息一出,朝野震荡,言官说尽阴阳失调,说尽日移月夺。

    守旧的官员也高执玉圭,严厉谴责此举有悖天纲伦常,有悖世间伦理,有悖祖宗法制。

    德阳殿里的一言与一行,同奏折上的笔墨夹杂一块,直直朝谢知珩冲来。

    德高望重的太傅,位高权重的鸾台丞相,齐齐聚在紫宸殿,就明经准许女子参考的明文规定而议论纷纷。

    往常明经女子参考,是众官员疼爱家中稚女,愿意她们手捧四书五经,养得一身文学,往后好辨人心,更好助自己站直,而非蜷缩方寸闺阁里。

    他们准许家中稚女参考,准许女孩以明经扬才名,并借此为踏板,入宫为女官,满心意去供奉宗室。

    女子参考可以是藏在明经暗面的潜规则,可以是他人不敢当面言的不可说,可以是助力家中女眷,可以是女眷一展才华的舞台。

    但不可以是她们入官场的垫板,不可以用文字形式,广而告知天下,不可以誊写在史书中,作后世人参考的依据。

    他们准许的,是官家女子为宫中女官,而非世间女子入官场,为他们同僚。

    女子一旦能参考,女子一旦可以拥有权力,那也表明皇位不再只皇子继承,宗室内的女子也能登皇位。

    公主不再是皇权的象征物,她们可以是皇权的拥有者。

    女子,能登位。

    此举不异于曾经的天后。

    天后曾妄想登皇位,成女帝,想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想名正言顺施展自己的才华。

    但三省长官六部尚书,十中六七个不愿意。

    户部乔尚书、吏部谢尚书更是联合御史台,齐齐上奏,抗议天后称帝。

    硬来不行,他们又见天后怜惜独子,见独子贤明不输圣人。

    先到东宫劝说谢知珩不行,后又多多上达请安奏折,极言母子情深,用文字笔墨加深天后的母爱,加深天后对独子的爱。

    他们又言,若天后登位,那皇位该由谁来继承,谁来当太子?

    若是谢知珩仍是储君,可他取姓为谢,后继者又多为谢,国号又复为盛。

    可若从天后母族中选人,那储君该如何?

    殿下乃你与圣人唯一子嗣,是你们爱情的最佳见证。

    如若他人登位,那新帝该如何处置这位既拥有前朝血脉,又拥有先皇血脉,曾为太子的谢知珩?

    天后,你可得为你唯一的孩子着想!

    天后,殿下可是圣人留与你,唯一的孩子啊!

    几位尚书素不硬碰硬,一番柔和政策,劝得天后垂泪连连,望向独子的眼,总是充斥泪意,总是杀意与悲伤夹杂,让人矛盾不已。

    圣人的奇异,臣子的恳恳劝导,亲情与野心在天后心中夹杂,又恰闻她亲自为独子挑选的妻子被恶人欺凌,强霸儿媳的居是她挚爱的圣人。

    思绪在心腹中绞合,若刀割,若雷击,天后在此情景中,病居榻间,早早逝去。

    几位尚书想,他们总算是保全谢知珩的储君之位,总算是报了圣人恩情的万分之一,全了他们对皇室的忠诚,全了他们的忠心之道。

    可谁想谢知珩一登位,他上位改革的第一刀,便是霍霍向明经,便是朝着阴阳调和,砍一击重刃。

    紫宸殿内,唯一不曾出声的,便是家中仅有一女的尚书令陶温。

    他乐意新帝以文字、以规章来确认明经的考生范围,也乐意见陶枫持玉圭站在德阳殿上,乐意见陶枫着他这一身鹤纹紫袍,他乐意成全女儿的野望。

    谢知珩单手撑脑袋,垂眸静默不语,冷视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红白唱和。

    群臣惯会做此姿态,谢知珩不爱纵着他们,听他们喳喳数语,听他们议论纷纷,听得厌烦了,谢知珩抬眸对上唯一有女儿参与明经的陶温,一眼扫过。

    陶温身处官场数十年,揣测君意的手段自是练习到极致,轻咳几声,便加入战场。

    场上也非只陶温一人,太傅熟读儒经数百篇,本也是其中反对的一员,可奈何谢知珩塞了个女扮男装的弟子。

    他瞧这学生越瞧越喜欢,明明不爱儒经,明明不喜背书,却因为肩负期待不少,常常都是苦着脸背书。

    太傅原本因被塞了位女弟子不满,出考题时次次刁难她不少,本想以难劝她退去。

    钟旺性子犟,遇到困难,素来是越战越兴奋,太傅每每给与的难题,她都竭尽全力去解答,通过一张张答卷,通过一日日的坚持,打动了太傅。

    太傅眸眼带着笑意,接下这塞进来的关门弟子。

    是故,这场骂架,太傅与陶温两人挡千军万马,把几位斥责女子参考、女子当官的言官尚书,都骂得不敢言。

    几位尚书扁着嘴,当着奋笔疾书的史官面,他们做不出骂街的粗鄙样。

    这场战斗,由太傅与陶温二人获胜。

    在场尚书,唯吏部谢尚书还算仪容工整,他是宗室人,忠心自家人,又是谢知珩提拔上来,自是跟随新帝所有指令,与改革政策。

    谢尚书轻笑,陛下要做的事情,从来没有人可以抵挡,陛下比天后,还要独裁。

    等所有人愤恨又委屈的眼神都投向谢知珩,谢知珩才恍若初醒,睁开欲睡的眸子,环视左右。

    他摸索案几上的玉玺,说:“女子当官的确有悖天伦,但明经重启的信息才放出,朕见不少官员家中儿女皆在准备,她们苦读寒窗的岁月不比诸位少,诸位身为长辈,也是看在眼里。如此为国、为朕效力的能人,朕不可辜负她们的努力。”

    谢知珩先点明女子入官的不妥,继而去言他对人才的欣赏,对人才的渴望,如周公吐哺,企望天下归心。

    改革要一步步来,饭要一口口吃,谢知珩也不愿张口吃成大胖子,让冒然的改革击垮他刚拉回的新局势。

    “圣教一案,不少官员受此难,朝中震荡不安。”

    谢知珩重叹息,他眸子不冷淡,显出几分委屈,“朕方登位,朝中便缺数位能臣,谢卿前些日子还在跟朕诉苦,他把所有参与考核的官员,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