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不干了[红楼]: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元春不干了[红楼]》 60-70(第3/14页)

皇后从不与玄门之人来往。只除了太上皇那边养着的几个老道……”

    太上皇年纪大了,又病痛缠身,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于道家的养生之术尤为推崇。还特地在奉先殿后头辟出一块地方来,专供这些道士讲经说法,消灾祈福。

    皇帝不喜欢这些人,但是不好逆老爹的意,皇后就居中调和。确保这些道士恪守道规,不做出损害太上皇圣体的事。

    因为这一条,皇后三五不时地将道士们叫去问询,这也是她作为儿媳的孝顺,并不引人注目。

    “皇后娘娘常宣到交泰殿的那位老道已经上了年纪,须发全白。听人传言,他已经有一百零一岁了,可仍然精神矍铄,面色红润,丝毫看不出老态。宫里的奴才们私底下说起他来,都道是老神仙呢!

    因为这个,太上皇也对他格外优待些。可就这么一个老神仙,前些日子居然死了!太上皇因此还有些闷闷不乐,对待道士也不如之前那般热络了!”

    “那么快就死了?”元春震惊地问。

    “是,娘娘,咱们应该是晚了一步!”

    “没事,他活着不一定能查出来的东西,死了没准能弄明白!着人去打听这老道的生平,他们这样的人一贯不少徒子徒孙,拔出萝卜带出泥,只要徒弟手上不干净,这老道就洗不清了。”

    厌胜之术一直为人忌讳,天下所有的犯法的事都要看证据。唯独这事,只要沾了疑影就是死。难为皇后看得起自己,为了除掉自己居然

    肯如此犯险。

    柱子接了元春的命令,知道此事非同小可,特意放下手头的事加紧了去办。好在老道能混入皇宫,来路师承这些都很明白。不过几天之后,元春接到消息,老道的徒弟找到了。

    居然还是个熟人——宝玉的寄名干娘,马道婆!——

    作者有话说:感谢在2024-05-1322:54:39~2024-05-1500:18: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He、屋顶橙子味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3章

    柱子提起宝玉,元春才想起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听到来自贾府的消息了。前一回说起贾府,还是周高昱问她需不需要家里人进宫陪产。

    那时王夫人正因宝玉丢玉一事闹得焦头烂额,元春也不想她跟着进来添乱。所以就以:本朝妃位以下,未开陪产先例——给坚定的拒绝了。

    嫔妃娘家人陪产,其实做不了什么,更多的是给产妇一些心理慰藉。元春自认为不需要慰藉,王氏也给不了她慰藉,所以乐得贤良一回。

    周高昱闻言沉吟了一会儿,也没有再劝。不知道是不是对贾府荒唐的找“玉”一事,有所耳闻。

    宝玉的玉刚丢的那会儿,贾母王夫人还算掌得住。虽然心中着急,但碍着元春在宫里不好招摇,并没有如前世一般大张旗鼓地张榜悬赏。

    可惜这种理智也只维持了不到一个月——无论贾家内部搜检几次,甚至连大观园都抄了一遍,宝玉的玉还是杳无踪迹。

    眼见丢了玉的宝玉就像丢了魂一般,日渐呆傻。贾母最终做出了和前世一样的选择。

    一万两的赏金,即便在权贵遍地走的皇城也是一个让人听着骇然的数字。所以告示才一贴出来,贾家豪富的消息即刻传遍了大街小巷。

    宫里头,德妃、柳婉清不知用这事讥讽过元春多少回,元春都以一句“舐犊情深”轻飘飘地回了过去。

    财不露白是为了防止贼惦记,可贾府早晚是要抄的。元春有些时候想,如果自己坐在周高昱的位子上,恐怕也容不得这些世家拿着几辈子以前的功劳,日日和自己作对,给自己添堵。

    这是大势所趋,不是元春得宠,或者生下孩子就能解的困局。周高昱就是再宠爱自己,荣宁二府该收拾还是得收拾。区别只在于,他会不会看在孩子的份上手下留情。

    鸳鸯还未进宫时,并不觉得老太太此举有什么不妥。宝二爷是老太太的心头肉,别说一万两银子了,就是十万两!只要宝二爷能好,老太太也能舍得出去。

    况且正如老太太念叨的,宫中娘娘是二爷的亲姊,疼惜二爷处不比老太太少。要是知道了这事,也只有点头的。鸳鸯听后深以为然,并且还为老太太替孙辈着想的拳拳心意而感动。

    但自从进宫后,鸳鸯就不那么想了。交泰殿走了两糟,领略到后宫的唇枪舌剑,就是顶着对老太太二十四分的忠心,鸳鸯也得说一句此事做的急躁了。

    “可惜二老爷不在家不能劝阻,大老爷更是说不上话。老太太终日困守在内院,不知道外头小人嘴碎,对府里诸多猜测。更有许多歪心邪意的人添油加醋,弄得人尽皆知,倒让娘娘受委屈了——”

    鸳鸯终归还是老太太亲手调教大的,虽然人来了宫里头,心里却没忘了旧主。说话时总忍不住替老太太描补几句,怕元春与家里生了嫌隙。

    元春闻言只是笑笑,也没有怪她的意思。鸳鸯身上最让人敬服的,就是这片忠心!无论如何,念恩念旧的人,总是比朝秦暮楚的更让人放心。

    元春知道的消息,只从这里就断了。后头她产子,又忙着调查皇后的事,已经好久没问过府里的情况。刚好柱子提到马道婆,元春索性就让鸳鸯跟着李德庆回了贾府一趟。

    这一趟走回来,元春又听了些不可思议的消息。比如前些日子宝玉和凤姐双双中邪,百般医治无效,家里差点打了棺材,闹了个人仰马翻。

    赵姨娘因这事说话不妨头,惹恼了老太太。被打了一巴掌,禁足了两个月,脸面掉了一地。

    一时间贾府上下说话都提着心,吊着胆。足等到一个赖头和尚和一个跛足道人上门解了这灾厄,这才算雨过天晴。

    “但那有本事的人说了,那块玉是二爷的命根子,务必要找到的!此番灾厄就是因为失了那玉,才招致邪魔外侵。

    所以老太太太太更是着急,发狠要找到那玉。如今,赏银已经提到一万五千两了——”

    鸳鸯说到后来,声音都细了。连她都觉得老太太此番作为越来越离谱。要是这玉果真被人偷了,瞧见这阵仗哪里敢把东西交出来呢?

    府里赏的越多,他反倒越要担心自己领了赏银之后会不会被当成贼寇所擒,有命拿钱没命花。

    而且消息放出去这么久,要是能找到,一早就找到了。拖到现在,除了让人说嘴,别无益处。

    鸳鸯回家一瞧,满府里都在忧心宝二爷的玉,娘娘生下小皇子这样的喜事反不如丢玉一事重要。就连太太闻得娘娘难产,也只说了句“阿弥陀佛”。想到元春在宫里受的那些苦,鸳鸯实在替她不值!

    这些话,鸳鸯只存在心里没有说出来。不过元春何等聪明,瞧她那样子,就知她是在贾府里存了气回来的。因此不提这一茬,反关切地问:“那可有人送过消息来?”

    “怎么没有,还有人直接送了玉回来呢!不过都是些骗子,琏二爷说要打,老太太偏不准打,说怕吓得人不敢再来,反耽误了正事!”

    “唉,那也是无法的事。就你冷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