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佞: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奸佞》 50-60(第7/16页)

立在廊下,玄氅上积了层薄雪,却浑然不觉。他望着灰蒙蒙的天,眼底烧着滔天恨意,却又被更深重的悲凉压得喘不过气。

    她回来了,却比永远消失更加诛心。

    侯府门外,崔姣姣立于朱门前,呵出的白雾模糊了泪眼。

    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青玉匕首,那上面还凝着乱葬岗的血垢。她想起阎涣最后看她的眼神,像看一把捅进心口的长刀。

    霜寒天暗,哪怕长空已然破晓,这漫长的冬夜,却仿佛永远熬不到头。

    喉咙前的半寸皮肤仍残存着被剑尖所指的刺痛感,崔姣姣的眼前挥散不去阎涣的悲痛之情。他那样决绝地和自己一刀两断,昔日曾袒露破碎往事的心门紧紧闭合,就如此刻般将她拒之门外。

    她从未见过阎涣那样沉重的眼神,复杂、怨恨、哀痛。

    她不怪阎涣的狠心,他失去了世上最后一个亲人,怎能不恨,是她来晚了。

    崔宥奸计得逞,害死阎泱的目的便是逼他造反,在这紧要关头,阎涣身侧无人出谋划策,她更不能沉浸在悲哀中不能自拔。

    “崔宥。”

    她眼底竟漫上从未有过的恨意。

    “你既非要把我们逼上绝境,莫怪我推你入万劫不复之地。”

    第55章

    泗京的雪一刻不停地落,下得像是要把整座皇城埋进坟里。

    崔姣姣一路贴着小巷边缘走着,长街上人群熙攘、小贩叫卖声不绝于耳,垂髫嬉闹,她被隔绝在这个世界之外,如同从不曾融入过。

    终于,再次站在皇城门前。

    此刻她衣衫褴褛,裙摆沾满干涸的血迹和泥泞,几缕发丝还凌乱地贴在苍白的脸颊上。她的指尖微微颤抖,指甲缝里还残留着乱葬岗的腐土。

    守门的侍卫起初没认出她,直到她抬起头。

    那双眼睛红得像是哭过一整夜,却又带着某种令人心惊的恨意。

    “长长公主!”

    侍卫的声音陡然拔高,像是见了鬼一般恐惧。

    崔姣姣没有回答,只是死死盯着那扇朱漆宫门。

    一年了。

    她离开了一年,而书中的世界却已经天翻地覆。

    眼前乍然浮现出阎涣憎恶的一双眼,她的心脏猛地抽痛,几乎站立不稳。

    就在这时,一道熟悉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公主?!”

    温润的嗓音带着不可置信,崔姣姣猛地回头,正对上一双深不见底的眼睛。

    是赵庸之。

    他自马车中几乎探出半个身子,一身靛青长袍,手中的羽扇若隐若现,平素深不可测的谋算模样,在四目相对的瞬间惊讶得失了严正之色。

    崔姣姣竟读出了几分复杂的欢喜。

    “真的是您”

    他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散一场梦。

    “您还活着?”

    崔姣姣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的喉咙已被泪水泡得发酸,干涩得生疼。

    赵庸之迅速扫视四周,确认无人注意后,一把拉开车帘,正色道:

    “公主,先上车。”

    其实面对这个人,她本该警惕的。

    赵庸之是崔宥的心腹,更是游走于阎涣与崔宥之间的双面细作,她曾鄙夷至极,不愿多与此人来往。可不知为何,看着他递来的手帕,崔姣姣突然鼻尖一酸,眼泪毫无预兆地滚了下来。

    赵庸之的府邸离皇城不远,却僻静得像是与世隔绝,他吩咐车夫调转方向,称落了面圣之物,需回府再取。是以,将公主带回了自己的府邸。

    “公主先换身干净衣裳罢。”

    他递来一套素净的衣裙,声音依旧温和:

    “这样进宫,未免太引人注目。”

    崔姣姣接过衣服,指尖触到布料时微微一颤,竟是月白色。

    她恍惚着抬起头,见赵庸之满面愁容难掩,似是自言自语般解释了一句:

    “阎将军刚殁臣想来,公主与他素来交好,却无法光明正大地为他守丧,心中定然惆怅。”

    “臣能做的,只有这微薄的一件素衣了。”

    崔姣姣努了努唇,颤着声道:

    “赵先生”

    她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得不像自己:

    “先生就不问问我,这一年究竟去了哪里?”

    赵庸之笑了笑,眼底的暗流却深不可测:

    “公主若想说,自然会说。”

    她沉默片刻,可此时诸事繁多,她自身尚且难保,终究没能编出一个完美的谎言,只能想到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理由,于是低声道:

    “我不记得了。”

    赵庸之却微以抬头,正视那双朦胧的杏眼:

    “失忆?”

    她攥紧裙角,给自己撑着底气回:

    “是。”

    “醒来时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有人救了我。”

    赵庸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转身为她递上一盏热茶。崔姣姣道谢着接过,抬起盖子一嗅,是衡山茶。

    数月前,她便是用这一盏家乡的茶水,勾起赵庸之的思母之情,引出了他的真话。

    “公主这番说辞,用在陛下面前,尚可。”

    她猛地抬头,对上赵庸之精明的眼神,知晓被他看穿了谎言,立时还有些心虚,不自然地低头,将脸颊埋进茶水泛起的雾气中。

    “先生果然神机。”

    她嘟囔着,赵庸之却摇摇头,轻笑一声,道:

    “公主这一年究竟去了哪,想必十分难以讲明,否则也不会如此狼狈地出现在皇城门前。若三两句能言说清楚,此刻合该在千岁侯府,与帝师在一处了。”

    “既公主直奔陛下处,想必也是清楚这一年发生了何事,如今更是走投无路了。”

    他饮上一口衡山茶,香气在鼻尖化开,他忽地想起驿站内,崔瓷轻言细语,希望他能择明主,莫要继续为昏君行事的那一晚。

    “路行此处,眼下公主选择了回来,想必是打定了主意,帮帝师走出困局的。”

    “既如此,公主打算如何面对陛下?”

    他突然问道。

    崔姣姣抬起眼,正对上他深邃的目光。那一刻,她忽然有种错觉,自己是因读过此书,才明白全文当中的玄机关窍,可赵庸之作为书中之人,却能料事如神,几乎从未有失误。或许赵庸之,便是改变后的故事中,能改写历史的一道闸门。

    “我不知道。”

    她轻声说,语气满是无奈。

    “但有些事,我必须弄清楚。”

    赵庸之微微一笑,似乎十分轻松地抿了口茶,低声道:

    “自诩观人知微的长公主,怎会被此事难倒?”

    短短一句话,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