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主母操劳而死,换亲后宠夫摆烂了》 30-40(第5/10页)
婉娴淑的儿媳妇晏菡茱身上。
“钧钰,此次我们靖安侯府与你得以幸免于难,全是菡茱的功劳。你务必对她多加珍视。”
无论是她在宫门口巧妙‘拯救’沈钧钰,还是对沈钧钰的同事好友细致入微地馈赠礼物,都彰显出晏菡茱的智慧与敏锐。
沈钧钰微微一愣,目光落在抬起眼帘的晏菡茱身上,并向她拱手施礼,“多谢。”
晏菡茱款款起身,回敬了一礼,脸上洋溢着淡然的神采,“世子无需多礼,这是菡茱的分内之事。”
这样的晏菡茱,让沈钧钰感到似曾相识,但心中却似乎与她相隔甚远。
他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却触摸不到她的心。
反而是在私下里,晏菡茱那些尖锐反驳的话语,常常让他额头青筋暴起,面色涨红,心跳加速,这些才让他感觉到她真实的性情。
晏菡茱并不在乎沈钧钰眼中掺杂的矛盾与遗憾。
即便她知道,她也不会有所改变。
在公婆面前,保持端庄和贤淑才是至关重要的。
她并非疯子,不会在公婆面前对沈钧钰出言不逊。
常言道,即便是贫瘠的土地,也是儿子的根基。
无论如何,沈钧钰都是侯爷和侯夫人的血脉,是靖安侯府的世子,未来的家业继承人,肩负着光宗耀祖的重任。
怎能容忍一个外嫁女子对他们心中的宝贝儿子不敬?
苏氏微微一笑,说道:“好了,夜色已深,这几日你们也都疲惫不堪,早些回去歇息吧。”
“遵命,母亲,父亲。”晏菡茱与沈钧钰向长辈行礼后,便前后脚离开正院。
看着儿子与儿媳日益融洽,苏氏心中暗自欢喜。
才子佳人,天生一对。
也许今晚他们就能共度春宵,不久后便能迎来孙子!
然而,事实与苏氏的期望大相径庭。
沈钧钰见晏菡茱沉默不语,便试图打破尴尬的氛围,没话找话地说道:“晏氏,你方才为何不对纪胤礼的行为发表看法?”
晏菡茱转过头,俏皮地扬起嘴角,“倘若我认定是晏芙蕖所为,你恐怕会认为我无理取闹,无事生非吧?”
“晏氏!你切勿信口开河!”沈钧钰语气中火药味十足,他感到晏菡茱对他过往的种种耿耿于怀,似乎任何话题都能巧妙地引向晏芙蕖。
晏菡茱轻轻咬着嘴唇,微微蹙起眉头,轻轻摇头,流露出一种对沈钧钰无理取闹的无奈神态,“我本不愿多言,是你主动向我询问。”
沈钧钰心中慌乱,情绪也有些纷扰不定。
这个自尊心极强的男人,在晏菡茱那充满调侃的目光下,尴尬地匆匆离去!
“真是让人无法理解。”沈钧钰愤愤不平,挥舞着长袖,一脸愠怒地向书房走去,准备休息。
江篱望着晏菡茱,哭笑不得,低声恳求道:“世子夫人,世子其实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晏菡茱斜瞥了一眼沈钧钰那气愤至极的背影,唇角勾起一抹轻笑。
“世子何错之有?一切都是我的过错,又让世子心生不悦。江篱,世子晚餐用得不多,别忘了去厨房为他端一盘细腻可口的芙蓉糕来。”
“遵命,世子夫人。”江篱抓了抓头皮,目光中带着一丝困惑,目送着世子夫人渐行渐远的身影。
他暗自思忖,尽管有人说世子夫人对世子并无太多情感,但每当涉及世子的事情,夫人总是能做得无懈可击,尽善尽美。
然而,若说世子夫人对世子情深意浓,她在侯爷和夫人面前又总是那么温顺知礼。
但在世子面前,只需一句话,就能让世子气得面色铁青,愤然离去。
白露转过头,瞥了江篱一眼,低声责备道:“别胡思乱想,世子夫人始终是希望世子能够过得更好。”
跟随晏菡茱小姐嫁入靖安侯府后,白露逐渐察觉到菡茱小姐同样拥有孤高独立的性格。
不过,世子的孤傲体现在他的才学、家世乃至外表上。
而菡茱小姐的孤傲,却是源自她的内心。
从菡茱小姐愿意为世子精心策划,可以看出她渴望在靖安侯府过上幸福的日子。
但是,菡茱小姐绝不允许世子的心中还有其他女子,包括晏芙蕖。
菡茱小姐的每一个举动,都在潜移默化地清除世子心中的其他女子,然后将自己的一丝一毫温柔而坚定地占据世子的心房。
如今,成效显著,否则也不可能仅凭一句话,就让世子激动得怒火中烧。
江篱笑了笑,“白露妹妹说得对,早些休息,有事可以随时叫我。”
“好的!”白露答应了一声,快步赶上晏菡茱。
当夜,晏菡茱沉浸在美好的梦境中,而沈钧钰却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夜幕低垂,皇宫笼罩在一片庄重与肃穆之中。
偶尔有宫廷侍卫排列成队,巡逻而过,四周静谧无声,唯余草丛中虫鸣,悠扬而深远。
御书房内,景仁帝身着绣有五爪金龙的龙袍,正聚精会神地批阅着奏折。他的头发已略显斑白,眼角下的黑眼圈透露出他连日来的劳心劳力。
第36章 密信/体虚
景仁帝的眉头紧锁,眼中闪烁着抑制不住的怒火,目光凝重地落在眼前的奏折上,良久不动。
此时,宫廷大总管赢公公微微俯身而入,手中捧着两只密封的竹筒,说道:“陛下,伏剑司最新的密报到了。”
景仁帝的目光从奏折上移开,投向他,“拿上来。”
接过密封的竹筒,景仁帝小心地拆开,细致地阅读其中的内容。
他紧蹙的眉头逐渐放松,展开。
原来,靖安侯府的沈钧钰并无真正的反叛之意,他只是对那些皇亲国戚的胡作非为感到愤慨。
如果他有多余的儿子,他定会立刻斩杀那个梁国舅!
他已年至不惑,膝下有位太子,年仅十七岁。
为了培养太子成为一位英明的君主,他特意召集了众多贤臣与大儒来教导,成果颇为显著。
令人欣慰的是,沈钧钰与魏奉晖还牢记着四位被贬的同僚,尤其是沈钧钰,他对每位同僚的关照都细致入微,所赠之物各具特色。
即便是对于体弱多病的俞成恭幼子,沈钧钰也考虑周全,特意准备了大量的奶糕以补其身体,这份细心远胜于魏奉晖单纯的银两。
然而,当景仁帝阅读第二封密信时,他的眉头再次紧锁。
他原本认为纪胤礼是个果断勇敢、武艺超群、具有军事才能的人。
然而,他既投身于国舅门下,又向俞成恭赠送程仪,这种无私交的赠送,显然是别有用心。
尽管景仁帝已将这四位年轻官员贬出京城,但他并未真正剥夺他们的官职,而是将他们分别派遣到东南西北各地,深入民间,体验民情,以锻炼他们的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