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皓月歌》 22-30(第25/31页)
就这样,她终于见到了昙叶禅师,
这时,距离她初到洛阳城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光阴。
长安城里僧道众多,李梳嬛自幼见过不少修行的僧人。但昙叶与她从前见过的那些和尚都不一样。
他眉目清正澄澈,全身自上而下无一丝沉浊之气,只是随意站着,便可见天地淡泊,宇宙空灵。
比白雪更无暇,比月光更圣洁。
就像一幅绝世名画。
初见第一眼,李梳嬛便明白,为何大唐寺庙三千,僧众数万,唯独此人能成为昙摩寺的佛子。
少女的心为此怦然一动,她甚至忘了自己曾立下报复对方的誓言。
昙叶禅师见到箱笼里竟然开出一个活人,大惊失色。
他自幼便在佛寺长大,所见都是僧众,从未见过女人,还是一个如此年轻貌美的少女。
他几乎语无伦次:“你是谁,你怎么会来这里?”
李梳嬛未答话。
她轻轻勾起唇角,一双灵动的双眼微微上撩,眼波流转之间,她整个人已是飞旋而起。
璎珞宝珠发出轻灵的脆响,衣袂翻飞隐现晕沙的流光。
她的四肢屈直、拉伸、旋转,红黄两色的绸带在空中回旋轻盈、迎风舒卷。
在彩带摇曳间,舞者如一朵飘飞的花瓣,在空中浮游、翻飞、腾跃、回旋,千变万化,又不可捉摸。
她一颦一笑,皆美丽妖娆,动人心弦。
一动一作,皆灵健神幻,美到极至。
昙叶瞪大了眼睛。
他几乎是飞快地取了纸笔来,开始作画。
他画的极快,墨色在宣纸上肆意游走,几笔就随意勾勒出一张舞天女图。
等李梳嬛一舞已毕的时候,地上的堆积的画稿已有数十张。每一张都没有面貌,只有跃动的线条,却极具生命的灵韵。
他看着眼前的少女,眼神里闪动着兴奋、新奇又不知所措的光芒。
他知道,他找到了他遍寻半年不得的法门,那始终悟不得的飞天舞女图终将大功告成。
在这一刻,从来不懂尘心的佛子,入了相。
看着昙叶的神情,李梳嬛知道,这一年的苦心并没有白费,她终将会得到她想要的。
她走到昙叶面前跪下,轻声道:“奴家名为青鸾,是丰乐坊的乐伎,擅长飞天乐舞。是昙摩寺的师父们说起禅师最近作画遇到阻碍,特命奴家前来帮助。”
她说这话的时候,语气虽是刻意的低声下气,眼神却是骄傲沉静,绝不似一般青楼乐伎的怯弱轻浮。
但昙叶从未见过女人,更分不清公主与乐伎的区别。他下意识拒绝道:“佛窟中只有和尚与工匠,条件艰苦,从来没有女人。青鸾姑娘女子之身,多有不便,稍后我就命人送姑娘回去。”
李梳嬛好不容易才到了这里,又怎肯轻易回去,道:“我不怕吃苦,也有敬佛礼佛之心。佛说,一切众生,皆无差别。禅师身为佛子,竟因我是女子而起分别心,还是因为我是乐伎而起分别心?”
昙叶大师面色一惭,道:“小僧告罪。”
李梳嬛最终得以留在佛窟。
彼时,佛窟才开凿一小半,还有大量的壁画和雕像没有完成。
有了“青鸾”的帮助,接下来昙叶禅师的创作特别的顺利。以她为原型,昙叶禅师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石窟中那幅高达三米的天女散花图。
在昙叶禅师作画的时候,李梳嬛并不打扰。大部分的时候,她都是静静地在他的身后看着他。
他作画与一般人并不一样,不会慢慢起笔,然后一笔一笔细细描摹。有的时候,他会在昏暗的油灯之下,在石窟一坐就是一整天,观察每一块石头的色泽、裂纹、明暗,仿佛在冥想。
但当他开始画画的时候,便见落笔如金蛇狂舞,袍袖飞扬,一挥而就。
李梳嬛时常觉得那并不是人在作画,而是神在起舞。而那壁上的佛陀明王天女神尊在他的舞动之间一一都仿佛睁开眼睛,活了过来。
——那就是她想要找的画之极意,画之道。
她在不知不觉中为他的画而沉沦,更为这幅佛子作画图而沉沦。哪怕是他坐地冥想的样子,都足以让她沉醉流连,不自觉看上一整天。
于是嗔念成了痴念。
李梳嬛于画道之上的确天资独厚。跟随在昙叶大师身边仅仅一年,她便自行领悟了她从前苦思不得的画道上境。
按照原本的计划,这个时候她应该离开了。
离开洛阳,回到长安,她就可以成为长安城最受到追捧的画师,是长安名利场上最耀眼的明珠。没有人知道她曾是青鸾,就像昙叶也从不知道眼前人是两年前跪求他相见而不得的楚阳公主。
可是,她竟然生出不舍。
如果没有意外,离开之后,她的皇帝哥哥应该会给她找一个驸马。对方应该是世家子弟,文不成武不就,但是好在家世清白,尚了公主也不会纳妾来恶心她。对方也许根本不懂书画,他们也不会有共同语言,就这样相敬如宾、冷冰冰地过一辈子。
这样的日子,绝不会比这座石窟的日子更让她快活。
她想,我是大唐的公主,我为什么不能选我喜欢的人。
不就是昙摩寺的佛子吗,既然她李梳嬛看上了,就合该是的她的。
不过嘛,在找昙摩寺要人之前,还是应该早日先将这座佛窟中的浮雕与壁画完成,不然别说昙摩寺绝不会答应,圣人也绝不会同意。
想通这层,李梳嬛主动提出帮助昙叶完成佛窟的壁画。
一开始,昙叶对她会画画很是惊奇,问道:“青鸾姑娘还会画画,是谁人所传授?”
李梳嬛道:“并没有人教我,我跟随在禅师身边已有一年,平日观摩禅师画画自己学习,看着看着就会了。”
说着,她便在宣纸上画了一幅《鹿王本生图》。这幅图是她根据昙叶不久前的一幅壁画临摹,画风有八九分相似。
她道:“这座石窟如此之大,所需壁画更有数百,禅师一人想要完成,不知要到猴年马月。如果由我帮助禅师完成,最少可以节省一半时间,禅师意下如何?”
昙叶看着那张《鹿王本生图》后,合什道:“善哉善哉!青鸾姑娘如此天赋,不该仅仅为一乐伎。青鸾姑娘的画作应该留在这座石窟,永远流传下去。从今日开始,便请青鸾姑娘与我一起完成石窟的画作……”
李梳嬛心神一动。是啊,如果自己的画只是画在宣纸上,也许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湮灭在历史的埃尘之中。可是如果画在佛窟之中,就可以永世流传。
她习画多年,这不就是最大的价值与意义吗?
在那之后的五年时间里,李梳嬛便与昙叶禅师共同完成了那座石窟的三百六十幅壁画。
她以他之法相为原型,画诸菩萨、佛陀。他以她之舞姿画壁上飞天舞女。
他们将对方容颜萦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