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被美人夫郎攻了后》 30-40(第11/24页)
“哦!”
需要重修的路段不多,进村那段走的人多,村长带着大家把这地方重新铺了一遍,其他地方就是修修补补,前前后后大约花了一个月时间。
也不是所有人每天都来,除了大路段来的人多,后面就是修完一段歇两天。
三五相熟的约在一起修这段,那几家关系近的修另一段。
合作还算愉快,不知是不是黎源给过田家小子甜栗子,后来田家小子就爱跟着他,其实大家都愿意跟黎源一起干活,他有方法会安排,每人到手的事情公平公正,他自己还是出力最多的,反正陈三郎仗着自己老爹是小夫郎的师父,挤进团队,村长家的两个儿子没什么说的,必定跟黎源搭档,李婶家的大儿子膀粗腰圆,往那里一站,没人敢说什么,这可都是村里干活的好手,着实令人羡慕。
至于田小子,黎源没开口赶人,大家也就让他跟着。
为了此事,田家年过六十的两位老两口还经常跑过来送吃的喝的。
修完路就是修水渠,冬日河水开始干枯,也是修水渠最好的时候。
村里的水田靠近河边,那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但山区不像平原有着广袤无垠的平整地,不少都是梯田。
梯田灌水不方便,于是聪明的人在很远的上游引水入渠,水渠绕着高地走,从上往下一阶阶灌下来,哪怕是干旱的年生,只要河水不断,田里都有水。
修水渠一是清理淤泥,二是看水渠有没有被暴雨冲出缺口。
黎源也是修水渠才知道梨花村的水渠一直延绵几十公里,通到上游深山一处有地下河的峡谷里,这不知又是多少辈村人辛辛苦苦开凿出来。
真正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只要做着有利民生的事情,福泽是延绵很多代的。
只可惜工业之后,很多大型设备瞬息可将一个地方改头换面。
效率确实提高,但人们也开始变得不珍惜,更是忘记传承的重要性。
黎源并不喜欢过于快速的发展,他记得小时候村里很多溪流,一到下雨天水沼遍布,那些水漫过野草,清澈干净,随便一个水洼就是孩童们的乐园,也是家禽家畜的欢乐地,等他成年后,那些溪流莫名其妙全部消失,除去自来水管里的水还能饮用,其他地方流淌着的水都有股臭味。
再后来进入大学,学的东西多了,他才明白是生态破坏掉了。
那些溪流不是水,是山体土壤的血液,血液没了,山体土壤就死掉了。
经过十多二十年,就会发现山上的水果,地里的庄稼,无论用多少农药,都种不出小时候的味道。
修水渠时,黎源也带着小夫郎,两人聊着这些东西,拎着笊篱竹篮,背着河沙石灰,遇见需要修补的地方,就把水拦一拦,等水浅了,黎源脱掉鞋跳进去修补。
这件事看着比修路轻松,但水渠太长,真正弄完都快到腊月。
那时候天气冷,深山流出来的水透骨,哪怕只剩很浅的一层淤泥,黎源再回到岸上还是会冻得双足通红,小夫郎心疼的不得了,第一次找村长求情,下午村长就同意等寒冬时再来看看,那时候说不定水已经很浅或者结冰。
不过很少人寒冬来修,因为天气太冷,手指不灵活。
如果寒冬修不了,开春修也是可以的。
不修水渠了,两人正准备猫冬,村长大手一挥,黎家小夫郎你这么能说会道,来,去修祠堂的文献。
小夫郎:……
黎源:哈哈哈哈。
第35章 婚书
祠堂历来是村子很重要的地方,说成本地博物馆也不为过。从村落起源到历史上出过哪些名人都有记载。
梨花村历史不算久,两百多年前有人过来落户,是名猎户。
梨花村靠着的大山叫子都山,黎源不明其意,倒是小夫郎跟他解释,子都是形容男子貌美,再看文献,说的是不少村民在大山深处见过一名美貌男子。
男子做樵夫打扮,给迷路的村民指路。
类似的传说占了文献大部分内容,看来村民很喜欢这类怪谈。
再看人物志,原来村里出过一位举人。
不过已经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
但总的来说梨花村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小夫郎要做的就是把被虫蛀或受潮的文献挑出来重新书写。
这是黎源第一次看小夫郎写字,字迹端正娟秀,但又不似正楷,被小夫郎科普才知道是隶楷,这种字体清新高古,适合做文献记录。
“这么说你会不少字体?”
小夫郎看了看黎源,提起毛笔,也不知是不是黎源的错觉,拂袖提笔的瞬间,小夫郎身上的气质发生变化,不再是那个娇娇弱弱的小夫郎,真有谦谦君子之风。
他挥墨写下一行诗句,一字一体,转瞬已经换了十多种字体。
待一首五言律诗写完,整整二十个不同风格的字。
黎源看得连连叹绝。
小夫郎收笔望过来,漂亮的猫眼里是显而易见的得意。
修文献是件意义深远的事情,村长自然不敢大意,直到看见小夫郎写出的第一篇才真正放下心,甚至十分喜爱地夸赞,“这字是老夫见过最最朴茂工稳的字体,若是有空,劳烦戚先生把这里所有……重要的文献誊抄一遍。”
这个老匹夫,为了让小夫郎当白工,连先生都喊出来,小夫郎连忙避开村长的行礼,半边身子躲在黎源后面,眼巴巴看着黎源。
黎源心骂狡猾的小狐狸,拜老郎中时可没看他,叩首行礼的时候有主见得很。
黎源自然不会拆小夫郎的台,咳嗽一声连忙扶住村长,“表叔瞧您说的,都是一家人,珍珠做这些事情也是福泽村子的事情,有空自然要来,不过他在陈伯那里还有学业,家里又有几十只鸡要饲养,菜园子加山脚的旱地也是他在管理……”
黎源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只差没说小夫郎要生孩子。
村长哪里听不出黎源心疼偏袒的意思,笑着说,“这个自然自然,有空就来有空就来。”
将誊抄文献的事情交给小夫郎,临走时村长看着闲得蛋疼帮着磨墨的黎源,“源小子跟我出来一下。”
黎源就知道村长不会放过他,该来的还是来了,小夫郎不帮他不说,还冲他眨眼睛。
村长询问黎源愿不愿意将自己的种植经验分享给大家,说这话的时候村长有些不好意思,同样的稻苗,产量一直稳居村里第一的村长家居然输给一个后起之秀,着实脸上有些挂不住。
这也是黎源尊敬村长的地方。
不少人若是遇见村长这种情况,或者在村长这个位置,不说给黎源难堪,肯定是要使绊子的,黎源后世生活的村子,多的是看不得他人好的人,甚至出现后有人承包鱼塘,村里人跑去投毒的。
他不清楚是不是这个时代大家还遵循古法活着,礼义廉耻是很重要的道德标杆。
不是说没有坏人,王申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