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七十年代神笔马良》 130-140(第22/30页)
么问题,”提起这个,玉香脸上的笑容也没了,叹气道:“这才七八天,就死了十好几只鸭子了。”
这对一家小规模的养鸭场来说可不是小事儿,闻慈忙问:“那怎么办?”
“不知道,”玉香摇头,“爸爸和大队长愁了好几天了,也不知道怎么办。”
岩相不好意思说养鸭场的事儿,大队长想着闻慈好歹是上头来的,应该有点见识,索性跟她说了,“我们寨子的养鸭场养了两百多只鸭子,前面都好好的,结果前阵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就开始生病,眨眼就瘦下去一大圈,还死了好多只。”
闻慈皱着眉问:“不会是传染病吧?有把生病的鸭子隔离起来吗?”
大队长一听,就知道闻慈居然真懂点,连忙道:“兽医也是这么说的,让我们把拉肚子的鸭子都分了出来,情况好了一些,但还是陆陆续续有死的。”
闻慈想了想,觉得可能是这边气候湿热,细菌更容易繁殖的缘故。
但她也不懂兽医啊?
她顶着大队长期待的眼,实在不好意思说“我也没办法”的话,想了半天,忽然想到一个主意,“云省省内肯定有畜牧相关的研究所或者大学之类的吧?你们要不试试给专家寄几封信,请教一下,说明一下困难的情况,邀请人家过来看看呢?”
大队长眼前一亮,但又有点踌躇,“人家真的愿意来吗?”
闻慈觉得还是有可能的,这会儿大家相对来说比较淳朴,知道他们有困难,说不准真的愿意,不过她想了想,补充道:“再给人家领导写几封信,你们大队集体的产业,又不是给自家养的鸭子,赚钱不也是发展集体了吗?请专家来一趟,你们可以包食宿和路费嘛。”
只要请到了靠谱的专家,养鸭子的问题肯定能解决的。
大队长和岩相看闻慈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这姑娘一看就很懂啊。
他们忙不迭点头,对视一眼,决定现在就准备去写信,玉香看着自家爸爸真听了闻慈的建议,也对她佩服得不得了,“你真厉害,要是养鸭场好了,我们寨子都得感谢你。”
闻慈笑笑,和她上了二层堂屋,又跟岩相妻子聊起天来。
……
闻慈在银水寨的生活相当闲适——不算窝在房间里画画的话。
每天吃饭前,她都积极地跟岩相妻子、儿媳请教厨艺,最开始岩相还为怎么让客人动手的事情大惊失色,后来发现闻慈是真想尝试,还拿小本本记下菜谱,才不拦着了。
每天学几道菜,早饭后,闻慈就跟着玉香出门转转。
大家有时候都要下地,这边种的主要是糯稻和玉米,因为气候,一年三熟,哪怕在现在北省开始猫冬的时候,银水寨的人们仍然还可以下地种植。
闻慈还体验了插水稻秧苗这个活儿,得到的评价是“还不如刚来的知青”——虽然大家没这么说,但眼神里分明是这么想的,怜爱地连声让她去田埂上休息。
干不干活的不说,再累着首都来的同志怎么办呢?
她兴致勃勃什么都尝试了个遍,就像刚会走的小宝宝一样,什么都好奇想摸摸想吃吃。
下午的时候闻慈就会和寨子里的人聊天,只要是会说普通话的,她谁都愿意聊几句。
上到八十多岁住在寨尾竹楼的老人,下到三四岁含着手指头奶声奶气的小娃娃,她见了谁都能说几句,聊种地,聊吃饭,聊天气……简直什么都能说,还会在本子上记下来。
但等到下午三点之后,大家就见不到闻慈人了。
有人问玉香她怎么不出来了,玉香说,三点后闻慈就要专心工作,除了吃个晚饭,一直忙到晚上十点钟睡觉,她还特意请岩相去镇上寄信的时候帮自己买了煤油——她点灯熬油地干活,用那么多,可不好意思白用他家的。
大家很好奇,外贸部来的闻同志,到底是在忙什么呢?
第138章 熊猫美美美美家族的创始人——大熊猫……
挂了外贸部名儿的闻同志在废寝忘食地工作。
她和林姐住在同一间房,故而每天林姐都能看到她的工作状态,久坐在窗边的桌前,伏案画画,偶尔起来活动一下,也是捏捏肩膀手臂,立刻又坐下继续了。
来到陌生地方的新鲜感就是不一样,光是可画的素材,就是大把大把的。
闻慈还得苦恼地精挑细选一下,篇目有限,不能把所有材料都用上,不然会显得太冗杂,她就摘取了那些能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的素材,把它们设计到一起,画成精美浓郁的彩色插画,再配上字斟句酌的简单文字,作为故事介绍。
她的绘本以插画为主,故事情节为辅,这也是为了扬长避短,她毕竟不是作家。
一连在屋子里猫了好几天,这天晚饭后,玉香叫住了闻慈。
她试探着问:“知青点那边今晚上要表演节目,你要去看看吗?”
岩相顿时皱紧了眉,他知道,这丫头肯定是为了看那个年轻的匡知青,但是外地来的知青他不放心,一直不同意她总去找人家,可眼下玉香居然还学会找别人打掩护了。
但玉香问的是闻慈,他虽然不高兴,但也不好说什么。
闻慈倒没想到这里,她问:“大家表演什么啊?”
“他们会的可多了,还有口琴和跳舞呢,”玉香怕她不去,那爸爸肯定也不会让她去,于是卖力地介绍道:“我们寨子里好多年轻人也会去凑热闹呢,大家一起跳舞,可好玩了。”
跳舞?
闻慈想起了一个非常知名的舞蹈,忙问:“那有孔雀舞吗?”
玉香没想到她还知道这个,用力点头:“有!”
闻慈立即答应下来,“那我带着相机过去看——节目几点开始啊?”
玉香看了看家里挂的表,笑着说:“七点钟才开始呢,还有一阵子,”话音刚落,岩相就站起来不高兴地走了,她妈妈无奈地看了她一眼,“你啊。”
玉香有点不好意思,看了看岩相的背影,撒娇道:“我就去看看嘛,又不做什么。”
闻慈看着这母女俩的眼神,才恍然明白是怎么回事。
她想了想,问:“这帮知青都来了很久了吗?”
“是呀,最早的知青七八年前就来了,好些都和寨子里的人结了婚,现在连孩子都生了呢,”玉香说起这个,就觉得自己爸爸是杞人忧天,撅嘴道:“都这么多年了还不能回去,他们肯定不能回去了,但爸爸就是觉得他们不靠谱。”
闻慈心里觉得,岩相书记的担心其实挺正常的。
家在几千公里外的知青,要是不能回去就算了,要是能回去,在下乡大队娶的妻子怎么办?要是进城,城里可不是那么好进的,要是不进城,那岂不是就把人抛下了?
而且她知道,明年高考恢复,哪怕考不上大学,知青回城的政策也会慢慢松动的。
到时候,可有很多抛妻弃子的例子。
但玉香好像很喜欢匡远志,这位男同志身高体壮,长相端正,看起来是挺不错的,于是闻慈委婉地问道:“你知道知青们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