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240-2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240-250(第20/27页)

了?”

    赵大匠摇头,“没没沉,散架了而已。”

    罗大和闻五他们教过怎么做竹筏,他也去竹溪县看过那几只竹筏,原以为依葫芦画瓢就行了,结果竹子没用力捆紧,推进水里片刻竹子就散开四处飘。

    幸好汤九在岸上,要不然他就被淹死了。

    想到这,他感激的看了汤九一眼。

    汤九状似没看到,又拿出扇子慢慢摇,“十九娘,你神通广大,能否为我们弄本造船类的书来?”

    他曾与同窗们坐船出游,大致画得出船的形状,但要他锯木头造船,实在难为他了。

    梨花把扇子给赵大匠,自己盘腿坐在滚烫的地上,摘了草帽扇风,“梁州有河或江吗?”

    汤九眼前一亮,跟着坐下,“有。”

    “有书你们能造出船吗?”

    汤九语塞,换赵大匠声若洪钟的说,“能。”

    “那我叫人留意一下。”梨花又问汤九,“你知道这条河吗?”

    饥荒前她目不识丁,对山川河流走向完全不知,只能来问汤九。

    自从水路逃生后,她就想琢磨着开一条水路去其他州打探消息,然水路陌生,在这之前必须弄清楚水路通往哪儿。

    汤九闻风而知雅意,指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尽头说,“这应该是条支流,往南的话会与竹溪县的江交汇,我不是戎州人,不了解戎州地志,我知道的是两水交汇的地方盛产鱼虾,当地的百姓多是靠捕鱼为生”

    梨花想了片刻,“戎州没有这样县城小镇。”

    有的话,说书先生肯定会滔滔不绝的夸个不停,如西域的酒,契丹的胡饼都描述得叫人直流口水,何况是戎州地界的了。

    她又问,“那竹溪县的江呢?”

    “往南流入云州,再往西进建州”汤九道,“至于在云州与哪些江交汇我就不知道了。”

    赵大匠想讽刺他怕不是个假的读书人,报复汤九质疑他不是匠人的话,然而看梨花沉思不语,他便识趣的没有多言,只鄙夷的斜汤九。

    汤九拢起眉,半晌问出声,“十九娘想开水路?”

    梨花眺向泛着光的河面,问他,“你觉得如何?”

    “好是好,就怕途中沉了。”汤九常于同窗坐船赏花,早年间就学会了凫水,不怕落水,梨花不同,水路的时间长了可能会晕船,落水更是必死无疑。

    以赵广安的性子,绝不会同意梨花开水路的。

    他说,“三东家知晓这事吗?”

    “还没和他说。”

    之前赵广安送孩子回来,正好遇到江面涨水,竹筏差点翻了,吓得他好几晚做噩梦睡不着,知道她要开水路的话,赵广安肯定不答应。

    是故她决定先瞒着赵广安。

    汤九看出她的意思,没多言,只好奇一事,“十九娘为什么想开水路?”

    “局势变幻莫测,咱想偏安一隅,总得了解外面的情况,走山路的目标太大,一经发现就得分开跑,走水路就没这个担忧。”她道,“益州的嗜血者怕水。”

    益州山里的见闻赵铁牛回来就嚷嚷开了,但不曾提到益州嗜血者怕水。

    汤九面露认真,“罗大郎他们怕水吗?”

    “不知。”

    赵大匠疑惑,“他们没说?”

    冲十九娘和罗家兄弟的交情,他以为兄弟两会主动说起呢。

    梨花笑了笑,红扑扑的脸上眸光闪闪,“他们为何要说?”

    赵大匠被问住了。虽说罗家兄弟投靠了梨花,可不是什么都得事无巨细的同梨花说的,他想了想,说道,“能避开益州嗜血者这水路就值!”

    少些危险是一些。

    “不仅如此”汤九站起,摇扇的手停下来,慢慢收紧,“据史料记载,东晋时,官船能载上千余人,水路一开,我们就能躲于水面不受战事侵扰”

    这样一来,谁都伤不到他们。

    第250章 250归家人死衰老也就一瞬间……

    汤九双眼放光,“能御敌能遮雨,简直是再好不过的避难所了!”

    赵大匠想得没有那么长远,但看他神情激动,不由得高声附和,“对,有了船,咱还能远走海外!”

    市面上的舶来品流光溢彩工艺非凡,可见那儿极其繁华,若真能前往,以众人的勤快,还怕没安生日子过?

    他昂起头,高高眺向河面,双眼散发出灿烂的光芒。

    四周蝉鸣好似静止了,荒草葳蕤的河边,只有他和汤九澎湃的呼吸声。

    梨花注视他们片刻,心跟着飘向那富庶遥远的海外,好一会儿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既然这样,我再找些人来帮忙。”

    四爷爷卸下族长之位后便沉迷木工,请他来造船的话,也许能造出来。

    想着,她摇扇往回走,与两人道,“造船所需木头无数,你们暂且搁置手里的活,专心伐木,造船的事等我拿到图纸再说。”

    汤九仍有些恍惚。

    他与同窗们数次乘船出行,但逃难时竟忘记能走水路了,如若不然,哪至于颠沛流离仍无归处

    “还想呢!”回过神的赵大匠捶他左肩,“地儿再好也得咱有本事到才行,还不赶紧拿了刀随我去砍树!”

    汤九肩膀吃痛,理智瞬时清醒,再看梨花渐渐走远,心情更为复杂了。

    当时他带家人走水路逃难的话,是不是就遇不到十九娘了?

    赵大匠从装刀具的筐里挑了两把乌黑锃亮的,一把递给汤九,“拿着。”

    汤九叹息一声,盯着手里的砍刀看了又看,“干什么去?”

    “砍树啊”赵大匠踢开挡路的箩筐,往松树林的方向走,“亏你还是秀才呢,十九娘的话是一点没记住啊”

    汤九跟在他后面,穿过两块田埂后,气喘吁吁道,“这个时候?”

    烈日曝晒,他不怕中暑?

    他仰头感受了下日头,突然往回跑。

    赵大匠听到脚步声回头,就看到汤九以扇遮阳跑去的背影,他大叫道,“好你个汤九郎,竟敢偷懒,信不信我跟十九娘告你的状。”

    汤九头也不回,直至跑回树下才摇着扇子回,“随你!”

    他宁愿挨骂也不想顶着日头干活。

    赵大匠恨得咬牙,觉得汤九笃定他不敢告状才有恃无恐,不禁大骂,“天打雷劈的,十九娘好心收留你们,安排点活你竟推三阻四,呸!”

    上气不接下气的汤九并不恼,“活着才能为十九娘效力,赵大匠,我劝你先回来,等晚点再进山,否则热得中了暑就遭了”

    “胡说八道!”赵大匠冷哼,“你当我像你弱不禁风呢。”

    说完掉头就走。

    他又不是大夏天没砍过树,哪回中暑了?

    哼哼哧哧的穿过田埂,村道,越过艾草丛,站在进山的小路上时,渐渐喘不过气来,心也咚咚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