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240-2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240-250(第19/27页)

责谁了。

    梨花觉得有理,“就按隋婶说得办。”

    赵广安瞪隋氏,反驳道,“如果有那懦弱的为避战杀了下令的怎么办?”

    “杀自己人的肯定不能留啊。”

    “他杀人时没人看见怎么办?”

    没证据就棘手了,隋氏摇摇头,答不上来了。

    梨花洗了手落座,沉思道,“待会问问罗大,他或许有应对的法子。”

    罗大操练村民去了,梨花出门时遇到他回来,将饭前的讨论说与他听。

    他笑起来,“十九娘可想打仗?”

    梨花回,“不想。”

    “既如此,三东家的担忧不会发生。”

    国主不好战,那打仗要么是有必胜的把握,要么是敌军压境,众人走投无路只能迎战。

    无论哪种情况,大家的武器都不会对准自己人。

    第249章 249开水路不开

    人心复杂,但有时格外简单。

    梨花救了大家的命,只要她活着,大家就会永远效忠她。

    就说那日围杀嗜血者,明知可能不敌对方而受伤,可梨花下令后,大家不由分说的拿起武器往草堆里涌。

    不惊慌,不抱怨,不退缩,坚定的站在各自的位置,视死如归。

    就这豁出命的架势,做鬼都不会背弃梨花的。

    见父女两仍一知半解,罗大迈着阔步走了,边走边高声说,“离了十九娘,谁会把我们当人呢?”

    生逢乱世,飘零无依,是梨花给了他们家啊?

    旭日东升,金光铺满天际,走到古井的罗大忍不住眺向故土方向,染笑的嘴角蓦地压了下来,问井边打水的村民,“二东家走了多久了?”

    攥着绳子往上拉水桶的村民愣了愣,正要回答,却见罗大兀自摇着头走了。

    待他拎水桶回家时遇到练完拳回来的闻五和罗四,不由得问道,“云州是不是出事了?刚刚你兄长问起二当家来着”

    罗四和闻五面面相觑,大步往梨花家走,“我问问。”

    知道罗四是云州的,村民朝两人背影喊,“有事记得和我们说啊”

    都是乱世里的可怜人,如果能帮他们和家人团聚,他们绝不推诿。

    梨花抱了柴火熬米浆,刚点燃柴,闻五和罗四就匆匆跑进。

    老槐树随风摇曳,夏蝉长鸣不已。

    闻五先问,“云州来消息了?”

    梨花把柴丢进石头堆砌的灶里,摇头道,“没。”

    闻五皱了皱眉,“可要派些人手去接应二东家他们?”

    梨花朝灶里吹了吹,抓起一把干枯的藤蔓塞进去,抬头奇怪的望着两人。

    闻五道,“既云州后,益州也开始培养嗜血者,我们势微,如果能多笼络些人手,也有和益州抗衡的力量。”

    这个道理,是他最近领悟到的。

    积蓄力量,除了抓获俘虏就是招揽人才了。

    二东家之行,至关重要。

    梨花没反驳他的话,而是说,“我二伯走南闯北经验丰富,云州之行不会出岔子的,但你们想出去瞧瞧的话不是不行”

    她指向西边方向,“梁州众部落盘踞,总有几个不想陷入混战里的,你们想法子见一见他们的首领”

    “然后呢?”闻五问。

    梨花说,“卖些鱼腥草和艾草给他们。”

    举族迁徙不是件容易事,先卖那些部落个好,他日遇到难事便会先来投奔她。

    闻五抹了把脸上的汗,取下腰间装水的水囊,仰头咕哝咕哝喝了几口,爽朗道,“什么时候出发?”

    梨花看向不远处的筲箕,温声道,“药丸晒干了就走。”

    艾草和鱼腥草是最常见的草药,村里村外都种着有,因此卖些给梁州也没什么。

    但药丸就不同了。

    闻五说,“药丸也卖吗?”

    “不卖,你们带路上以备不时之需。”

    柴啪啪啪烧起来,梨花用木棍挑了挑,顿时溅起无数火星子,看得闻五心头一跳,几步上前就要挤开她,梨花伸手挡住,“趁这几天去山里转转,多猎些野物回来给大家改善伙食,否则等你们一走,大家又要许久不进山了”

    闻五左右看了看,“隋婶呢?”

    “给伤患送粮去了。”梨花顺手将木棍扔进火堆,睁着被染红的双眸说,“梁州势力盘根错节,我让铁牛叔和你们一起去。”

    赵铁牛回山里了,不知哪日会过来,闻五问,“十九娘可与他说了?”

    “没呢。”见灶里的柴火烧得旺,梨花往后挪了下凳子,捡起地上的扇子为自己扇风,“晚点我欲跟阿耶回去趟,你也一起吧。”

    闻五也很久没回去过了,想到山里人的热情,他点了点头,“好。”

    “那傍晚咱就走。”

    制药丸要的米浆多,梨花整整熬了半天的米浆,皮肤被火烤得红红的,额前的头发就没干爽过。

    午休过后,她去田间看庄

    稼的情况。

    日头毒辣,庄稼焉哒哒的卷叶儿,鸭子躲在树荫下轻琢着水里的草。

    蝉鸣聒噪,却也寂静。

    梨花戴个茅草编织的帽子,驾轻就熟的穿过田埂走向河边。

    那儿赵大匠正握着把生锈的锯子锯木头,汤九高坐在堆砌的木头上,手里的扇子摇得像山鸡被逮时那对扑腾的翅膀,呼呼呼的。

    “前天沉的舟没捞起来呢又开始折腾,不累吗?”

    “有脸说呢,要不是你乱动,那只舟会沉吗?”

    “我不乱动连我也一起沉了!”汤九撬起二郎腿,幽幽道,“竹筏竹筏沉了,木舟木舟沉了,赵老大,你老实说,你以前不是匠人吧!”

    “放你娘的狗屁!”赵大匠歪头,侧脸甩出几滴汗来,怒瞪着汤九道,“要不是你唧唧歪歪,老子的竹筏会沉?”

    汤九呵笑一声,手里的扇子慢了下来,“我都说了等我画好图纸再说,你偏不听”

    赵大匠冷笑,“就你那磨磨唧唧的速度,图纸画出来估计都年底去了。”

    西南的冬天不似北边大雪纷飞,却也能冻死个人,他才不想迎着寒风在河边形单影只的干活呢。

    看汤九悠闲地摇扇,愈发没个好气,“还不快来帮我。”

    “你说我一读书人,双手不写诗作画竟拿来锯木头”汤九长叹,无奈的把扇子别在后背,跳下地走了过去。

    余光瞥到边上有个人影,定睛一瞧,懒散的背顿时绷直了,“十九娘怎么来了?”

    “闻五说造船没进展,我来瞧瞧”

    赵大匠大汗淋漓,见梨花仔细盯着地上的木头,紧张得汗落如雨,“都都是些木头。”

    梨花不懂造船的工艺,只问,“竹筏怎么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