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110-120(第7/30页)
胤禩没好气道:“你还笑,我都替你捏把汗,你还笑呵呵呢”
说着自己也笑了起来,他在这里不能多耽搁,就对弘晖和讷尔苏道:“你们快带着他去我院子里换洗一下,”又吩咐余泰道:“你给讷尔苏找一套爷的新衣裳换上,德亨和弘晖的”
德亨笑道:“我在老宅带了换洗衣裳和鞋袜,我和弘晖换上就行了。”
胤禩拿手指头点着他,摇头失笑道:“就知道你是有备而来,行,既然都有,那就快去换,余泰你亲眼看着,这三个要不收拾的香喷喷的,不许进爷的花厅。”
余泰忙点头应下,这回是再也不先离开了,不错眼盯着德亨三个换下臭衣裳鞋袜,浑身上下熏的香喷喷的,才带去胤禩和众位阿哥那里。
至于苏尔特,谁会在意一个奴才呢?
从八贝勒府离开的时候,德亨特地叫住了回隔壁自己家的玛尔珲。
德亨当着众人的面对玛尔珲笑道:“郡王爷,那个奴才虽然污蔑了我,但我在你们王府内地纵马却是真的,对不住啊郡王爷。郡王爷不会怪罪我吧?”
玛尔珲不以为意,笑道:“少年意气最是难得,那背街虽是我们王府的内街,但也是德公爷旧府后街,真正算来也不算是我们王府的,国公爷在自家街上纵马,又有什么错呢?”
德亨哈哈大笑,对玛尔珲道:“郡王爷真是妙人儿,咱们做了这么多年邻居,居然没有和郡王爷结交过,真是憾事。”
玛尔珲也笑吟吟道:“以后有的是机会,不急这一时半刻的。”
德亨:“我倒觉着,这样的机会不多了。”
扔下这么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德亨和众位皇阿哥们告别,离开了。
今日的事情,明面上就算是这么过了。
德亨暗道,再等上一年,等到了今年冬天,他就不用怕这个太子了。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终结。
第二日,德亨就收到消息,说是范三拔烧了一晚上,第二天醒来,他就疯了。
康熙帝得知之后,派了好几拨御医去范三拔家里给他医治。
御医诊治之后,都摇头叹息,得出了“确为疯病”的诊断。
康熙帝无法,只好让范三拔回山西老家养病。
内务府的差事也没交给范三拔的儿子范毓馪,而是交给了范毓芳。
范毓芳成了范氏新的家主。
范毓馪则是退守承德,成了承德织造局的主事。
范三拔离京这一日,德亨特地去送他。
在城郊十里亭,范清洪和范清注兄弟两个给德亨磕头谢恩。
那日凶险,他们回家之后,家里的大人已经给他们分析过了。
他们是奴才。
当日在夹道里时候,若是他们冒然冲出去救人,德亨和弘晖都会没事,他们兄弟两个一定会难逃厄运。
就算最后保下性命来,苦难也已经遭受了,也无事于补了。
对德亨扇范清注的那一巴掌,范清注很感激。
若不是这一巴掌,十来岁的冲动少年,大喊大叫下还不知道会干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来。
此次来京,他们也见识过了,经历过了,是该回家好好攻读,陪侍祖父养病同时,也会慢慢学着打理家中的生意,为以后做打算了。
德亨入了范三拔的马车,对上的是一双清明的眼睛。
德亨一愣,继而笑道:“范公。”
【作者有话说】
这一节,算是写完了
第 113 章
正月十五元宵节前一天, 德亨去他位于正白旗的那个蒙古佐领小校场内去检阅旗丁们的操练。
倒不是德亨专挑这一天去,而是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八旗每个佐领内的旗丁都要到各自专有的小校场, 在佐领的带领下进行操练。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为了大家好好过节,德亨将这一天的操练改为了十四,另外还有一个中秋节。
一年当中, 除了这两天,其他日子的初一和十五,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都是雷打不动。
德亨的这个蒙古佐领内,以蒙古人居多,战力自然是有的,但于内务经营上,就有些欠缺了。
应该说是很艰难。
德亨刚接手这个佐领的时候, 阿玛叶勤都不愿意让他来看一看, 怕他在正白旗境内遭遇了什么意外,之后用人也都尽量避开这个佐领的人, 就怕有人心还在旧主那里,给德亨使坏。
德亨虽然将这个佐领给闲置了,但这个佐领内的事务,却是已经交接到他的手上了。
德亨刚接手这个佐领处理的第一件事,就是债务问题。
具体来说,是他手底下的一个旗丁, 为了生活债台高筑, 还不上就拆东墙补西墙, 最后将祖上传下来的旗地分别抵给了三个债主。
一地抵三主, 就跟将一个大姑娘同时嫁了三个婆家,收了三份高额聘礼一般。
这个旗丁真是个人才。
地就一块,居然有了三个债主,那还得了,这三个债主相争不下,一下子将这个旗丁告到了德亨这里。
您是旗主,您看这事儿怎么解决吧。
事儿简单又明白,除了那块旗地的归属问题,并不存在其他争议,就连旗丁本人也承认,他是为了维持自家生活,不得已才做出如此事情。
在德亨面前态度也很端正,甘愿认罚。
德亨还能怎么办,只好自己掏腰包将这个旗丁的债给还了,旗地,仍旧归那个旗丁所有。
这个佐领内,类似与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这些旗丁都是职业军人,若是生活上没有保障,他们又没有其他的盈利技能,可不就只能坑蒙拐骗的过一天是一天了吗?
对坑蒙拐骗的门道,佐领巴音是个中好手,也怪不得他手底下的旗丁们,都有样学样呢。
但这都是德亨接手这个佐领之前了。
在德亨接手这个佐领之后,先是问过所有人的意见,确定大家都无力且无意经营自己手里的旗地之后,他就将这个佐领内的所有旗地都集中起来,做了统一规划,雇佣周围无地民人耕种。
该置换的置换,该通渠的通渠,该种粮的种粮,该种经济作物的种经济作物
然后这些出地的旗丁每年从德亨这里领粮领布等日常生活供需。发财是不可能的,但保证一家老小饿不死过年过节有结余是可以的。
加之在国公府当差,以及跟着德亨、叶勤、纳喇氏出门做事的,都有不同程度的奖金可拿,这个以前穷的叮当响的蒙古佐领,也是一年富似一年了。
固然还是时不时的有债主上门找德亨讨债,但德亨应对这样的情况是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一开始衍潢和弘晖等都十分不悦,要替德亨解决了这个顽疾,但被德亨拒绝了,因为他发现,通过解决这些债务,他能直面京城最底层一些人,通过他们,他能切实了解到这个时代的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