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90-194(第8/9页)
连坐起来都困难,这样子自是无法面圣。
“没有其他办法让人清醒?”韦期问。
大夫回道:“只能等两日。”
皇帝可等不得两日,韦期立即让靖卫去请太医过来。
太医诊治后,结论和大夫一样,想要人清醒没有办法,只能好吃好喝养着,过个两日人就能够清醒。
韦期无法,也不能带着这样的高明进去见皇帝,只能自己再跑进宫一趟请罪。
皇帝早上撒了一次火,听到韦期奏禀没有大怒,却也命韦期尽快将人弄醒带来-
高明进在昏迷着,皇帝已经下令命靖卫司逮捕认罪血书上提到的官员,进行审问。
认罪书上除了高明进之前认罪的景和六年庆西案和郭坚招供七件大案,还有其他案子,涉及有太子的人也有衡王的人,郭家的人自不必说。
两日后高明进在大夫行针之时缓缓醒过来,意识清醒。大夫收针后,他撑着身体想要坐起来,发现浑身无力,双手更是使不上力道。一名靖卫上前将人拎起来。
“陛下要见你。”高晖站在牢门处道。
高明进愣神一阵好似才意识归位一般,勉力坐正身子,说道:“给为父端些吃的来。”
高晖瞧他现在身体和精神状况不佳,这两日昏迷也的确没有吃什么,只是灌了些汤药。吃了东西或许状态能够好些,不至于在陛下面前失仪。他便吩咐靖卫去端些吃的过来。
高明进的右腕那日过劳受损,使不上力道,
拿筷子不灵活。左手又全是伤口,被布带层层包裹也不方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吃了顿饭-
高明进被两名靖卫搀扶走上殿阶来到殿前,俞慎思手中拿着奏折从殿中出来,二人在殿前碰面,双双伫足。
高明进经过简单收拾,身上的囚衣也换了身新的,鬓发整齐,面容干净。但整个人比当年在江原时消瘦许多,眸光黯淡,没有昔日光彩,一副病态。也许是身体太虚弱,靖卫连镣铐枷锁都没有加,双手腕却都缠着布带,左手更是包裹严实。
那日写认罪血书的事俞慎思听高晖详细说了,那封血书皇帝也让他瞧过,一言一字写尽他犯下的罪,一词一句却又如泣如诉道尽悔恨,渗透着剜心之痛。
真不愧是饱读诗书的状元郎,认罪书都能够写得如此令人动容。只是对方太会伪装,这份万言认罪血书到底是真知罪悔过,还是最后用来博皇帝同情减罪,真说不准。
“高大人。”虽然心中对此人厌恶至极,俞慎思还是微微欠身唤了声。
高明进盯着俞慎思看了几息,在他看来,俞慎思比去年离开忝州时稍稍沉稳些,少了年少时的蓬勃朝气。这个儿子幼时呆头呆脑,他本以为长大后会是个木讷的傻孩子,没想到被他兄姐养成机灵调皮爱玩闹的性子,还将他教成了大盛第一个三元及第状元郎。
若非是那双和他母亲一模一样的眼睛,他必要怀疑面前之人是不是自己的那个孩子。
“俞员外。”高明进却勾起唇角笑了下。
俞慎思再次稍稍欠身,朝旁边让了一步。这时内侍出来传话:“陛下宣见。”
看着靖卫将高明进带进大殿,俞慎思准备转身离开,却见到殿内的官员都退了出来。众人瞧见俞慎思在,全都异样的目光望着他。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他与高明进的关系如今满朝皆知,这一年私下传言高明进杀妻弃子,如今高明进认此罪,一切成真。其中有两位官员曾和俞慎思在翰林院共事过,对他熟悉些。现在回想起这几年的事,也明白了当年他的那些言行,觉得恍如一梦。
俞慎思笑着冲众人点头,再次回头望了眼内侍关上的殿门,转身离开。
殿前众人面面相觑,有胆大的直接拉着身边的人小声嘀咕二人之事-
大殿内,高明进抬眼望向御座上之人,回想起当年自己金榜题名进殿拜见的情形,犹似昨日。他一如当年俯身行君臣大礼。
皇帝此时也回想起当年第一次召见高明进的场景,一身状元郎冠服,满面从容自信,意气风发。与此刻的憔悴沧桑全然两副模样。
那份认罪血书,这两日他读了几遍,胸中的怒气一直积压。他将户部交给高明进,却滋长了高明进贪墨之心。
君臣近二十年,高明进知晓皇帝现在的怒气,也清楚皇帝的怒气不是见到认罪书才生。他再次俯身请罪伏诛,“罪臣乞请陛下赐死。”
“你的确该杀!”皇帝开口怒斥,想到认罪书上一条条罪状,皇帝怒不可遏,“高明进,你答朕,何为臣职?”
这是当年高明进金榜题名时,皇帝问他的话,时隔多年,如今皇帝再次问。
高明进沉默两息,答案一如当年:“为臣之职:辅弼社稷,安民兴邦。”
“而你高明进身在朝堂多年,以权谋私,侵吞国帑,受贿贪墨,草菅人命!”皇帝拍着面前御案上的认罪书斥责。“朕观你所为,甚为心痛!”
高明进缄默未言,却因为情绪涌动,忍不住咳了两声,他忙为失仪请罪,然后回话:“罪臣未尽臣职,悔之已晚,有负圣恩,罪该万死。”
这一举动却冲断了皇帝的怒气,注意到他手上的伤和面前以血和墨写下的万言认罪书。
身为臣子,他高明进这些年的确为充盈国库用尽方法,从盐铁税、关税改革到献计查抄贪腐;从对外贸易到清田纳税之策提出,每一项都利于朝廷和大盛之举。清田纳税之策,更是变革历朝历代的纳税之法,短短几年成效已显而易见。当年离京之前亦是为筹东南军饷献策献计。
然,也正是这样的臣子,十数年间贪墨二百余万两。
认罪书字字哀痛,字里行间尽是悔恨。所贪之财未用于奢靡,这几年将所贪之财用于赈济行善,确有悔过之举。可他亦是拿着朝廷的银子,拿着本该用于百姓的银子行善,此善非善,亦是恶。
皇帝沉默须臾,情绪复杂地道:“高明进,你本栋梁之才,奈何堕入贪途。昔日之功难掩今日之罪。你的功,朕记得;你的罪,朕不姑息。”
高明进眼中含泪,哽咽道:“臣之罪,国法情理皆难容,臣只愿以己之死警醒后世,令后世以臣为鉴,以正大盛官风。”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卷纸,颤抖着双手高举奉上,“这是罪臣在诏狱之中写下如今我大盛官僚之弊,以及变革之策,乞请陛下御览,若于朝廷有益,亦是赎臣罪之万一。”
侍候的阎公公瞧了眼皇帝的脸色后,快步上前接过呈上去。
皇帝展开纸细看,有一部分想法与当下吏部正在商议的官吏考核制度有相通之处。皇帝不得不承认,高明进之策的确更加完善和严谨。
他抬眼望向高明进,高明进掩口压着咳嗽声,面色惨白,身子摇摇欲倒。
皇帝放下纸,对此未着一言,命靖卫将人带下去-
高明进献策之事,俞家从小道听闻,俞纶朝堂中的几个孩子望一圈,担忧地问:“陛下会不会因为此赦免他?”
俞慎思笑着摇头,宽慰道:“爹多虑了。新策已令他得罪整个朝堂,早就有人想扳倒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