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20-130(第14/19页)
展。因为上次他给耿越的提醒,现在皇帝也朝官员的身上怀疑。
他再次提起此事,询问俞慎言三人,“这背后之人会不会是高大人?”如果真的是高明进,这个举动也够疯狂的。
三人相觑,俞慎言想到高明进上次要挟沈老板帮他洗钱,说道:“倒是可能,他想洗干净银子,也许就是想拿干净的钱明着去做这种事。”
俞慎微和李帧亦点头认同。
“不知他到底贪了多少,这些东西都在何处。”
“二哥将陆青石他们安排进高府,那么多天没有查到任何线索。我估摸着所贪之财亦不会在临水县老家。”
据沈老板所言,高明进的那五十万两银子最后退回安州。他派人盯着,想看看这笔钱去向,查出更多的证据。奈何对方十分狡猾,他们还是被蒙了,那五十万两被无声无息调包,留下一堆装着杂物的箱子。
“狡兔三窟,没那么容易。”李帧道,“我已派人盯着高旷,也请小叔留意临水县高家。高大人再精明,事情也不能亲力亲为,总要下面的人去做。高家的人中高旷沉稳机警,高大人有什么隐秘之事,十之八-九会交给他去办。”
“你什么时候派人盯着的?”俞慎言好奇地问,竟没听李帧提过。
“上个月高旷入京。还有高晗,不过高晗带着高昀去排云书院,想来二人是读书为重。我让安州书肆那边盯着。”
俞慎思亦是诧异,竟不知道李帧背地里做了这些安排。
难怪每次一旦有风吹草动,他消息那么灵通,郭家宅内的消息他都能及时探知。甚至朝廷上有些消息,他都能够第一时间知晓。
“姐夫安排不少眼线啊!什么时候开始放眼线的?”
既然被这小子看出来,李帧也不瞒着他们兄弟,与妻子相视一眼,回道:“去年进京。”
“大姐早知道了?”
“我是在小言成亲后才知晓。”俞慎微道。
俞慎思翻李帧一眼,朝他的脚踝不轻不重踢一下,不满地责怪:“你瞒着我和大哥就罢了,还瞒我大姐那么久。大姐,回家后你好好盘问盘问,说不定姐夫还瞒着你其他事呢!”
俞慎微笑了笑,显然对自己的丈夫很信任。
李帧敲了下他脑袋教训:“别挑拨我和你大姐感情,小心我让书肆不给白姑娘印故事书。”
俞慎思不受
威胁,“那姐夫也小心我让久儿天天到你面前闹着要看故事书,他可要到调皮捣蛋的年纪了。”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拌嘴,倒是一扫沉闷,马车内的气氛也轻松欢快些-
马车进城后,他们直接回俞宅,与高明进的马车分道而驰。
俞慎言的手虽然及时冷敷,伤得还是不轻,表皮暗红起了水泡,涂抹了膏药,用布带缠着。
伤在右手,握笔自是有些不便,为免御前有失,便告了假。
皇帝数日未见俞慎言,这日批阅奏本,正是关于西北之事,想到了他,心下好奇随口问了句。
俞慎思回禀道:“臣之兄长,右手被高侍郎误伤,不便提笔。”
皇帝顿了下,瞧着少年面色平静,没有怨怼之气,但是这言辞却明明是不满,甚至有告状的意味。
第128章 第 128 章
不仅皇帝听出来, 就连旁边翰林院同僚和内侍们也都听出来。
除了皇帝近侍的公公知道高俞姑侄关系不融洽,其他人看来他们的关系还算和睦。高侍郎长子大婚,兄弟二人全都去了, 与侍郎长子关系亲厚。
这忽然隐晦地“告御状”有点不和谐。
皇帝知晓高俞姑侄貌合神离,这个臣子又少年意气,也起了兴趣, 放下奏本问下去:“如何受伤?伤势如何?”
俞慎思并非想这么点小事在御前提及, 只是不一点点让皇帝和同僚以及朝臣们知晓他们俞家和高明进面合心离, 今后高明进的事情败露, 俞家作为妻族,他和俞慎言又与高明进同在朝, 难保不会受连累。
公事上他可以支持高明进,私下他们关系必须不和睦。这不和睦还得是高明进的原因。
他恭敬回道:“多谢陛下关心垂问, 只是烫伤,已无大碍。”
恰时,内侍进来禀报, 户部高侍郎觐见。
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高明进在殿门前驱散身上的寒气后进殿。
年底,各部繁忙,今年的户部尤甚。高明进一□□皇帝的御书房过来几趟。
皇帝没有先问公务之事,既然这个少年臣子都当面“告御状”了, 他总要过问几句, 权当听个饶舌放松下。
高明进闻言还着实有点错愕,事情过去几日了,没想到这么点小事皇帝会听闻且询问。
他未有否认, 态度诚恳,“是臣之过, 一时疏忽所致。”
又详细回禀:“臣当日瞧俞修撰吹风受冷,便给俞修撰倒了杯热茶。关心则乱,未考虑车马不稳。俞修撰亦是规矩守礼,念及臣乃长辈,怕失礼茶烫亦未有言明。事后臣已差人送了些伤药补品过去,也将车夫训斥一番。”
俞慎思心里狠狠翻了个白眼,明明是拿着身份压俞慎言,逼他接,到你口中却把话说得那么好听。
皇帝瞥见旁边立着的少年臣子垂着眉眼,嘴角抿着,像是受了气不敢发,显然事情比高明进说得复杂。
家务事最难断。
高明进如此说,皇帝便顺着他话道:“你们姑侄长慈幼孝,小小误会便罢了。”
他们一点都慈孝不了。
皇帝这么说,俞慎思识趣地应声:“是。”
却也不想这么就算了,禀道:“臣听兄长所言,高侍郎当日提到对西北之策有新的想法,因为受伤没有来得及请教。程总督的凑本是西北之困境,不知高侍郎的良方是否能解西北之困。”
皇帝也正为面前程远岱提到西北之事忧心,高明进有新的想法,面露几分喜色,让高明进说来。
殿内侍候的人也都竖着耳朵,想听听这位户部侍郎有什么高见。
此人在户部这么多年提出不少策令,每一策都于国于朝廷大有裨益。
俞慎思也想看看,高明进当日和俞慎言所言的那些话是否敢和皇帝说。
他若是敢说,他还真信他良心未泯,想让俞慎言献策进言。
他期待地看着高明进。
高明进亦朝他瞥一眼,当然知道他的心思。
他回禀道:“臣欲与俞修撰商议,西北分化后,在经济管控的基础上,是否可以拆除防御,将关口或围城改建为商镇,增加互市。既能加强对西北各地的治理,又能促进两地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西北稳定和安全。”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自然不是现在能在西北实行的。
皇帝闻言便颔首,“是个不错的法子。”
俞慎思心中冷笑,果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