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姑小王妃: 70-75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道姑小王妃》 70-75(第1/15页)

    第71章

    午时, 紫宸宫正殿。

    文宣帝尚未回来,四下一片阒寂。

    司马璟负手立于殿中,视线缓缓扫过这座并不陌生的殿宇。

    齐整的地面铺着金砖, 光可鉴人,正中摆放着一张紫檀木宝座,椅背上镶嵌着整块和田暖玉,雕刻着五爪金龙的纹样, 扶手处缠着两条金龙,龙尾垂落之处挂着青玉穗子。

    宝座两侧立着两架多宝阁,其实陈列着各种玉石摆件、琉璃沉香,琳琅满目,富丽堂皇。

    与记忆中的紫宸宫相比,并无多少改变。

    只是那把宝座的主人,由他的父皇变成了他的兄长。

    彼时他年纪小, 尚不知这把宝座只能由皇帝坐。

    父皇偏宠他,抱着他去坐,并问他喜不喜欢。

    他觉得太硬,硌得慌, 说不喜欢。

    父皇哈哈大笑。

    他不知父皇有什么好笑的, 只知这事后来传了出去,兄长也知道了。

    小孩子对情绪的感知很敏锐, 那段时间, 他明显察觉到兄长对他十分冷淡。

    他不懂。

    一把椅子而已, 坐一下怎么了?而且他都说了不喜欢。

    兄长为何要因此与他生气?

    直到他流落戎狄,才知这把宝座意味着什么。

    但他依旧觉得为这种事生气而荒谬。

    他们不是亲兄弟么。

    再后来,他才知道天家无父子,遑论兄与弟。

    “陛下驾到——”

    细长的嗓音自殿外响起, 打破了一殿静谧。

    司马璟的视线从那把宝座挪开,侧身朝外看去,便看见一袭朱色团龙纹锦袍的文宣帝。

    龙行虎步,红光满面,精神奕奕。

    只一眼,司马璟便敛眸,“拜见陛下,陛下万福。”

    “不必多礼,起吧。”

    文宣帝虚虚抬手,边往前道:“今日议政久了些,方才耽误了些时辰,叫你久等了。”

    说着,又拧眉斥责殿内太监:“一群不长眼的,都不知给王爷抬把椅子?”

    殿内侍立的太监们一个个如惊弓之鸟,连忙跪下叩首:“陛下恕罪。”

    司马璟冷眼瞧着,实在不耐这装模作样的戏码。

    他撩起眼皮,看向文宣帝:“不知陛下忽然召见微臣,所为何事?”

    文宣帝看着眼前的弟弟。

    不知他在戎狄缺衣少食,如何竟生得比自己还高出一截。

    文宣帝不喜这种仰头与人说话的感觉,遂拾级而上,坐上那把紫檀木的雕龙宝座。

    “也没什么事。”

    文宣帝道:“只是想着一整个年节都未曾见过你们夫妻,便召你们入宫用顿便饭。”

    稍顿,他看向站在殿中的那抹深青色身影:“怎的不见弟妹?”

    司马璟道:“她昨夜赏灯着了风寒,怕过了病气,便没叫她来。”

    文宣帝知道这是托辞,却也不免多看了司马璟一眼。

    没想到母后乱点鸳鸯谱,竟真给他点了个可心之人。

    “陛下若有吩咐,还请直说。”

    司马璟淡淡说着,黑眸平静望向前方:“若只是用膳,微臣近日胃口不佳,恐扫了陛下的兴致,恕不奉陪。”

    文宣帝:“……”

    搭在膝头的手无声攥紧,他沉沉吐了口气,而后扫过身旁的宫人:“都退下。”

    宫人们眼观鼻鼻观心,游魂般无声无息地退下。

    偌大的紫宸宫内很快就剩下兄弟二人。

    一上一下,明明距离不算太远,却仿佛隔着千山万壑,遥遥对峙。

    “你不必这般夹枪带棒的说话。”

    文宣帝看着他:“朕今日召你与王妃入宫,是真心想与你们一块儿用顿膳,顺便聊聊你日后的打算。”

    司马璟眼皮微动,沉默地看着上座之人。

    文宣帝也看着他,看着这个从一出生就备受关注与宠爱,哪怕从戎狄走了一遭回来依旧俊美无俦,堪称司马氏姿容风采最为出众的弟弟。

    耳畔好似又响起今日新岁开朝,一向严苛清正的御史主动上表,请求朝廷表彰景王妃爱民如子、舍身救人的事迹,而后老王叔肃国公也站出来了,将景王妃大夸特夸一番,顺势提出,“景王归朝已有七年,如今克妻谣言不攻自破,又得贤妻持家相助,若依旧赋闲在家,未免可惜。遥想当年,先帝一众子嗣当中,景王颖悟绝伦,心性纯良……”

    肃国公这般一说,顿时有不少官员附和——

    一部分是先帝朝的老臣,一部分是谏臣、直臣,还有两人是文宣帝提拔的心腹。

    像肃国公这等老臣的态度,文宣帝倒是了解。

    那些老东西一直介怀他登位之后残杀先帝子嗣,私底下怕是没少骂他心狠手辣,无情无义。

    至于那些谏臣、直臣,文宣帝也能理解,毕竟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景王年纪轻轻,又是个拿着朝廷丰厚食邑俸禄的王爷,的确也该出来为社稷做点贡献。

    倒是那两位心腹臣子也出来替司马璟说话,文宣帝面上不显,心头针扎般不悦。

    散朝后,单独留下那两人问话。

    二人不慌不忙,有理有据:“如今百姓们对景王妃一片赞誉,更有不少百姓跑去景王府磕头膜拜,一改从前那等避如蛇蝎的态度,只将景王府视作神仙宝地。肃国公既提出让景王入朝为官,委以职任,陛下此时若拒绝,不免会叫人以为陛下擅专太过,嫉贤妒能。”

    先帝子嗣凋敝,朝野内外对此早有风言风语。

    哪怕那些手足,的确是文宣帝与赵太后一一铲除,可对于君主而言,大多还是想在史书上少留污点,多留贤名。

    文宣帝也不例外。

    如今江山稳固,又无后嗣之忧,那些可能抢他皇位的异母兄弟已经被他除尽,唯一的亲兄弟司马璟消沉多年,如今无权无势,废人一个,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谅他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他如今要做的,便是好好守住这江山,当个贤君能主,流芳百世——

    给司马璟一个官职,也不是不成。

    再怎么说,他也是他的亲手足。

    “既然阿璟不想与朕一道用膳,朕也不勉强。”

    文宣帝眸光轻敛,从从容容将今日朝会上臣子们的谏言说了,末了,他道:“朕晚些会让皇后下懿旨,好好嘉奖景王妃的仁善之举。至于你……”

    文宣帝狭眸轻眯:“从前你意志消沉,闭门不出,朕体谅你过去遭遇,也不强求你入仕劳碌。但肃王叔说得不错,你天资聪颖又年纪轻轻,不该心如槁木、蹉跎年华。如今朕有意给你一官半职,叫你为我们司马氏的江山也出份力气,你可愿意?”

    弯弯绕绕半天,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