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姑小王妃: 70-75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道姑小王妃》 70-75(第2/15页)

是为了这事。

    司马璟没答,而是静静看向那宝座上的男人。

    都说伴君如伴虎,他虽厌司马稷,此时又不得不去揣测他的心思。

    烦。

    烦透了。

    垂在腿侧的手指不经意碰到了腰间悬挂的那串五彩长命缕,细细丝线划过指尖,却又似乎牵缠住了他的心。

    良久,他终是开口,“陛下厚爱,微臣……”

    殿外陡然又响起一道嘹亮通禀:“太后驾到——”

    霎时间,殿内静可闻针。

    文宣帝面色骤然沉下。

    司马璟蹙起眉。

    一袭檀色松鹤纹长袍的赵太后在大宫女的搀扶下,缓步入内。

    文宣帝和司马璟一道行礼:“拜见母后。”

    赵太后的视线在兄弟俩之间扫过,见两人都好好的,方才定了心:“都起来吧。”

    二人起身,赵太后与文宣帝笑道:“哀家听闻皇帝召了景王入宫,想着这会儿正是用膳的时辰,便赶来与你们一道用膳,陛下可莫怪哀家打扰你们兄弟叙话。”

    文宣帝:“母后这话折煞儿子了。”

    赵太后笑笑,又看向身旁的大宫女:“去吧,让御膳房送膳。”

    大宫女很快退下,赵太后看了眼青袍如玉的小儿子,半月不见,他周身阴郁之气淡了不少,想来美人在怀夜夜笙歌,享受到这人间至乐,也褪了几分戾气,多了几分活人气。

    这是好事。

    赵太后心情不错地勾了勾嘴角,又朝文宣帝伸出手:“走吧,去暖阁坐。”

    看着太后递来的手,文宣帝微诧,很快上前扶住:“母后这边请。”

    二人一并往暖阁去,司马璟站在身后,看着母子俩锦绣华贵的身影,恍然想到从戎狄归朝的那一日——

    他站在大殿之下,看着高坐上座、锦袍加身的母亲和兄长。

    陌生疏离,格格不入。

    也是那一刻,他觉得他或许不该回来。

    那样对谁都好。

    “阿璟,还愣着作甚?快些坐下。”

    暖阁圆桌旁,赵太后招呼着司马璟,凤眸中难掩慈爱:“你兄长说冉冉染了风寒方才未能进宫,严重吗?待会儿哀家派个御医过去看看?”

    司马璟走到桌边,掀袍坐下:“不必,一点小风寒罢了。”

    这会儿她应当已经醒了?

    昨夜实是他不对,将人折腾狠了。估计醒来后,她定然又要拿那几个词颠来倒去地骂他。

    想到家中的小王妃,再看赵太后与文宣帝母慈子孝的寒暄,司马璟也莫名多了几分耐性。

    寒暄过后,终于步入正题。

    文宣帝再次问起司马璟入朝为官的意愿,赵太后也满是期待地看向他。

    司马璟沉吟片刻,起身挹礼:“臣领命。”

    文宣帝微怔,而后清俊的脸庞浮现一丝笑意:“好好好,朕有阿璟相助,定如虎添翼。”

    赵太后也是又惊又喜,只觉今年实在是个好年——

    最叫她牵挂的小儿子不但与王妃圆了房,如今还愿意入朝为官。

    成家又立业,当真是双喜临门,好事连连!

    她喜上眉梢,刚要好好鼓励一番,余光瞥过长子那并未抵达眼底的笑意,心念一转,也稍稍敛笑。

    只温声道:“你初次入朝,许多事还不懂,不宜贪多贪好,还是得历练一番才是。”

    说着,她又转向文宣帝:“陛下也莫要因着阿璟是你兄弟,一上来就给他委以重任,贪多嚼不烂,若耽误了社稷民生,反倒弄巧成拙了。”

    文宣帝怎听不出母后话中的小心平衡之意,舌尖发涩,却维持着笑意看向司马璟:“阿璟可有想去的衙门?”

    司马璟垂眸道:“兄长为君,弟为臣,何去何从全凭皇兄吩咐。”

    文宣帝闻言,难掩诧异。

    一年到头也听不到他喊自己几声皇兄,这会儿却是喊了。

    恰好殿外传来太监们的送膳声,文宣帝端起茶杯假意喝了一口,方才稍稍平复心口那一丝激荡,慢声道:“行,容朕考虑考虑。”

    新年的第一顿午膳,气氛虽比从前缓和些许,却仍是各怀鬼胎,勉强称得上平静客气。

    午膳用罢,司马璟告退。

    赵太后朝身侧大宫女使了个眼色,自个儿则是留在紫宸宫,与文宣帝单独叙话。

    “七年了,阿璟难得有了些活人气,愿意走出过去的事,开始新的生活,这是个极好的开端,也是咱们与他重修旧好的机会。”

    赵太后指尖轻抚着温润的茶盏:“你们终究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这份血脉羁绊,本就与旁人不同。更何况当年之事,追根究底,是咱们对不住他,欠了他太多。”

    她垂眸望着杯中浮沉的茶叶,声音里浸着难以掩饰的痛楚:“这些年,只要一想起你和他当年一同坠河的场景,哀家这颗心啊,就像被刀狠狠绞着,痛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提到坠河之事,文宣帝低垂的眼底掠过一抹晦色。

    他道:“母后放心,儿子会多照顾璟弟的。”

    赵太后红唇轻扯了下,美眸满是慈蔼地望着长子:“哀家知道,你从小就最是懂事孝顺,最叫哀家省心。”

    文宣帝不语。

    是真是假,他如今已分不清。

    但哪怕是哄他的假话,依旧能触动他的心。

    毕竟,这是他的亲生母亲。

    在生死关头,选择他的母亲。

    在宫变政斗中,铁血手腕助他登上皇位的母亲。

    更是他一直想得到她肯定的母亲。

    赵太后在紫宸宫坐了半盏茶的功夫,与文宣帝说了好一番掏心窝子的话,方才回了寿康宫。

    寿康宫内,被大宫女追上挽留的司马璟正盯着宫殿角落那一瓶梅花出神。

    听到殿外的脚步声,他方才侧眸看去。

    赵太后抬手示意他不必行礼,又屏退了殿内宫人,只留他单独说话。

    “这里没别人了。”

    赵太后看着对座丰神俊朗、容色昳丽的幼子,越看越是满意:“你若有属意的衙署,尽管开口,母亲一定尽量替你周全。”

    司马璟瞥过她绯红未褪的眼角,也猜到她方才在司马稷面前哭过了一通。

    大抵又是为他说好话。

    天家便是这般,母不母,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可悲又可笑。

    默了良久,他道:“母后既开口问了,那我也不瞒你。”

    “我属意西域都护府的大都护一职。”

    赵太后登时噎住。

    保养得当的美丽脸庞也闪过一抹惊愕:“这、这西域都护府远在千里之外,又是苦寒边境,风吹日晒,大漠茫茫,你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