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卷王的六零年代》 170-180(第3/14页)



    大队部厨房的地下室过去是江地主家放一些稻谷、腌菜之类东西的地方,现在大队部住着四个知青,一个仓库管理员,这个过去用来装食物的地下室就空出来了,这十几个人突然被人用麻绳捆着,关押到这样一个阴冷漆黑的地方,顿时惊惶了起来,在地下室不停地叫喊、哭泣,可江建军叫人把里面的木梯拿了上来,盖上了地下室的青石板后,又在上面压了个装满水的大水缸,就锁上厨房的门,又锁了后院的门,一道一道的上锁,最后看着大队部被砸坏的大铁锁,眉头皱出川字纹。

    这样的大铁锁,也就只有大队部的几个外大门有几把,没有大铁锁,他只好先拿了里面会议室的小锁先将门锁上,让该上工的人继续去上工,该挖河道的人继续去挖河道,他自己回家重新拿了把半大的锁来,给大队部重新上了道锁。

    那些知青一部分是下乡后,受到本地人欺负,并不适应乡下重体力劳作,一部分是全国串联一圈回家后,又下乡的年轻知青,这些在全国转了一圈,见识过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此时闹的轰轰烈烈的伟大事业,之后报着无比激动的热情下乡的知青,来到乡下,却发现乡下的生活与他们想象的截然不同。

    受不了乡下劳作苦楚的他们,正好遇到了五公山公社的王根生,别人不会说普通话,在吴城里待了几年的王根生却会说一口本地普通话,和这些激动的知青们一拍即合,这段时间他们可谓是战果斐然,之前压迫他们的大队干部们,被他们有一个来一个,全部被打倒,眼下正是热情高涨的时候。

    前些天他们又在五公山公社革委会的支持下,把五公山公社石涧大队的大队书记给拉走一顿批斗,一直批斗的小半个月。

    他们这次来临河大队,就是听说本地的劳改农场就是要通过临河大队的船,才能到,他们想去本地的劳改农场批斗一番,想必劳改农场内全都是需要批斗的罪犯,等把劳改农场彻底的批斗一番,最好是能夺取了本地劳改农场的权利,到时候欺负他们的本乡人,全都送到劳改农场里干活,天天批斗!

    他们会来临河大队找知青,就是想联合插队到临河大队下乡的知青们,问问他们临河大队有哪些欺负过他们的人,他们一个大队一个大队的串联,集中所有知青的力量,来对付本地中欺负知青的人。

    在看到临河大队有那么大一个豪华大宅子后,他们第一个想法就是,‘地!主!阶!级!’‘反!动!派’,打倒他们!

    哪晓得这次踢到了铁板,这不仅仅是人家的大队部,还是人家的粮仓,他们都还没来得及站在道德至高点上对人家进行审判,就被本地的村民们一顿爆锤,扔进了地窖。

    等他们被绑了手和脚,扔进地窖,听着上面被合上的青石板,和压在青石板上的东西,再听到走远的脚步和漆黑不见五指的地窖,这才感受到害怕与恐惧。

    但他们毕竟还太年轻,还没感受到这世界至暗的恐惧,加上这么多人都关在一起,人多自然胆子就壮,等周围没了声音,里面两个带头的青年,吩咐另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阿伟,你上去推推看,能不能把盖子推开。”

    毕竟是夏天,此时又是上午,地窖的青石板虽然盖的严实,可还是能从一丝缝隙中,看到外面些许的微光。

    被称作‘阿伟’的青年身高约有一米八往上,闻言想过去够青石板的盖子,可他手脚都被麻绳捆着,根本够不着,想在地窖里找找有没有什么能垫脚的东西。

    过去这个地窖里是摆满了各种缸和罐子的,后来斗地主,江地主家被打倒了后,所有能用的缸呀罐子的,都被人拿走了,现在里面光秃秃的,啥也没有。

    他们蹦跳着在里面摸索了一圈,在地上找到了几块碎陶片,用碎陶片的边沿去割手上的粗麻绳。

    麻绳本就结实,他们从上午一直割到下午,手都割破了好几处,麻绳愣是没磨断,一个个又饿又累的坐在地窖里面,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才有些怕了。

    “你们别担心,我们这么多人,他们还能把我们杀了不成?再说了,我们来这里,革委会的王主任可是知道的,我们要是回不去,王主任肯定会来找我们的!”之前喊‘阿伟’去顶青石板盖子的男生说。

    被他这么一说,剩下的人到底镇定了起来,等待那些人回来放他们出去。

    那腿脚快的小孩喊完江建军,很快就到了大石桥的养鸭场那找到许红桦,和许红桦说了有山匪在砸大队部大门抢粮食的事。

    许红桦脑子想的要多些,考虑到前些天许明月带回来的外面世界乱了的消息,他顿时心头一凛,对养鸭场的门卫说:“你们看好养鸭场,谁来都不给进。”

    就连忙带着许家村的人往大队部赶。

    走到距离大队部两三百米外正在挖的大河沟的时候,看到几个躲在河沟边沿贴着泥墙站着的几个专家,让许家村的人先去了,他到河沟旁,伸手过去拉他们:“你们别躲在这,你们快去前面的荷花丛中躲一下,藏在那里面没人能找到,我不叫你们,你们别出来!”

    第173章 第 173 章 临河大队虽圈了一千多……

    临河大队虽圈了一千多亩的河圩做良田, 可后来种植的莲藕面积依然不小,经过这几年的生长,再度郁郁葱葱起来, 人躲到荷花丛中,被层层叠叠的碧色莲叶遮挡着, 确实是什么都发现不了。

    几个专家腿软的有些爬不上岸, 他们不怕被殴打, 不怕被身体上的折磨,他们怕的是颠覆他们世界观的无穷无尽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

    站在太阳下的他们,是真的无法再回到黑暗。

    几个专家一个托着一个, 上面还有许红桦拉着,才将他们拉上了岸,一路跌跌撞撞的往荷叶丛中跑。

    荷叶杆子上有密密麻麻的软刺, 他们穿着夏季的衣服,露在外面的胳膊上、腿上全是被荷叶杆子上的软刺剌的一道道红痕, 又刺疼又麻养,他们躲在水深到他们胸口的荷叶下面, 望着不远处的深水区,陈卫民的妻子有一瞬间觉得,如果再要经受那样的侮辱, 她宁愿就这么走入这深水中, 再也不要出来。

    罗喻义他们几个外来的知青听不懂本地人的方言, 见他们一个个义愤填膺的拿着铁锹、扁担往大队部跑,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四个人茫茫然的相互对视着。

    叶甜早就干活干的累死了,一见有热闹看,马上把自己手中的木铲往地上一扔, 小队长都来不及说:“都干好自己的事,不许离开!”

    叶甜就拔腿跑了。

    她又听不懂那小队长叭叭的说什么?她才不要干活呢!

    可惜,还没跑到大队部,中途就又遇到了记工员,记工员见她晒红的脸红扑扑,精神奕奕的想去看热闹,将她训斥一番,让她回去干活,不然就扣她工分。

    记工员的话她虽听不懂,可他严肃着脸,手里拿着笔和本子,一副要扣她工分的架势,她还是能看懂的。

    可她实在不愿意干活,就悄悄的下了堤坝,到水边洗了脚,见到不远处荷花丛中鲜嫩的莲蓬,眼睛转了转,悄悄从竹排桥上过了河,去摘莲蓬吃。

    来到这里唯一的好处,就是夏日里可以摘些莲蓬和菱角可以当零嘴了。

    几个专家躲在荷叶丛深处,隔着层层叠叠的荷叶和荷叶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