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卷王的六零年代》 70-80(第13/19页)

职的状态,又回到了他们的岗位。

    这个时候,粮食就是命脉!

    其实这个时候,已经有非常多的有识之士,已经明白,公共食堂根本办不下去了。

    老百姓没粮食了啊!

    前面两年那么胡吃海塞,存粮都吃完了啊!

    解散公共大食堂已经是大势所趋。

    全国各个地方,都在报饿死人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向上提出解散大食堂。

    他们省,只是提前看到危机,解散了大食堂而已。

    几百万斤的粮食,让上面的几个大佬们暂时解除了每天开会时必要展开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产和救灾当中。

    几百万斤粮食看着多,但实际对于全省的大面积灾情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而在这种山穷水尽的时刻,几百万斤粮食的来源,他们也清楚了。

    这些已经不关许主任和许明月的事了。

    许主任又想搞幺蛾子了!

    他想在铺河口位置以外的河滩上,也套种上春红薯和大豆!

    他在临河大队,头上还有个大队书记掣肘他。

    在蒲河口农场,那完全就是他一个人的一言堂,他说怎么搞,就能怎么搞!

    他只和一个人商量了这事,就是许明月。

    铺河口农场因为要修建堤坝,要挖大水沟、要收冬小麦、要打谷、要春耕,现在整个铺河口农场已经有一千多人了,除了那不到三百人的民兵小队,其余全是他收的灾民。

    可灾民还是源源不断的往这边来,想要维持蒲河口的秩序,维持临河大队的秩序,保证他们的粮食不被灾民霍霍,不被灾民抢走,他就要尽可能的给灾民们一口饭吃,让他们饿不死,也没力气霍霍庄家,抢粮食。

    这也就需要更多的粮食。

    他算是知道了,蒲河口农场种出来的粮食,就是给上面的,他是留不住的,既然留不住,他就得另外想办法,他就看上了蒲河口农场外面那大片土地肥沃的河滩。

    以往就是有河滩当良田,他都没办法,没人啊!

    现在地也有,人也有,灾民多的是!

    他就想把那些露出来的河床、河滩,也都种上春红薯和大豆,这要真种出来,要多多少粮食,救多少人啊!

    看到那么多的河滩,那么多的灾民,在许主任眼里,那通通都是他往上升的政绩啊!

    他原本以为自己一辈子在大队长的位置上干到死,哪晓得人到中年,事业运上来了,挡都挡不住!

    他唯一担心的,就是马上就要来临的梅雨季,这让他有些不确定这事能不能搞。

    他就拉来了许明月,和许明月站在了蒲河口正在建的堤坝上,向下眺望那大片的河滩,问许明月:“我想把那边的河滩也都种上春红薯和大豆,你说能不能搞?”

    他目光灼灼的看着许明月,像个赌徒般咧嘴笑了起来:“你要说能搞,老子就干!”

    第78章 第 78 章 许主任的目光深入古井,……

    许主任的目光深入古井, 又带着些坦坦荡荡的匪气,就那么直勾勾的笑着看着许明月,看的许明月不禁笑了起来, 说:“还是二叔有魄力啊!”

    “这么说,能干?”许主任也笑了起来, 仿佛谈论一件很轻描淡写的事情。

    许明月点头:“看今年这天气情况, 我看能。”

    许主任立刻仰头哈哈笑了起来, 伸手在许明月肩膀上用力一拍,脸上的神色严肃又认真:“我也觉得能!”

    他当然不是胡乱想的,实际上今年一直不下雨, 他老早就有这样的想法了。

    接近两年不下雨,别的地方早已干死了,就只剩下河滩和河床, 河滩靠近竹子河,哪怕竹子河的水位一降再降, 对于河滩来说,取水也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事。

    许主任是个行动派, 决定了的事情,也不多想,立刻就组织人手, 开始开荒种红薯。

    说是开荒, 河滩的地已经被灾民们挖了一层又一层, 别说莲藕, 就是里面的藕针儿,都被灾民们挖干净了,螺丝、河蚌也被灾民们吃了,许主任要做的就是, 用牛拉犁耙把挖的坑坑洞洞的河滩,给推平整。

    红薯属于插扦种植的农作物,一个藤蔓就可以剪出许多根茎,直接插在垄好的田垄里就行了,至于豆种和花生,去年临河大队红薯与、大豆、花生套种,最不缺的就是豆种。

    唯一的难处就在于,灾民虽然大多数集中在大河以东和邻市的位置,毕竟那边富裕,灾民想不坐船就来大河以南,比较困难,但由于水埠公社之前坑了邻市一把,把铺河口位置的大片河滩都归了水埠公社,导致水埠公社无端多了个农场,今年几百万斤的粮食收成,更是让邻市的领导们红了眼,导致他们将很多来到邻市的灾民,往大河以南这边赶。

    大河以南的这块地,也有越来越多的灾民过来。

    灾民越多,就意味着越乱。

    当地居民已经有很多次,为了抢夺莲藕的事,和灾民们发生过械斗冲突了,几乎每天都要打架。

    为了莲藕,更是为了生存。

    不光是省北的灾民在往竹子河这里讨生路,邻市下辖的好几个县,也糟了灾,他们靠北边的县,灾民们为了有个活路,也在往水系发达的邻市这边来。

    占地面积两万六千多亩地的竹子河,成为这个两年不下雨的地方,所有灾民们的聚集地。

    围绕竹子河而居的灾民,依靠着竹子河,至少还有口水喝,别的地方干的已经连水都没得喝了。

    为了种下去的红薯苗不被饿极了的灾民们给拔了吃了,许主任花费了很多精力,都是在巡逻和保护种下去的红薯能够正常生长。

    很多过来的灾民们,也知道这些种下去的红薯只有活着,长出红薯了,他们这些灾民后面才能跟着有活路,知道河滩上有莲藕的人,就去挖莲藕、捡河蚌。

    但总有一些混不吝的灾民,他们明知道这些是救命的粮食种子,只是一些扦插的根茎,他们也照吃不误,还有人专门扒大豆种子吃,都种下去了,他们还给它们扒拉出来。

    也幸亏这样的人少,不然光是许主任的那点人手,还看不过来这么大的河滩,许主任天天为这些被吃的红薯根茎大发雷霆,每次遇到这种扒种子,吃红薯苗的人,抓住了就往死里打,然后抓到蒲河口农场,什么活累,让他们干什么!

    他有枪,有人,铺河口原本有七百多人,被他管的服服帖帖的,冬小麦收成了后,现在铺河口的粮食不缺,他别的没有,每天一碗基础的面食,不让灾民们饿死还能做到的。

    只要帮他干活!

    和平大队和建设大队的大队长和大队书记,见许主任不光把蒲河口的六千多亩地给种上了红薯,居然连蒲河口外面的河滩、河床,都种红薯套大豆,都以为他疯了!

    蒲河口这块地方,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需要修建的堤坝并不太长,就能将那六千多亩完完全全的圈在里头,哪怕下雨,河水涨上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