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穿成了扶苏的女儿,抱紧了始皇的大腿》 130-140(第13/18页)
这点,嬴子瑜已经说倦了,儒家那一套强调家族利益、提倡分封的观点与嬴政追求的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政治目标相违背,不受重用才是常态啊。
“若是君王只用自己喜爱的思想,与楚王、吴王有何不同?”
得了,话题又回到了最初。
嬴子瑜放弃和叔孙通争论这个问题,而是问了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你认为人为什么要学习?”
虽然叔孙通没懂嬴子瑜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依旧认真回答,“知耻明礼,规矩自身。”
“如果一个人学会了礼义廉耻,知道要用道德规范自己之后又该怎么办?”
“自然是男有分,女有归,各行其是,选贤与能,实现天下大同。”
说到问题的关键之处了,嬴子瑜反问,“你觉得这样就能实现天下大同了吗?”
叔孙通当然知道这样不可以,但不妨碍他拉葛垫背的,“但是只靠法家绝对做不到。”
“法家做不到,目前的儒家更做不到。”
看着叔孙通不善的脸色,嬴子瑜继续拱火,“法家或许还有可能,但是儒家,像你说的它已经没机会了。
毕竟一个学派想要救世最起码要被重用,而儒家好像不太行了。”
“你!”
“我只是按照你的说法说下去的!”
叔孙通刚想要发火,嬴子瑜抢先一步用他的话堵了他的嘴,逼得叔孙通无话可说。
于是这两个人只能怒目而视,或者说叔孙通单方面对嬴子瑜怒目而视,而嬴子瑜却不急不慢的喝了口桌上的茶。
项羽看着嬴子瑜这个样子,即便她是太孙也会被打的,更何况还没有表明身份,身为护卫,很自然的抱着武器以一种防御姿态站在嬴子瑜身边。
叔孙通不是个蠢人,眼前这两个人的关系明显不是普通的兄妹,也不可能是普通的学子。
思索良久之后还是叔孙通先败下阵来,“你说的没错,若是儒家被那群蠢货拿着对抗君上,一直被大秦抗拒,那儒家才是真的要亡。”
此刻,叔孙通像是受了打击一样,双手掩面像是在哭泣一样。
“如果我的老师没有拒绝出仕大秦,而是听调成为大秦的官员,即便是个博士,但在君上身边,或者是太子、太孙身边,潜移默化之下未必不能出一个心向儒家的君王。
这样的话,儒家的未来就能更轻松了。”
当然,叔孙通说这话不是想责怪自己的老师,就像他说的,这是一场遗憾。
而叔孙通能说出这样的话也是有原因的,嬴子瑜能理解。
第148章 参见太孙殿下
“如今大秦朝堂上活跃的学派简单可以分为法、墨、农三家。法家的核心人物是李斯,他是大秦的丞相;
墨家的核心人物是钜子相里野,虽然在朝中官职不显,但他直接交好太子,他的儿子和太孙又是同门,未来前途不会差;
农家虽然表面上没有核心人物,但是自从李由将杂家粮食研究出来,使得大秦粮食大幅增产,农家内部早就将其视作是领头人了。
这个李由也不简单,他既是丞相李斯之子,又是皇帝的女婿,因此农家背靠大树好乘凉,日子过得也不错。
只有我儒家,不说得到重用,因为一些蠢货的原因惹怒了君上,又没个领头人,用打仗来比喻就是还未开展就丧失了一大片领土,这仗必败无疑。
难啊!”
嬴子瑜眼神微闪,“先生看起来很了解朝堂之事啊。”
叔孙通直接承认了嬴子瑜的说法,“身为大秦学宫的学子,未来也是要进入大秦朝堂的,我早了解还是晚了解有什么区别吗?”
嬴子瑜当然说没有区别,“只是刚才听了先生的话还以为先生不愿意出仕大秦呢。”
叔孙通像是听到了很好笑的笑话,“我也是个俗人,我也追求一个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我也想做名留青史的人。
怎么,不像?”
“既然先生想要出仕,那先生的烦恼都可以迎刃而解啊。”
叔孙通摇摇头,“孤立无援,独木难支啊。”
懂了,这就是叔孙通想要在身边聚集同道之人的原因了。
只不过叔孙通点头又摇头的行为嬴子瑜又不太懂了,果然她最讨厌谜语人了。
“想要找同道之人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我在惋惜我老师一身才华要被埋没,独留我一个人奋力平博啊。”
这是叔孙通第二次提及他的老师,成功勾起了嬴子瑜的好奇心,“冒昧问一句,你那不愿出仕大秦的老师是何人?”
这话一出,刚刚还故作伤感的叔孙通也演不下了,下意识指着自己问,“你不知道我老师是谁?
不应该啊!”
虽然知道这很可能很伤人,但嬴子瑜还是决定遵循自己的内心,不说谎话,“我和羽兄长不仅不知道你老师是谁,我们也不知道你是谁。
而且因为来到这里之后咱们是直接进入正题的,容我提醒一句,先生大概率也不知道我们是谁。”
看着嬴子瑜不似作假的样子,叔孙通彻底愣住了。
然后转头看向了一直做着背景板的韩益,他忘记介绍这两个人情有可原,但是不情有可原的是,“之前你没有和二位小友介绍过我?
就这样你都能把这两位带过来?”
叔孙通一时不知道该说韩益嘴皮子溜呢,还是说这两人没有警惕心呢。
韩益被叔孙通问的面露羞愧和尴尬,“当时一直沉浸在终于有人慧眼识珠的喜悦之中,所以就把这件事给忘了。”
叔孙通都要气笑了,“这么重要的事情你都能忘?”
他怎么不把自己给忘了呢!
但现在很明显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叔孙通要做的是重新、正式介绍自己。
“我是叔孙通,家师乃是孔鲋。”
有名的人不需要很前缀名号修饰,简单几个字就能让听的人恍然大悟又心声敬佩。
叔孙通很自信,自家老师孔鲋绝对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不仅仅是因为孔鲋博古通今,文采绝妙,更重要的是,他是孔子第八代孙。
所以叔孙通已经做好了嬴子瑜惊讶道无以复加的准备了。
可惜叔孙通高估了嬴子瑜的知识储备。
孔鲋在历史上最出名的一则典故是鲁壁藏书。
大概内容是在秦始皇准备焚书时,孔鲋因为不舍前人心血被毁,于是将家中的《论语》《孝经》《尚书》等经典简册藏在孔子故宅的墙壁之中。
而这些书也正因为孔鲋的保护才得以保存,最终在汉武帝时期重见天日,流传后世。
对于嬴子瑜来说,提到鲁壁藏书这个典故,她可能稍微有点印象,但是只提起孔鲋这个人,她却是两眼抹黑的状态。
但是即便没反应过来孔鲋是谁,嬴子瑜还是给了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