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文艺妇女: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八零文艺妇女》 110-120(第13/14页)

沙丘平台,太子扶苏袭位,为二世皇帝。

    这是《大秦重工》开篇第一句话,这句话出自《史记》,做了些修改。

    从秦二世的修改开始,整个历史全部修改,没有了二战的被侵略,在这段不同的历史中,大秦四周虽然也有战争,有敌人,有输有赢,总体来说,是平安发展的。

    靠着从秦朝时期就建立的优势,大秦的科技发展十分迅速,远比现实中要快。

    而《大秦重工》主要就是写大秦在工业发展这条路上遇到的困难与成就。

    前一万多字,李稻花主要写大秦工业在历史上的简略发展情况。

    前期的工业启蒙,中期的工业污染和发展,后期的工业创新。

    小说的主要内容就是大秦的工业创新取得的成就。

    女主角是大秦的一名普通女生,在大秦,也有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说法,在大秦的历史发展中,也出现了女性皇帝。

    没有了程朱理学束缚这一过程,大秦的女性更早的进入各行各业成为中流砥柱。

    更多的工作人口,也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双方相辅相成。

    女主角是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签约了国家电网,很快就要正式参加工作。

    趁着还没有开始忙碌的工作,正好这时候大秦召开军工展览,全球各国都会到大秦参观大秦的最新科技。

    有巨鹿舰,九江舰,还有秦5-1战斗机,机器人,核潜艇……

    总之,这既是军工展览,也是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武装力量。

    这种东西,大秦向来管理的十分严格,普通人接触不到。

    六王毕,四海一之后,民间就不能私人拥有武装力量,最大的武装力量就掌握在大秦军队中,最先进的军事科技也只有大秦军队才有。

    好不容易有次能够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女主角当然要去看看。

    有这个想法的人不是只有女主一个人,所以现场人山人海,还有各种各样的外国人,当然,他们的名字也全都被换个遍,要符合大秦国情。

    第120章 断章女主角赵阙穿的是传统的大秦服饰……

    女主角赵阙穿的是传统的大秦服饰,平时大家穿的都是改良过的,方便生活工作的衣服,但是重大节日,或者是特殊场合,很多人还是会选择穿传统服饰。

    “传统服饰?什么样子?”欧阳远看到这部分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传统服饰应该是什么样的。

    什么叫传统服饰,什么叫改良服饰。

    “像唱戏的穿的那样?”

    “那是戏曲服饰,戏曲本身成熟时期在明清,现在看到的戏服也是经过明清时期的发展后才定型的,跟秦朝时期相差很大。”

    李稻花一边说,一边写,欧阳远继续问秦朝服饰是什么样的。

    八十年代,虽然我国已经在进行服装史研究,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版正式的服装史图书。

    非专业人士,并不了解中国历史上的服装变化,不像后来,各种各样的传统服饰兴起,还越来越考究。

    甚至还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保留传统元素,又方便穿着。

    欧阳远的询问让李稻花意识到,她之前认为,这本书未来阅读的难点是各种详细的科技物品描述,现在看到,第一个难点是服饰问题。

    好在她之前到处演讲,认识不少大学里的老师,几经周折,总算是找到了专门研究中国服饰史的老师。

    又跟对方请教,征得同意后拍摄了一部分对方的研究成果,再拿着这个照片,找美术生,按照李稻花的想法,重新再加工。

    既然做了,那就做好,李稻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不仅是服饰,还有《大秦重工》里面的一些科技产品,也都找美术生画出来。

    一个美术生完不成,或者是风格不兼容,没关系,多找几个。

    别的不多,人多的是。

    随便找个房子当做工作室,一群人聚在一起,李稻花还做了磁吸小黑板,一起讨论哪个部分应该怎么画。

    张夕就是这个小组的画家之一,在校大三学生。

    本来他们是应该由老师带着到外地采风作画的,或者是到博物馆参观优秀画作。

    这次参加李稻花的作品插画,是她主动来的,因为她是李稻花的粉丝。

    在讨论的时候,张夕再次感叹,李稻花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因为李稻花跟他们说的绘画想法,很新奇。

    画出来的东西,让人有一种,古今中外的感觉。

    而回家路上看到小孩子看的小人书,让张夕萌生出一种想法,那就是要把李稻花的这本书画出来。

    她觉得,李稻花的那些想法,如果只是画成几副插图,简直太可惜了。

    要知道,服饰这样的东西,笔直站着是一种风格,换个姿势又是另一种风格。

    要不后来怎么会有那么多版型差的服装,为了不让人发现版型差,在选择模特图的时候,只选择花里胡哨的姿势,是要用这些姿势来掩盖版型差的事实。

    “可以是可以,但是我没时间。”

    “我们可以啊!”几个年轻人一拍即合。

    此时国外,尤其是倭国,正是漫画的腾飞阶段,更有不少优秀漫画作品被改编成动画,不止在倭国爆火,在我们国家也获得成功。

    国内的漫画起步就晚很多,国外的漫画模式也是多样的,有纯画师和原画师,纯画师有合作的作家,他们只负责画。

    原画师就是从故事到绘画,全都是靠画家完成。

    张夕他们就是想把李稻花的故事画下来,而且《大秦重工》也很适合画成漫画。

    “先把主要设定画出来吧。”

    有了李稻花的肯定,一群人更激动,画出一部优秀的漫画,跟作家写出一部优秀的作品一样重要。

    他们也能成为自己行业的优秀画家,甚至是顶尖画家。

    磁吸小黑板上,除了一些写出来的设定,更多的就是些半成品的画作。

    只看这些画作,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们这个工作室是什么高新科技研发所,要么就是什么不法分子犯罪现场。

    至少欧阳远第一次来的时候就被唬住了,站在门口差点不敢进,再三确认他们这是《大秦重工》的插画工作室才带着迟疑走进去。

    不过很快,欧阳远就陷入兴奋状态,实在是这些画看起来就跟能蒙人,尤其是没上色的那种。

    上了色的,他反而不太喜欢,也是这些图画,上了色,反而会把很多细节给模糊掉,除非是3D立体的那种。

    看着这些图,欧阳远跃跃欲试,他们物流公司什么都拉,当然,现在已经从一开始的两头自己找活变成了帮两头找活。

    也就是说,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要自己去找有物流需求的人和工厂,这通常要花费很长时间。

    八十年代,不比后来,在网上随便发个消息,很快就有人能看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