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外戚再次伟大: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让外戚再次伟大》 120-130(第7/13页)



    他一点也不怕人言可畏,朝堂上混得这个位置,又是个实权外戚,怎么都不至于沦落至此,但是暗中以此为寻衅等刀剑抵背之事,他必须为女儿和外甥防患于未然。

    “怎么?才两三天不见,想你表哥了?”梁道玄不和孩子说大道理,只笑着安抚,“你皇帝表哥要预备娶媳妇了,这会儿忙得不行,爹让你在家玩两日,这不,你哥哥也陪你呢,为这事他书都入宫读不上了。”

    长子梁参云正走出来,还是那副不咸不淡的气韵,偏偏在一张完美继承了父母二人有点的面孔上:“爹,我该说的都已经说了,阿盈还是拿过。”

    “外头都说爹你骂了表哥……”梁九盈止住哭声,拉着梁道玄衣襟追问,“我怎么就不信?爹从来没发过脾气,除非……表哥真做错了事?”

    女儿是敏锐的,但年纪太小,梁道玄不打算让个十岁女孩沾染进来,只笑道:“爹发脾气不是为了你表哥,爹不是说过,朝中的麻烦事多得很,难免火气大了,不过爹保证,不把公事带回咱们家里。”

    这时,柯云璧已然走了出来,她拉过女儿的手,说道:“今日承宁伯府来人了,我说你出去一趟,他们只说崔表哥有事想见你一面。”

    “是要紧事么?”梁道玄心头一紧,生怕姑姑身体出了问题。

    柯云璧却摇头道:“崔表哥派来的人带话说,你有空去见见就行,现下忙得很,不必刻意分心,我想应该不是要紧事。”

    “那我明日再过去,今天就在家里。”梁道玄略松了口气,但看女儿并未对自己的回答有任何满意的迹象,仍旧低着头,他不免有些愧疚,蹲下来柔声道,“不然明日你去见见姑姑?”

    谁知女孩却摇了摇头:“姑姑明天要见好多未来的表嫂,我不打扰她去,爹爹说得对,我虽想见表哥,但表哥总有正事,就像我想见爹,但爹总在政事堂,我是爹的好女儿,也是表哥的好表妹,自然不能添乱。”

    虽是贴心的话语,却听得梁道玄心中愧疚之意大盛,与妻子哄了孩子好久,二人才闲下来对坐着,静了许久。

    “这几日必然很多人来打探,辛苦你了。”梁道玄放空一阵后,揽住柯云璧肩膀,轻声道。

    “还好,他们旁敲侧击,不敢多问,到底是皇家事情,舅舅骂外甥,他们问多了就像村口碎嘴的大娘,多跌份。”

    柯云璧的话总是能让梁道玄松弛下来,他笑出声,肩膀一抖一抖的,却也仍旧安抚道:“不如明日把岚若接来,她和阿盈亲近,两人要好,一处玩玩都能给孩子们宽宽心。”

    然而妻子却摇摇头道:“今日阿盈哭了两场,我也这样想,崔表哥亲信来时,我就提了一句,谁知亲信说,这几日岚若都在宫中,是太后的懿旨……你说……太后是不是属意岚若,想让她来做这个人人都眼红的皇后?”

    第126章 三告投杼

    “万机之重, 虽尚未担肩,却仍有千钧,陛下今日辛劳忧思,如若课业有累, 尽可告知臣下。”

    徐照白盛暑烈日当中仍有一派他惯常的冬温夏清之气, 与之交谈, 只觉适宜。姜霖正要放松警惕,好好说一说近日来的辛苦,可脑海里却不由自主响动出舅舅的话来:

    “与徐师傅说话, 切忌交心,浅尝辄止,深问必有所图。”

    刚松弛的心绪立时紧绷,姜霖板板正正坐在御书房正位, 只略带困倦笑道:“师傅这话就是宽纵帝王了, 往后要让御史参奏的。”他虽是年岁已成身量, 奔着弱冠成龄而去, 乍一看身高面容都摆脱了少年稚气,但却有种孩童的亲温笑容,用亲舅舅的话说,十分具有迷惑性, 这是他的优势所在。

    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一番笑言,徐照白也被着带了顽意的亲近回应逗笑,不禁摇头莞尔:“陛下,御史也不是这般闻风而动, 陛下且看当下,御史悄无声息,不就正说明这点么?”

    这话说得是洛王前些日子的事情, 姜霖也苦笑了道:“师傅,皇帝果然难做,朕心里很是难受,一头是舅舅,一头是叔叔,朕只是希望一切静好,家人亲厚,怎这般难呢?”

    “陛下如今就觉得困顿,往后天下的事,全无折中可言,又要如何呢?”

    徐照白的反问很是恳切,带了臣下适时的提点,更有长辈温和的忧虑,让姜霖几乎就要放松警惕了。

    “那……依照徐师傅的意思,朕该当如何?”

    他索性当做求教,问问就问问,反正他一个没亲政的小皇帝,问师傅个问题,实在算不上什么台面上的事情。

    徐照白并未被这个看似棘手的问题难住,他起身行礼,取过一本实录,摊开在自己面前,姜霖定睛一看,竟是太宗之子,德宗纯皇帝的实录,翻开的那页不是别的,正是其所在位的弘庆年间关于立太子的朝堂风云,争端伊始。

    “我朝历代东宫之议,最烈莫过于弘庆一朝。”

    徐照白边讲解边亲自为小皇帝翻看,时不时以犀角的御尺轻点关键章句,娓娓道来。

    “太宗文皇帝多有子嗣,皇室血脉充沛,然而元配皇后无所出,早亡,始终未有再立新后,直到晚年四十三岁,立左千牛卫大将军之女十七岁的熊氏为后,无子。德宗纯皇帝乃是其他低等嫔妃之子,十一岁时立为太子。太子十三岁时太宗驾崩,继位为德宗纯皇帝,太宗遗诏,遵太祖旧例,封熊皇后为摄政皇太后,与辅政顾命并辅新君。德宗纯皇帝个性懦仁,多优柔,不善谋断,在位期间,乌呼罗残部与羌夏联姻屡次犯扰边境,帝不能主事,太后命帝亲征。亲征之际,帝藏于御帐不出,熊太后亲着甲胄,执皇帝仪仗,于城墙上鼓舞士气,并拉弓射敌,先声夺人。太后在朝至皇帝十六岁,退居后宫,然朝有政务,帝皆问于太后,方可制策。太宗与德宗的年号分别为平康和弘庆,历史称这一时期为平弘盛世。”

    “然而在熊太后山陵崩后,德宗皇帝就是因个性温好,致使其子鄢陵王和鲁陵王相持,引发东宫之争……”

    这段实录,姜霖是读过的,但他却不明白徐照白以此举例的真正用意。

    “鄢陵王乃是德宗皇帝头一位赵皇后之次子,鲁陵王之母则是德宗皇帝的表妹贵妃蓝氏,当年二王之所以为争,是因为赵皇后母家家世显赫,即便故去多年,仍朝有权势,其兄与弟皆身居要位……此二人为鄢陵王之舅舅,二人坐镇,如何不为外甥之不可动摇之党?自然尽心竭力辅佐。”

    姜霖听着微微点头,轻声道:“舅舅对朕也是如此,如若朕身世同于鄢陵王,想来舅舅也会尽心辅朕登临东宫。”

    徐照白颔首:“正是这个道理。但德宗皇帝后期最宠爱的蓝贵妃。其母乃是皇族郡主,鲁陵王身上有更纯正的皇家血脉,他的背后是皇族众位叔伯撑腰,天然的血脉在此成为一个个无形的死结,早已将擂台铺陈完毕,接下来便是捉对的厮杀。”

    徐照白的声音愈发沉郁,姜霖的心也跟着下沉,许久他才道:“外戚与宗室……都是天子身边最亲近之人,怎能如此呢?”

    在他心中,外戚就是舅舅,舅舅就是外戚,外戚比真的姜氏血脉还要亲近,若是到了让他真做选择的时刻,他一定会比德宗皇帝为难百倍且痛心致死。

    也是听出了小皇帝在言语中,将外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