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20-30(第30/30页)


    一连两日,都是这样的生活。

    每天醒来,林秋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米酒。现在天没那么热,发酵不快。看只能看出有没有霉菌,最好是尝。

    但林秋然没办法尝着来,两日了,表面没有霉菌,她闻着也没有酸气,打算让萧大石孙氏尝。

    林秋然就怕他们觉得是粮食坏了可惜,有点酸味也说没有。

    萧大石已经和肉摊老板说了,今儿中午要四十斤五花肉,萧家如今也算大主顾,每斤肉价钱给便宜一文,比单买合算。

    往常下午要歇着的锅灶今天动了起来,萧大石还往家里拉了一车新柴。

    孙氏洗肉把表皮的猪毛给弄干净,然后切成均匀的小块,这些活她都做熟了,还能焯水洗肉煎肉,熟能生巧,现在闭着眼睛都能做。

    林秋然就负责调味,分两锅炖肉,放好香料加了热水之后,她看一锅孙氏看一锅,萧大石不会做饭,就往两边扛柴火,管烧水,找了些砖头,用石灰、草木灰、秸秆混着垒院墙。

    这是他和孙氏商量的,垒高点,不然林秋然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不放心。

    三人各自忙各自的,秋风吹着,也不觉得多累。

    光炖就得一个时辰,林秋然不时去看米酒,已经浮水了。

    两天,到今天晚上正好够,但林秋然怕味道过了,她让孙氏尝了三口都说甜,也有辣味。萧大石说酒味儿不重,跟他喝的烧酒不一样,但挺好喝的。

    林秋然把这说得严重,“娘,若是酸了把客人吃坏,家里得赔钱,真没酸味儿?”

    二人再三确认,的确没有酸味儿。

    放的水少,出的酒也少。林秋然打算二次发酵,这样出的酒多。

    她又加了些烧好放凉的水,又把口给封上,这也算好了,但是给冯娘子家炖的肉里林秋然没放,冯娘子想要以前的味道,今儿是她儿子大喜的日子,改了万一人家不满意,还是得退钱。

    等到申时三刻,肉炖得已经很软烂了,颜色红亮,香味十足。林秋然告诉孙氏怎么收汤,这一步至关重要,能让味道更浓郁,菜得卖相也好看。

    林秋然有意让孙氏学着做菜,不用全学会,但是家里往外卖的几样得学的。

    就按照步骤来,别想当然觉得自己想法更好,多放点儿这个,少放点那个,想着自己的法子做出来更好吃就行。

    一般来说只要按照步骤,做出来的就不会差。

    很多人做菜不好吃,就是因为总是天马行空,加入自己的想法,不是所有人都能靠闻靠尝做菜,原本的方子再加了别的东西味道自然差了。

    其中该注意的林秋然也会告诉孙氏,比如炖肉可以放些水果,家里做主要放山楂干。

    以后若是真有铺子了,那就没办法说走就走,铺子说关门就关门。林秋然到时候也没办法带着孙氏和萧大石去给人做席面,生意不能不顾。

    等有了孩子,孩子还得留人看着,她看看家里,觉得缺人。

    林秋然这身本事是从前跟着她爸妈一点一点学来的,刀工、勺工、火候,没几年是不成的。

    她在想,要不要收个徒弟。不然真等开铺子了,还什么都不会呢。

    这般想着,门口传来动静,有人在敲门。

    林秋然道:“娘,应该冯娘子来了,来得正好,肉也炖熟了。”

    估摸着有三十三四斤,自家还能留点吃。

    萧大石去开门了,每天做菜的时候,家里门都是关着的,省的路过的人往里看。

    林秋然把火撤了,她看孙氏那锅,没糊,汤汁也收了不少,做得不错。

    孙氏最听她的,做菜也是。

    萧大石过去开门,打开门一看,不是冯娘子,而是于婶儿和李叔一家五口,推了板车过来,车上拉着萧家今年收的粮食。

    中秋后头几日下了雨,萧家村没人冒雨收粮食去,等雨一停,全村就赶紧把粮食收了,这些日子把稻子晒干,今儿干透了,怕萧家急着吃,一家人装上麻袋就给送来了。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