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他死不悔改: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奸臣他死不悔改》 40-50(第12/19页)


    耶律迟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道:“放了乌维,我回国游说摄政王,归还这些年来从贵国掳去的使节与官员。”

    顾怀玉托着下巴认真思索片刻,轻叹道:“本相很愿意,但乌维确实不在我手里。”

    耶律迟看他装的煞有介事,不由低低笑一声,“既然顾相不想要人,那我们加点筹码如何?”

    “放了他,我可以说服摄政王,归还这些年你们送来东辽的岁妆。”

    这句话一出,就连云娘都怔了怔。

    岁妆女子,是大宸从民间遴选的及笄女子,美名其曰送给东辽联姻,彰显两国秦晋之好,功实际是送去干嘛的,是个人心里都门清。

    顾怀玉眉目微顿,似是动容,他指尖轻点几下嘴唇,“贵国愿意归还我朝女子,是大善。”

    “只是可惜——乌维不在我手里。”

    若不是他这张笑得干净无辜的脸,耶律迟真有几分信了。

    他良久不语,忽然嗤地一声轻笑:“相爷的胃口不小。”

    “是想要那块西北的养马地吧?”

    这才是真正的要价。

    那是常平十三年战败后划出去的战略之地,如今早已被东辽纳入版图,却也是大宸镇北军梦魂牵绕的根骨所在。

    顾怀玉轻轻摇头,颇为无奈地叹息:“本相当然想要西北的养马地,也想要岁妆女子,还有被扣的大宸官员。”

    “可惜啊——”

    “乌维真的不在我手里。”

    耶律迟难得沉默片刻,有些好笑地打量他,“你不觉得你这开价,太贪了吗?”

    顾怀玉终于笑出声来,抬眼瞧着他:“比起贵国这些年从我大宸拿走的,这叫贪?”

    “你若真有诚意,不妨立个书送来,本相便可以张榜昭告,悬赏搜人。”

    “若真寻回主使——那封书,便立刻生效。”

    耶律迟目光下移,缓缓地扫过他还在敞开腿坐着的姿态,眸光幽暗,神情微妙地点头。

    算是同意顾怀玉提出的要求。

    至于顾怀玉所说的“寻回”是什么意思……

    是完整的乌维,还是五分之一乌维,或者拼起来勉强能认出是乌维的乌维——

    那就得看顾相今日的茶喝得顺不顺心了。

    第47章 “我在想顾怀玉。”……

    凌晨, 天色未亮,雾气还未散尽。

    大理寺位于皇城西侧,与市井相邻, 门前是京中著名的早市。

    此时已有卖豆腐脑的、推菜篮的,挑着糖糕的吆喝一声接一声。

    晨雾中, 两名衙役提着灯笼扫地,一人弯腰清理石阶间的落叶, 一人拿帚扫拂门檐蛛网。

    忽地一个衙役猛然顿住, 捂住脖子回头:“你拍我作甚?”

    “我还想问你呢,你拍我作甚?”

    两人对视一眼, 默契同时提起灯笼,往大理寺门匾方向照去——

    金黄的光芒一照亮, 那原本空荡的牌匾中央,不知何时挂起了一具人形。

    那是一具尸体。

    倒挂着。

    尸体被精准地挂在“理”字笔画之间, 活像是在被天理惩戒。

    清早的寒风一吹,尸体荡秋千似的来回摆动, 敞开的衣襟掉出一张纸。

    正是朝廷张贴的寻人启事,寻找失踪的东辽主使。

    纸上的水墨画像与悬尸的面容重叠, 一声凄厉惊叫打破寂静。

    早市的吆喝声戛然而止,四周百姓闻声而来,熙熙攘攘。

    “东辽使团的主使乌维!”

    这句话如炸雷般在人群中炸开, 炸得四周人心一震。

    大理寺门前霎时如沸水般滚动起来,数不清的百姓围拢过来, 挤得水泄不通。

    等到天光大亮, 大理寺的吏员轮番到值,这具尸首仍然挂在牌匾上。

    但没一个“好心人”把尸首取下来,一个个吏员都低头从尸首两侧低头穿过, 看都不多看一眼。

    于是,这具尸首就这样堂而皇之地挂着,迎着晨光,挂了一个早晨。

    京城百姓闻讯而至,大老远就拖家带口赶来,里三层外三层把大理寺围了个水泄不通。

    有人撑着小凳站在最外圈看,有人带了竹竿挑着孩子举高观望,还有茶贩和果子摊干脆支在街角做起生意。

    等到巳时,消息传到了御史台。

    那位对聂晋有知遇之恩的张大人,正在惬意地喝早茶,听到属下的汇报,一口热茶从口中“噗”地喷出。

    张大人修剪得精细的胡子霎时湿透,一张老脸煞白,“他怎么敢……”

    属下附议地点头,小声埋怨道:“是啊,聂晋怎么敢的?我看他是故意把事情闹——”

    话未说完,张大人猛地抬头,满脸惊惧,声音陡然拔高,“他怎么敢的!”

    属下一愣,随即脸色骤变,煞白毫无血色。

    终于意识到,张大人说的“他”,根本不是聂晋。

    张大人赶到时,大理寺门前已成了庙会般热闹。

    几个半大孩子骑在父亲肩头,指着牌匾咯咯地笑。

    不知哪个丧尽天良的竟在街上放起爆竹,“噼里啪啦”炸响声里夹杂着百姓的哄笑。

    尸首在这挂了一早上,怕是乌维死的消息已经传遍京城大街小巷,京中百姓无人不知了。

    张大人额头青筋直跳,怒不可遏地喊道:“来人,把这尸体取下来!”

    “张大人恕罪。”

    守门的衙役一脸难色,“聂大人吩咐了,乌维主使是鸿胪寺的客人,涉及两国邦交,大理寺不能擅自处理,尸首理当归鸿胪寺处置。”

    张大人又不是三岁孩子,哪能听不出其中阴阳怪气?大步跨过大理寺门槛,直冲向后堂去寻聂晋。

    后堂案后,聂晋正襟危坐,按照往日的工作流程,批阅着卷宗。

    墨汁在宣纸上洇开,他头也不抬,执笔写着字,“张御史何事到访?”

    张大人冲上前,压低声音吼道:“你在等什么?门口那具尸首还不快取下来?!”

    聂晋写完最后一笔字,才慢条斯理搁下笔,“主使既是鸿胪寺的客人,尸首便由秦寺卿自取之。”

    张大人一口老牙都快咬碎,如何不知聂晋的心思?

    自从使团入京,京城的百姓没过过一天的好日子。

    如今主使尸首高悬大理寺门楣,满城百姓拍手称快。

    这哪里是在等鸿胪寺收尸?

    分明是聂晋在替全京城百姓讨一个迟来的公道!

    “好!好!”

    张大人被他气得胡子发抖,俯身到案前咬牙切齿道:“你口口声声说以法为天,如今却纵容尸首悬于衙署?你的律法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