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1979: 2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她的1979》 22-30(第4/16页)



    “我就说小年一直不错。”

    “小年,你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学习的新方法?晚自习的时候,我看你做的那资料好像不是我们学校发的吧。”

    “是呀,要是可以的话,你也教教我们吧。”

    头一次尝试被众人追捧滋味的小年感觉美滋滋。

    起先她倒还记着原先对陈兰君的承诺,不对外说。

    可是……

    小年站在陈兰君面前,脸上有不安和歉意。

    “不好意思,阿兰,那些都是我比较信得过的朋友,所以一不小心就说出去了。”她小心翼翼地地试探,“你看,那资料,能不能多弄来几份?”

    陈兰君沉着脸,双手交叠抱在胸前:“我弄那么多来,万一你们转头就给我举报了,我找谁说去!”

    “不可能的!”小年恨不得指着太阳发誓,“我们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都是同学,觉得不会的。”

    陈兰君依旧皱着眉。

    小年心里直打鼓,试探着说:“要不,再弄五份?实在不行,三份也行!”

    陈兰君叹了口气:“算了,真拿你们没办法。”

    她拿出一张纸,说:“把要学习资料的人名字记下来,一定告诉他们,不要再和别人说了。”

    小年大喜过望,连忙接过笔,一边写一边保证:“我绝不和别人说了。”

    陈兰君侧过头,眼睛里满是笑意。

    要是小年当真是那种守口如瓶的人,她也不会挑中她了。

    对陈兰君千恩万谢之后,小年离开了银杏林,回教室去。

    在教学楼前,她就给其他同学拦住了。

    一个和她玩得比较好的同学焦急地问:“怎么样?她答应帮忙了吗?”

    小年叹气。

    “没答应嘛?”几个同学着急了,“要不我们再找她说说?”“对啊对啊。”

    小年清了清嗓子,说:“兰姐啊,也很为难,毕竟是要托人情才能弄来的呀!人家是看在我们都是亲近的同学的份上,我又左劝右劝,好不容易才答应的。”

    那些同学笑起来:“还是小年你有面子。”

    “那是,谢谢小兰,也多谢兰姐。”

    “什么时候能拿到学习资料呀?”

    ……

    七嘴八舌的,小年挥了挥手,说:“这个再说,但有一条,兰姐特意叮嘱了,若是有想搞事的,什么要举报之类的,那么……”

    “谁会做这事啊!”一个同学连声叫起来,“谁敢做这事,我们都不会让他好过!”

    “对!至少在县一中他就别想亲近了。”

    一番表忠心的言论,使小年很满意地点了点头,又说:“另外,别再和别人说起这学习资料的事了哈。”

    一个一个拍着胸脯保证不会乱讲。

    可真的不会吗?

    才怪。

    没到两周的功夫,陈兰君印的存货已经销售一空,还额外收了许多全款预售金。

    她悄悄算了算,一共收了57元钱。

    虽然比不上之前摆摊挣得多,但这个不大占用学习时间,也不需要遭受风吹雨打,也还不错。

    看来之后的英语、语文等复习资料可以开始准备起来了。在印资料的时候,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念头,陈兰君就留了一个心眼,分阶段分科目地印复习资料。一份只保一门科目这一学期的重点内容。

    只要赢得开门红,这样的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复购率。

    陈兰君将钱收好,想了想,又拿出五块钱,给食堂的葛大伯送去。虽然关系不错,但是该分的钱最好不要省,免得节外生枝。

    葛大伯原本还不愿意收,说:“我又没出什么力气,哪里能收钱呢?”

    陈兰君坚持:“一定得收,权当是我的租金。”

    她可怜巴巴地说:“要是不收,我心也不安呀。”

    “你这孩子。”葛大伯只得收下,说,“我帮你盯着,如果学校里有什么其他的动静,一定第一时间告诉你。”

    周五下午,陈兰君预备回家一趟。她已经一个月没回家了,天气转凉,也该回家将秋冬的衣裳带过来。

    挣到的钱可以拿出几块来,将家里的棉花被送到棉花匠那里弹一弹,顺便补充些棉花,这样爸妈冬夜就可以睡得温暖些。

    想到这里,陈兰君情不自禁笑起来,等她将弹好的蓬松的棉被带回,郑梅估计又要惊讶,她怎么能一边保持学习不错,一边赚到钱了吧。

    最后一节课结束,陈兰君回宿舍收拾东西。

    还没收拾完呢,一个室友兴奋地跑过来,说:“兰姐,你妈妈来接你了,正在校门口呢?”

    郑梅来了?

    这么远的路,郑梅在大队工作忙,在家事也多,一年到头来不了学校两回。今天倒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不会是家里有什么事吧?

    陈兰君加快了收拾东西的速度,草草将包的拉链拉上,一路小跑到了校门口。

    还没见着人,先听着一串“叮铃铃”的自行车铃声,响了很久。

    也不知道是哪个鬼崽子在装酷摁自行车响铃。

    陈兰君皱着眉,抬眼望去,却是一怔——

    夕阳西下,郑梅女士骑着一辆自行车,长腿潇洒地踩在大地上,意气风发:“二妹,这是妈妈买给你的自行车。”

    第23章

    陈兰君怔了半晌, 向郑梅走过去。

    “妈,你这个月瘦了好多啊。”

    郑梅的下颌线都比之前清晰了许多,人也晒黑了, 但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却并不憔悴,倒有一种熠熠生辉的精神。

    郑梅原以为她会惊喜地问这辆自行车从哪里来, 不料女儿竟是第一时间注意到自己瘦了。顿时,她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抬手拍一拍陈兰君的肩膀:“是吗?可能有点, 你看,这自行车。”

    很漂亮的一辆自行车,来学校之前,郑梅特意用新的抹布将自行车的龙头、把手、座椅全部擦拭了两遍, 一点灰都没有, 锃亮锃亮。

    陈兰君端详了一下自行车,仰起脸, 微笑:“我妈妈可真厉害!说买自行车,就能买自行车。”

    郑梅得意地轻哼一声,用手拍一拍自行车后座:“上来, 妈载你回家!”

    在这个年代, 拥有一辆自行车,绝对是件令人羡慕的事。毕竟一辆自行车至少要一百来元,还得要相应的工业券, 是很难搞到的。

    在县里还好,毕竟有那么多辆自行车。可一旦行驶到乡村的小路, 过路农人都要多看两眼。

    地方小, 郑梅作为大队干部与人交往较多,一些农人瞧见她们骑着车, 会惊讶地问一句:“郑梅,你们家买了自行车啊?”

    这时,坐在车后座,搂着妈妈腰的陈兰君就会大声说:“我妈买的,可厉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