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的剑: 26、考录(完)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公主的剑》 26、考录(完)(第2/2页)

得赞同:

    “公主及笄的万民观礼刚好在十二月,天时地利人和,的确是最好的点兵台。”

    “若能借此机会,在南靖显贵与我朝子民面前,彰显军威。”他沉吟道,“于当今时局,大有裨益。”

    时怀瑾说的是事实,但诸教习却心如明镜,谁都没有点破真正的隐患。

    陶秋也只得摇头叹息:“这等借公主吉礼行强军之事,简直……”

    “礼崩乐坏!荒唐至极!”

    沉默了许久的柯世豪却开口道:

    “我反而觉得是好事。公主及笄之仪,庶民早习为常。”

    “昔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把兵戈当儿戏,才是荒唐至极。今日吾辈倒反天罡,借庆典来练兵,虽说破了旧制,却也应了时局,强了民心,岂非大善?”

    他起身向陶秋也揖首:“秋也兄,书院革新实为图强之举,顺时应势,需破旧立新。”

    伍迈禄却冷笑:“破旧立新,破的什么旧?立的什么新?”

    “诸位——都忘了吗?”

    他心中一热,点破了诸教习避而不谈的话题。

    却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秋也兄年事已高,你不该让他开这个头。”

    在高悬的“止戈”真迹下,知书堂诸教习,相对无言。

    时间悄然流逝。

    暮色漫过窗棂时,考吏捧着最后一叠朱卷鱼贯而入。

    数科教习徐守凯推门而入,打破了沉默。

    “这知书堂内,如何愁云满布?”

    骆闻清了清嗓子,率先藏下了忧虑:

    “徐兄步履轻快,莫非数科有捷报?”

    徐守凯呵呵一笑,放下了手中的《九章算术》:

    “不过些加减乘除,何谈捷报。”

    伍迈禄看着他手上的考卷,哑声问道:

    “徐兄的卷子看完了?”

    “魁首是谁?”

    徐守凯翻了两下,挑出了其中一张,掀开糊名,朗声念到:

    “舒——羽——”

    知书堂中再次陷入寂静。

    徐守凯却没顾得上这片寂静,他直接往堂中一坐,放下试卷,一张张揭了糊名去翻找:

    “不对啊,人呢?”

    “徐兄在找谁?”柯世豪忍不住问道。

    “林艳书啊!”徐守凯看完了糊名,气得把试卷往案上一撂,“臭丫头,居然没考!”

    伍迈禄的嘴角微微抽搐:数科魁首最有力的竞争者林艳书居然弃考了,魁首再次落到了舒羽的头上。

    六门考试收尾,舒羽六科魁首的成绩尘埃落定。

    六科魁首,书院千年历史上,也不过是寥寥数人,这个叫舒羽的少女,毋庸置疑,是不世出的天才。

    天才本就该光芒万丈,在万众瞩目下,接过魁首金榜,独步书院高阁。

    但如今,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叫舒羽的少女。

    “时日无多是小事,书院考录面向四海学子,若不以成绩定高下,将有辱书院名声,不能服众。”骆闻淡淡道。

    陶秋也只抚髯反驳:“不是经脉寸断的问题,骆兄。开榜那日,她的考卷,该如何示众?”

    按照书院以往惯例,成绩公布后,前三的书面考卷都应开诚布公,一供世人瞻仰,二供计分公平。

    “时院长要把那‘以武止戈’悬在书院的榜首吗?”见时怀瑾不言,陶秋也直言不讳。

    时怀瑾负手抬头,看着知书堂上高悬的“止戈”,眼底暗流涌动。

    明明是按规矩选出的六科魁首,却让书院陷入了巨大的两难之中。

    徐守凯听完了来龙去脉,终究是再次捡起了方才伍迈禄轻轻放下的话茬:

    “‘以武止戈’,谈武道,兴征伐,颂点兵。”

    他将目光投向时怀瑾:“时院长,这不是改革的问题。”

    “《天令纪事》明明白白地写着,上一个尚武崇战的学生,姓江,名洵舟。”

    “两百年前,为夺灭世至宝,他挑起战争,创立南靖,昊天王朝——”

    “从此分裂。”

    他并未多言,然字字有千钧之力,揭开了众教习心中最后一点犹豫。

    “天令书院,还要重蹈覆辙吗?”

    暮色渐深,知书堂空气凝滞,无人在意门外悄然闪过了一个黑影。

    .

    终于考完了。

    顾清澄逃开了林艳书和贺珩的围捕,找到了一条无人小径,准备偷偷溜回府,睡上个一天一夜。

    但她本能地觉得,她的背后,还有一个人。

    有人在跟踪她。

    下一秒,在转角的刹那,她蓦地回身,怀中短剑铮然出鞘——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