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100-110(第7/27页)

觉得南边用完了?

    姜沃对官职很了解,不必查就知来济被贬的‘兵曹参军务’是军队文职,为正八品——比褚相的九品县丞还是高那么一点点的。

    可见还是褚相拉的仇恨更稳,皇帝对他更加关照:毕竟连上司都给他安排的是熟悉的旧人,多么贴心。

    姜沃对着大幅舆图的北境,确定了燕然都护府的位置。

    啊,来相原来去了北边俄罗斯。

    *

    “来济所贬的燕然都护府,我倒是很熟悉。”李勣大将军与姜沃再次遇到时,还提起了此事。

    当年他打薛延陀以及附属的铁勒等部,就曾率军打到过那里。

    “挺好。”李勣大将军‘挺好’的标准一向跟别人不一样。

    就像他觉得江夏王李道宗被贬到安西都护府,能够盯着吐蕃,就很好一样。

    来济也是一样的‘挺好’。

    李勣道:“北境诸部向来不是很安分,先帝在时都常彼此斗气,刀兵一起就打一场——来济也算个文武双全的人,正好去顶一顶。挺好。”

    说到薛延陀,李勣不由想起,当年往督军山把夷男可汗侄子咄摩支可汗抓回长安的事儿。

    不由随口感慨了一句:“可惜,咄摩支不如夷男有意思。”

    姜沃闻言露出真诚好奇脸:大将军,您有意思的标准是什么?

    李勣似乎听到了她的心声一般,有点遗憾道:“夷男好歹还能在沙场上与我一战,且输了还能跑掉,比一抓就抓住的强远了。”

    “说来,这几年未领兵出征,实有些想上战场。”

    对李勣大将军来说,这几年他在京中虽位高权重,却很是约束,朝堂之上总要走一步看十步的时时谨慎,自不如战场上酣畅淋漓。

    *

    姜沃与李勣大将军偶遇,两人还有闲情逸致聊一聊‘北上俄罗斯’的来济,李勣还要怀念下沙场旧事。

    立政殿的皇帝便没有这么清闲了。

    自从二月初大朝会上,太史令请立‘武宸妃’,皇帝本人也明确表态要立武宸妃后,接下来的时日,劝谏反对的奏疏便如雪花一般飞到立政殿。

    但皇帝金口玉言,有话就到立政殿回禀,这些奏疏通通不看不理会。

    然后皇帝就搬出了自己的黑匣子,只等着上门来‘谏’的朝臣。

    除了太尉长孙无忌屡次劝谏,皇帝虽不听但也没有加以任何责罚外,其余各怀心思往立政殿来谏皇帝的朝臣,均得到了‘皇帝亲自安排就职地’的殊荣。

    *

    姜沃后来回想永徽五年冬春交界这段时光。

    想起来的就是:贬官、流放、边境这几个关键词。

    又想起皇帝曾在立政殿边对着舆图挑地儿,边语气温和中带着动容说的一番话——

    “朕的宰辅、朝臣们真是各个忠公体国:知道朕的天下土地辽阔,却苦于广地劳民,总是缺少能臣治边,于是纷纷主动替朕守边疆。”

    姜沃听的也感动极了。

    **

    就在皇帝对着黑名单,犁地似的勤勤恳恳将记录在册的朝臣,挨个发落下去之时。

    朝上又出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

    永徽五年。

    二月末。

    大朝会上,弘文馆学士李义府,参奏太尉长孙无忌私结贬官的来济、流放的柳奭,意图谋反!

    姜沃闻此事,都不由回头看了一眼李义府:这位是真想出头啊。

    因李义府人品不善,更因皇帝与媚娘此世并非无人可用,李义府实在没从废立皇后事中,捞到什么一步登天的好处。

    所以,此时竟然如此孤注一掷,直接赌皇帝不只要打压太尉,而是起了杀心吗?

    竟然直接状告太尉谋反。

    而李义府之所以选来济和柳奭做为‘太尉同谋’,姜沃也很快明白过来:柳奭所在庭州和来济所在燕然都护府都是颇有兵力的,且能够接触到突厥外族,甚至能扣上一个勾连外族叛国谋反的大罪。

    相较而言,让褚遂良从越南,韩瑗从三亚跟长孙太尉一起谋反,就实在不可信。

    李义府也算是有备而来了。

    闻奏震惊回望李义府的人有许多,但姜沃敏锐察觉到,李义府格外看了她一眼,这一眼里还有不少嫉恨和复杂的不善之意。

    姜沃:?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不妨碍她觉得这人眼神很烦。

    于是她不再看李义府,而是转回了头,看着皇帝。

    其实皇帝到底要拿太尉如何,她也摸不准,甚至……媚娘也摸不很确切。

    长孙无忌,反而是皇帝黑匣子里,唯一没有记录在册的人。

    用皇帝的话说:“舅舅的所作所为,皆在心中。”

    或许连皇帝自己,不到最后,也实在无法决断。

    第104章 舅甥

    闻李义府所奏“太尉长孙无忌勾连来济等人谋反事”,朝上一片嗡然不绝。

    长孙无忌闻言,也是震惊起身回首。

    他看清李义府时,眉宇间先是闪过厌恶,又有些不屑与不解——就这样一个弘文馆的钻营小官,竟然敢告他谋反。

    他怎么敢的?

    思及此,长孙无忌遽然回首,望向皇帝。

    就凭李义府怎么敢的!

    难道是……

    他本就是丹陛御台之下第一人,此时他望向皇帝,君臣舅甥之间,再无旁人。

    四目相对。

    *

    李义府又列了什么罪证,其实皇帝并没有怎么听清,他只是静静回望长孙无忌。

    他知道舅舅为什么遽然回首。

    是以为李义府是他安排的吧。

    皇帝只觉得头再次开始隐隐作痛。

    半晌,朝中静了下来。

    见皇帝与太尉依旧彼此对视着,太尉竟未就‘谋反事’辩白,而皇帝,竟然也只是沉默。

    李义府脸色煞白。

    直到又有一人出列,打破了沉默,奏道:“陛下。太尉为宰数十年,朝野间甚具威望。若真如李义府所奏,心怀反心实乃大祸。臣请陛下勿以亲为念,细察之。”

    这回姜沃不用回头找人了,直接往前看就行。

    说这话的是许敬宗。

    姜沃一点不意外:许敬宗恨长孙太尉的程度,也就比刘洎记恨褚遂良少一点吧。

    有人首告,许敬宗连忙补一句太正常了。

    姜沃还记得,若是以历史看,告发长孙无忌谋反以及最后命人逼其自缢身亡的都是许敬宗。

    许敬宗站的离皇帝也很近。

    他的声音清晰地传到皇帝耳朵里。

    皇帝移开了目光:“既有奏,按例,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