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沈记糖水铺》 50-60(第10/17页)
家里人口多的老客。
沈朝盈沉吟,先时忙着买屋装修, 后又病了一场, 倒还真没来得及研究这个。
不过中秋么,又不是过年, 还得争论到底吃饺子还是汤圆,祭月之节,必然少不了月饼。
时下月饼还不成规模, 甚至还没有个正式名称,随意用“胡饼”“小饼”代称这种祭祀功能大于食用性的带馅小饼, 文人士子们则更雅致些, 在诗文中呼其为“月团”。
长相也千奇百怪,有接近后世模样的圆饼, 也有中间掏空一圈的环饼,还有带刺的,仿佛小时候动画片里的太阳公公,甚至还有鲷鱼烧的手足。
创新都在表面上了, 内馅便没太多花样, 民间大多是糖馅,京中贵女尤好豆沙, 其中以白马豆蒸至烂熟,滤去豆皮, 美名“灵沙臛”,制作工序精繁,是个金贵东西。
那些曾在沈朝盈这儿吃各种红绿豆沙糖水吃到腻的食客们表示,有豆馅如此,何必追求“灵沙臛”。
沈朝盈忙道:“我不过献丑罢了,只占个巧字,不敢和宫廷膳食比较。”
今上有位宠妃尤爱灵沙臛,据说无论任何糕饼都只吃灵沙臛馅的,爱之深,这位宠妃甚至还改良精进了灵沙臛的配方工序,使之更加细腻腴美,真爱粉无疑了,她可不敢碰瓷啊。
又因菊花季节已至,文人雅士则掀起一股食菊花饼风,以表示隐逸之志。
眼下被老客这样问,她也不忍让人家失望,只叫他明日再来。
待客人走后,她便腾出手来研究创新月饼。
后世的月饼,沈朝盈只吃过超市里买的,并且觉得大几百的礼盒根几块钱散装并无太大差别,或许是贵在包装跟面子上。
在沈家那小镇上,超市里的月饼区域基本都被广式月饼给占领了。这种周正饱满的月饼,她每次最多只能吃二分之一块,否则便会牙疼。
是以,在开月饼之前,她总是谨慎之又谨慎地问过周围人,“吃月饼吗?”
有次一个室友给她分了些旅游带回来的苏式月饼,鲜肉馅的,口味很神奇。
外表是千层酥皮,皮脆而粉,一咬掉酥,咀嚼间又带了几分韧,并不易嚼碎。内里是猪肉糖油馅,甜咸口,随着上下齿的厮磨,丰腴肉汁慢慢渗透味蕾。因为个头小,一枚不过寸许,并不容易腻。
她配着一瓶无糖乌龙茶连吃了三四个,那整个下午,嘴里都是一股挥之不去的甜咸味。
后面各种花样兴起,水果月饼、冰皮月饼、无糖月饼、鲜花月饼层出不穷,前世糖水店也为了引起客人购买欲而猎奇创新过一些芋泥、豆乳等内馅月饼,搭配着口味清甜的糖水品类一起出售。
沈朝盈理清了思绪,便打算复刻一个前世从别的美食博主那儿偷师来的南宋雪月饼的方子。
——小饼嚼如月,中有饴与酥。①
雪月饼的饼皮少糖寡油,是用稻米细碾成粉,蒸熟,再用铜磬压实。
不是烤,而是蒸。这样的饼皮,轻尝一口,先是清淡的米香溢于齿间,慢嚼则会有回甘,清香不腻,能很好地衬托馅料清甜,不争风头。
馅料则选经典五仁和丹桂枣泥。
五仁是个被跟风黑很严重的馅料,网上曾经有#五仁馅滚出月饼届#的词条,还上了热搜,点进去,发表观点无非是谩骂青红丝和挑剔干果难嚼的。
关键是这五种果仁单拎出来吃都很香,出于中华民族不想眼睁睁看着粮食被浪费的优良传统,才会引发如此众怒。
沈朝盈对有句话印象颇为深刻“恨一个人又不想得罪他,就送他五仁月饼难吃死他”,受这句话影响,她果真一直没敢尝试五仁月饼。
那美食博主还教给沈朝盈五仁方子,说其实五仁并不难吃,觉得难吃的只是没吃到正宗。
吃货最听不得这种话,沈朝盈忙问,到底是哪五仁才正宗?
当时那博主给的答案是核桃、杏仁、花生、芝麻跟瓜子,而配料对了的,或许比例又不大对,才会干涩难嚼。
后来博主的月饼蒸好了,沈朝盈尝了个五仁的,确实还不错,不过离她最爱的蛋黄还是有那么点距离。
到了这地界她才知道,原来几乎不可考的五仁方子很有可能源自于一副药方,药方中五仁用的是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和郁李仁,还配上陈皮。
——陈皮?橘皮?
青红丝?
似乎一切都有理有据了。
至于为什么传到后世成了这五仁那五仁,沈朝盈心想,或许是有些仁入药可以,作饼馅儿还是太苦涩的缘故吧。
沈朝盈想想大众口味,决定还是按博主给的方子来,只是花生没有,便换成橄榄仁来凑。
前世有师傅手把手带着教过,按着印象,倒也拌出来像模像样的馅团。
这时候阿霁也将枣泥给杵好了,红枣去皮捣成泥,接着再加入糖渍桂花,不用再多余放糖,红枣的甜味跟腌渍好的糖桂花就已经足够甜了。
外衣雪白,倒真有些嚼月的意境。
其中玉兔的卖的最好。
有小孩跟年轻小娘子这两波主力消费群体,外表圆润可爱又符合节日格调的玉兔当仁不让地成为了销冠。
内馅倒是堪堪打了个平手,无论男女,都有喜欢五仁和丹桂的群体。
崔瑄没有亲自来,但派了小厮来,各买了一套回去,立马就送去了国公府
沈朝盈重金定制了新包装,梅红匣儿,漂亮精致,送礼很能拿得出手。
再怎么说也不是从前那十几方的小铺子了,逼格得跟上啊。
包装费心,内容也费心,价格自然也得让人费心想一想再决定掏钱不。
阿翘还有些畏手畏脚的,怕定价这么高,没人买账,但从薄利多销转变,是眼下势必要走的路,否则店铺的上限就定死在了附近这几个坊中。
这些包装盒可能客人买回去拆开就扔了,但上头不仅印着沈记店名,还有店址,背面还拟了店里其他的招牌产品。
像这种走亲访友的节日,买礼盒回去送亲友是最大头,自家吃还是其次,但凡有一个人吃了月饼觉得好,寻来店里呢?而从之前两次摆摊经验来看,这样的客人群体还是不少的。
沈朝盈是想做一个品牌出来,她总不可能一辈子窝在长寿坊里。——也可以,但她还年轻,便是出去闯一闯又何妨?
最坏不过就是回到这儿经营一家眼下这样的小铺子了。
或许日后去崇贤、怀远几个坊开分店,又或许在东西市上开杨记那样大铺子,总之先将名声打出去,也是在为以后积累客户嘛!
定制包装盒很贵,要往上头印字更贵,到底刚买房,手上没多少余钱,经费有限,沈朝盈除了缩减字数以外,又绞尽脑汁想了个法子,将印刷改成印章。
请人帮忙刻了章子,拿回来,自家人动手往上戳,节省不少经费。
阿翘担心的情况没有发生。
中秋假有三日,沈朝盈在假期的前两天就将牌子摆了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