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地府日常: 270-2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秦地府日常》 270-280(第14/47页)

是不毛之地,已经没有足够的土壤来培养新贵了。新贵没起来,旧贵却抓到了胡亥的机会造反,导致这一套没有成功就中道崩殂。

    扶胥叹了口气:

    “天下不是没有优渥的土地,而是离我大秦太远了。”

    离得近的,气候过于湿热。气候合适的,又远在其他大陆。

    这就很糟糕。

    扶苏说道:

    “还有一个法子,加封食邑,但是土地所有权不交出去。每年将出产的粮食送到新贵手里,依然给他们封爵。”

    扶胥很快看出里头的问题:

    “国库税收会减少。”

    这是从大秦现有的赋税里分一部分出来供养新贵,而不是从外面抢地然后交给新贵自己派人去种。

    扶苏眨了眨眼:

    “所以可以把食邑定低一点。”

    要扶持的新贵显然不是从旧贵里分化出来的,最佳方案是从落魄贵族里挑。最好是那种多年前就落魄的,跟他们大秦统一六国没关系。

    这种落魄贵族对故国的感情不深,故国复不复国关他们什么事,他们只要自己能占便宜就行。

    关键是,他们没那么贪婪。

    旧贵族习惯了田产无数的日子,大秦不知道要出多少血才能拉拢过来。落魄的贵族之后却已经活得和平民没什么区别了,他们记不得祖上荣光,随便给点好处就很乐意帮大秦干活。

    扶苏一向是资本家思想。

    同样是打工者,一个要月薪百万才肯替你干活,还会挑剔百万只是最低水平,另一个你给他一万月薪他就已经非常惊喜了,选谁一目了然。

    何况百万那个还惦记着被你收购的前一家公司,是前公司的大股东,动不动就想挖你的资产去重建前公司。

    不像后者,只是前公司的底层职员,也没什么背景。你就是他最大的依仗,他必然要拥护你,除非前股东许诺他们更多的好处。

    扶胥认同地点头:

    “现在,这一批新崛起的人才有些已经投靠了旧贵族。大秦要和他们抢人,将这批人拉拢过来。”

    扶苏诧异地看向阿兄:

    “为什么要自降身份去把他们拉拢过来?”

    扶胥:?

    扶苏恨铁不成钢:

    “阿兄,你现在已经是大秦之主了!你的思维方式要改一改,哪有皇帝天天想着拉拢人的?”

    拉拢人只是为了降低损失才需要使用的怀柔手段,大部分情况下,皇帝又不用讨好谁,都是等着臣子来讨好自己的。

    局势要坏到什么程度,才需要皇帝天天委曲求全啊?又不是赵宋那种被旁人掣肘的废物皇帝。

    就比如扶苏,他有时候连甜言蜜语都懒得和臣子说。

    当年李斯感受到了萧何崛起的威胁,跑来和太子殿下抱怨,觉得殿下喜新厌旧。扶苏是怎么说的?他说“那你不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你自己不够能干吗”。

    扶胥反省了一下自己:

    “梓桑,你说的对。”

    其实他们只需要干掉旧贵族,让那些人意识到跟着旧贵族压根没有升职加薪的可能,就能立刻得到新贵的效忠。

    拉拢?没有必要。

    人家只有两个选择,你把他的后路堵死,他除了跟着你干还能怎么办?

    秦政从外间进来,看了一眼扶胥:

    “这是怎么了?”

    扶苏往旁边挪了挪,给父亲让了个位置。秦政原本想坐去宽敞地方的,见状只好过来挨着他坐下。

    扶苏计谋得逞,立刻靠到父亲身上,拿阿父当靠垫使。

    秦政抬手把案几上被儿子丢得乱七八糟的东西拾起来一一放好,强迫症见不得这个场面。

    扶苏答道:

    “我在教阿兄怎么当皇帝,他脾气也太软了,很容易被人拿捏的。”

    扶胥身上就没有那种“孤天生高贵又能力非凡,所以你们必须拜倒在孤脚边”的气场。

    少了点王霸之气。

    秦政认同地点了点头:

    “扶胥,你是该同你弟弟学学。”

    扶胥:……

    扶苏随即又提起用秦律驯化六国旧贵族的策略。

    如今第一波的刺头已经冒出来了,只要全部拔掉,剩下的就会乖顺下去,可以继续慢刀子割肉。

    大不了他们就隔三差五起义一波,反正时间一长,刺头就会死光,剩下的人也会被割残。

    秦政颔首:

    “那些反贼正好可以作为军功,新贵不是缺立功的机会?”

    匈奴已经被打趴下了,百越也臣服了。大秦想要在六国旧地培养出一批偏向自己的新贵,首要问题就是得给他们立功的机会。

    以后要是再有造反的,还能继续延用这招。

    扶胥思索片刻:

    “然叛乱平定后,便再无立功之机了。”

    扶苏提议:

    “去打羌胡啊!”

    青藏拿下了吗?西域拿下了吗?东北拿下了吗?都没有你说什么没仗可打。

    唯一的问题就是粮食赋税,打仗太过耗费粮草了。不要紧,现在他们能够给本位面提供良种。

    立军功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少,想崛起的新贵自己会把握住机会。大秦庶民都以上战场立功为荣,六国之人要是握不住机会视军功爵为洪水猛兽,那是他们自己错过了时机。

    阶级跃升之后,家族子嗣会在短时间内爆发。到时候老秦人的人数越来越多,就会有更多人因为住不下而主动选择迁徙去六国旧地。

    别说什么燕地苦寒楚南湿热,庶民改变不了环境,所以去这里住会非常痛苦。有钱有权的贵族怕什么,他们有的是法子叫自己过得舒心。

    贵族唯一搞不定的是病症,有些病他们花钱也治不了。除此之外,都是能用钱解决的小问题。

    秦政对扶苏的说辞很心动:

    “六国之人总是不服管教,若是我大秦有上千万人口,便不必迁就六国了。”

    大秦一统天下后,全国人口才两三千万左右。

    如果光一个秦国就有一千多万了,往外迁徙那就不叫迁徙了,那叫占领。每三个人里有一个是秦人,六国之人还怎么造反?

    都不用官府说,秦人就会自发盯住那些旧贵族。谁有苗头,立刻跑去举报,一点风吹草动都别想瞒过去。

    扶苏也开始畅想起来:

    “三比一还是少了一点,如果人数是六国之人的两倍,要不了三代,天底下就只有秦人了。”

    不管怎么通婚,都会和秦人牵扯上。哪怕第一代的七国人互相看不上,到了第二代第三代,也会慢慢融合。

    扶胥:……

    你俩可真敢想。

    扶苏对父亲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