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第一剑仙退休后》 12、第 12 章(第1/2页)
第二日早,关山被窗外一声突兀鸟鸣声惊醒。
这时天还未亮,屋里还黑着,外边月华照进,映亮屋里轮廓。
他刚起身时,另一侧又传来响动。抬眼看去,他看到一个人影靠在门框边,还在闲闲揉着头发。
陈不然也醒了。
已经没有再留下的理由,趁着天还未亮,关山收拾收拾准备离开。
里面的人没送他,在他收拾好东西时也就在屋内略微挥了下手,点灯便开始找昨晚随意乱放的话本子。
关山看他找了半天,最终还是走了几步,走到窗边一弯腰,伸手捡起了被随意放在地上的话本子,递给还在桌边瞎找的人。
尘不染接过话本子,心情很好地道了声谢。
关山嘴皮动了半天,也没能说句“不谢”。
就在刚才这瞬间,他想到要是他走了,这个人该如何是好。
尽管在他来前这人便是自己生活,也没看出多不便,但他还是会止不住地想若是没了他,这个人之后该是何样。
磨药劈柴都是力气活,这人能保持身体康健就不错,完全不能指望他做这些活。
关山心里想着事,越想越觉得不行,于是道:“若是我回家了,到时候便可带你去我那,那边不用做活,只消整日看话本子便好。”
尘不染对他的话不做评价,只问:“你此前不是说是剑仙门下弟子,伤好后回剑仙那去?”
关山:“……”
尘不染笑了下,一拍他肩:“走罢。”
关山只能收拾好东西走了,正如来时那般,一个人走进了树林,走时没忍住回了头。
此去一别,或许很难再见。
干活还债的人离开,日子还是和平时那般,尘不染没觉着有何不同。
之前蛋子来过一次后串门就变得轻车熟路了起来,见到院子里只剩一个人,还问了嘴那个和镇子北边告示栏上的画像很像的大哥哥去了哪里。
在镇里待到桃花花瓣开始掉落,树枝长出绿芽,尘不染又偷懒没去药馆,在家里翻看话本子之时,原一直没什么动静,他都已经快要忘了有这个东西存在的传音石亮了。
能用这传音的便只有谢景,说是帮他打听到了魔使和药宗长老之间的事,正在赶来的路上。
正在赶来的路上的意思是马上便到。
尘不染完全可以想象到,这个人估计是已经走了大半段路才在中途告知准备赶来。
事实也确实是如此。谢景已经料到要是自己不提前跑来,一定会被对方随意拿个借口搪塞掉,不让他来。
重新回到熟悉的小院,依旧没人给他开门,他倒也不见外,轻车熟路从一侧竹篱上跨过,动作已经开始熟练起来。
尘不染就这么看着这个人自觉熟门熟路进屋。
刚走进屋里,谢景脸上的笑意不变,脚步却一顿,他转过头来看向坐在桌边的人,问道:“这里有人来过?”
他语气和平时一般,像是只是简单的出于好奇的询问。
尘不染不知道这个人怎么看出来这屋里有其他人住过,也不好奇,只随口答道:“前不久有个苦力在这边住过几日。”
那便是不相干的人,且已经走了。
尘不染关切地问起了魔使和药宗长老的事。
谢景没立即说话,先是自觉拿过茶杯倒了杯茶润嗓子,再掏出糕点放桌上,没吃,递到对面人面前。
魔使和药宗长老真好上了。
一个是魔使,一个是大宗长老,身份都不同寻常,虽说魔族和人族已不像多年前那般对立,但仍旧是竞争关系,时不时就爱比个高下。他们代表各自的立场,互通心意的事不能昭告天下,于是只能私下来往。
从来往伊始至现在,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期间无人发觉。
话本子乱写一通,点兵点将胡乱配,结果还真配对了俩。
药宗还未找道侣的女性长老就俩,魔使悄悄谈了个,可想而知事情败露后有多难做魔。
尘不染听得津津有味,顺带吃下两个糕点,捧着杯茶慢慢喝。
谢景像是有什么特别的劳动情结般,上次梳发梳到最后劳动成果一秒没,他这次还来尝试,好好一魔君跟倔驴一样。
有话本子上的后续听,尘不染心情挺好,就任对方去。
“我今日想去个地方。”
谢景垂眼把着手里白发,道:
“听说金陵是人间第一城,我想去看看。”
尘不染觉得这个人想去什么地方不必和他报备,想去便去。
察觉到坐着的人说着话,又习惯性想要揉头发,谢景及时把对方动作止住了,拿出条红色发带,道:“再等等。”
三千白发垂下,红色发带混杂其中,显眼灼目。
大功告成,谢景弯腰看向身侧人,道:“今日听说有烟火,一起去看看?”
他道:“就当是陪我去的。”
——
金陵,天下第一城,地处皇城脚下。
前些日子,镇南王世子与友南下时下落不明,城里满城风雨,有人已经暗里造势,结果正筹备之时,对方又回来了,据说回来时穿着粗布麻衣,身上脏污,腿上还有伤,但好在伤势已经好转,好好打理即可痊愈。
镇南王人老,但做事风格仍然大刀阔斧,查明了事情始末后直接上报朝廷,扯了一溜参与此事的人下马。
镇南王世子在家修养了几日,平日里一起偷鸡摸狗的狐朋狗友还算义气,在第一时间便来探望。
世子郑云山,即关山,身上伤实际上已经好了大半,只是在回来路上不慎被石木划伤,伤口化了脓,处理了便好,比起之前的伤只能算不值一提。
朝堂上党派之争最终还是向下影响到了他身上,他和友人南下时被另一党派的人追杀,受了伤后一路到了青山镇,化名关山,那时的才是最棘手之时。
几个狐朋狗友大致听了他这一路经历,问起救他的是何人。
郑云山思索了片刻,最终保持沉默,没有告知。
他在走前还立下豪言壮语说回家后要给对方送绸缎绢帛制好衣,实际上连对方身份也不敢告知任何人。
如今形势虽已大致明朗,但还有些事情未能处理,随意说出或许还会害了人。
——也不知对方如今是在做何事。
其他人看他又沉默了下去,有人提议道:“今日放烟火,听说闻声楼温姑娘会献曲,我定了画舫,离闻声楼那台子近,到时一起去,就当是庆祝咱郑世子安全回来。”
闻声楼是金陵城最闻名的听丝竹弦乐之地,温姑娘即温乐,琴艺高超,长得也貌美,接连几年都是闻声楼琴师魁首,男男女女豪洒千金就为听她一曲。
一群人都通过了这个提议。
几个公子哥或许不太懂朝堂之事,但很明白哪里有乐子,哪里最能玩得尽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