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金瓯(科举):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固金瓯(科举)》 40-50(第29/30页)

。”老道侃起风水来头头是道。

    谢徽却不想跟他瞎扯,他这辈子不打算成亲,对男女之事亦没什么兴趣,哪里来的子嗣?

    老道好不容易看到一块好风水,他不禁说道:“别的我也不多说了,等你们家开烧尾宴时请我吃顿素斋即可。”

    “好啊,等明年揭金榜的时候,你再来找我吃斋宴,我叫谢徽,别走错了门。”谢徽说道,他把坟刨开了,里面是个骨灰盒,盒子里果然放着他旧年的衣物,已经有些糟烂不能穿了,谢徽微微有些遗憾,可还是把骨灰盒抱了起来,若干年后铁定还能用的上,不能浪费了。

    老道跺跺脚道:“那我就瞧好了。”

    谢徽把布兜里的点心放在骨灰盒里,抱着骨灰盒翻身上马走了,这个骨灰盒暂时可以给小鸡崽做食槽,军营里那帮糙汉哪里会喂鸡?少不得他自己亲自张罗。

    谢徽沿途碰到了临安侯府的车撵,他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暗道一声晦气。

    偏偏他不主动招惹人,旁人倒来招惹他,谢靡见他抱着骨灰盒,掀帘问道:“镇北将军找到兄长了?”

    谢徽冷笑道:“托侯爷洪福,我兄长若回汴京至少得八抬大轿,难不成是你自己看上了这骨灰盒?”他晃了晃手里的骨灰盒道,“这可不能给你,得给小鸡做食槽呢。”

    谢靡当初也是探花郎出身,但论耍嘴皮子依旧耍不过谢徽,被谢徽怼脸骂,弄了个没脸。

    互相觉得对方晦气的两个人,一打照面便不欢而散。

    汴京的风起云涌丝毫没有波及到熙州。

    谢壑手里提着考篮和铺盖卷,旁边是送他进贡院的家人和师长。

    陆恪微微笑道:“放轻松些,发挥出你日常的水平来就好。”

    谢壑点头称好。

    裴逸安和蔺冕道:“专心答题,等你出来咱们再一起喝酒谈天,我们传授的考场小秘招你就用去吧,一用一个准。”

    谢壑亦笑着谢过。

    谢宣在自己的冲天鬏上虚撸一把,然后啪的一声轻拍到谢壑的右手上,他十分臭屁的说道:“师祖他们都夸我聪明灵秀,今天我将自己的聪明劲儿先借给爹爹使。”而后他又记起他爹不是只考一天,又附加一句道,“明天也借给你,后天也借,一直借给爹爹用。”

    谢壑放下手中的考篮,抚了抚谢宣的呆毛道:“谢谢宣哥儿,那爹爹先收下你的聪明气了。”

    谢宣美了,谢壑转头看向惠娘,惠娘心头一跳,不知说什么好,该嘱咐的旁人都嘱咐了,她只低声道:“到时候我跟伯父伯母一起来接你回家。”

    “嗯,这几天你多保重,有事找师父他们,别一个人硬撑着,宣哥儿若调皮的话,你只管打,我出来再哄他,家里的事就拜托给你了。”谢壑嘱咐道。

    惠娘一一点头应了。

    薛氏和谢老汉讲不出什么大道理来,只理了理他的衣襟道:“快进去吧,那边点名了,别误了时辰。惠娘和宣哥儿有我们老两口帮忙照看着呢。”

    谢壑点头,重新提起考篮和铺盖卷向人潮中走去。

    贡院的龙头门还敞开着,维持秩序的差役一直在旁边逡巡,谢老汉混浊的眸子一直盯着谢壑的背影,直到他再也望不见了才罢休。

    真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没想到他们家还能出走科场路子的子孙。

    老三活着的时候,也想读书,只是那时家里穷,弟兄们又多,兵役繁重,哪有那个条件,如今老三的儿子去科场走一走,也算圆了老三的夙愿了。

    老两口一时之间感慨万千。

    谢壑是第一次走进府城的贡院,乡试与县试迥然不同,县试一场只需要考一天,从早待到晚,不给蜡烛,最迟天黑前敛卷。

    乡试要考三场的,每场考三天,原则上来说每场结束后可以出考场透透气,或者回家待上一晚。只是场次之间连的很紧,回家不甚方便,许多考生的家也不在府城,索性就在考场里休息了,所以参加乡试的考生一连九天都在考场里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

    谢壑是永宁县的县案首,在县、府、院三试中名列前茅者在乡试中喜提坐堂号,他们离主考官更近些,考场规矩也更严一些,相应的,他们的号舍也比普通的号舍更结实耐用些。

    这在平时不起眼,关键时候却当了大用。

    乡试在金秋八月举行,正是熙州多风多雨之际,考了九天试,下了八天的雨,甚至严重的时候风雨骤至,犹如瓢泼盆倒。

    这可慌了主考官们,熙州府虽是新边不假,可朝中不少眼睛盯着此处呢,万一乡试有什么闪失,他们难免要吃挂落,忙命人准备油纸,由监考官检查了才一张张的发下去。

    惠娘开着丰乐楼,消息灵通,知道熙州这个时候会多雨,她给谢壑备考篮的时候,多添了两张上等的油纸进去,还有一些小木夹子,等到时候真的下雨了,可以把油纸夹在考舍顶上,以免漏下来的雨水打湿考卷。

    所以,雨有加大趋势的时候,谢壑以防万一,先把油纸夹在考舍顶上,而后的时间里都在认真思索考题。

    等到大雨倾盆而下时,旁的考生都在忙着护卷子,只有谢壑面色岿然不动的在素纸上写写画画,不受影响。

    监考官看了啧啧称奇,心道:此子倒是胸有谋算。他不动声色的走近略瞧了瞧,但见谢壑的卷子上写着祖籍汴京,其父为谢徽,原是汴京军户,且父已早逝。

    监考官皱眉沉思了一会儿,谢徽?这个名字竟然有些耳熟哎,不过他听说过的谢徽是活的,也有可能是同名同姓,毕竟汴京那么大的地方,有一两个同名同姓的倒也正常,他又仔细瞧了瞧原籍的详细地址和考生的名字,这才转过身去旁处转转。

    大齐乡试的主监考官都是在汴京禁军里随机抽选的,为的就是防止有考生买通监考官,瓜田李下,主监考官也不可能在同一个考生面前逗留太久。

    谢壑正悉心答题,并未留意主监考官脸上的疑惑和去留。

    差役们把油纸一一送到考生手里,骚动的贡院这才重新安静了下来。

    贡院里,内外帘官们都松了一口气,还好有惊无险,不然熙州乡试砸了,不说官家会不会龙颜大怒,蔺单是相公他们就惹不起。

    是以学子们考了九日,他们就提心吊胆了九日,最后交卷的时候,他们才彻底放了心。

    今日正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

    谢壑将文章都誊录完毕,他搁了笔,小心吹了吹卷子,将墨迹轻轻吹干,收拾了考篮与铺盖卷,起身前去交卷。

    明月清辉铺满台阶,地上还有些坑坑洼洼的小水坑,里面积着水,在月光的照射下映着白光。

    收卷官敛了卷子,放了牌子,谢壑赶在最早的那波出来,谢家的马车已经在路旁等着了,贡院大门一开,马车窗帘处立马钻出一只毛茸茸的小脑袋,晃着冲天鬏,左顾右盼张望个不停,见谢壑出来了,他忙喊道:“爹爹,这里!”

    谢壑提步向前,讶异的问道:“怎么来的这么早?”

    谢宣抬眸笑道:“师祖说你不会明天出来的,所以我们就今天来等着你啦,爹爹快上来,阿娘还等着我们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