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假如二凤是始皇的太子》 170-180(第10/18页)
道:“太子殿下好忙啊。”
“诶,我蟋蟀呢?”刘邦大惊失色,到处找,最后在沸腾的茶水里找到了。
“……交儿你说,这么贵的茶,烫熟的蟋蟀能吃吗?”
“……”
“子房~”
张良慢悠悠地放下手里的书,卷起来:“真是稀客,太子殿下光临寒舍,所为何事?”
“韩非师兄不在的时候,子房愿意代一下他的职责吗?”
“我?”张良讶异,“咸阳人才济济,怎么想起我来?”
“因为你既不是法家,也不是儒家,勉强算个局外人。现在的太学,换个外人上去,‘无为而治’一阵子,反而是好事。”
既能给韩非代班,也能给萧何那边降降压力,再加上张良是韩国人,韩地离咸阳最近,韩成最怂最识趣,绝不惹事,还很怕事。综合来说,张良的确很合适。
“皇帝陛下知道么?”
“当然。”李世民笑了。
虽然他好像干过很多冒险的事,但涉及政务,只要不是在自己权力之内,他都会一一和嬴政汇报及讨论,事无巨细,绝不擅作主张。
即便是自己权力之内,也会列出章程,呈给嬴政看,每一项都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恭敬不如从命。”张良微笑着,看在韩非的面子上,接下了这个任务。
“好极了。”
李世民就这样绕了一圈,又一圈,一天快跑遍了咸阳城。
“姜丞相!”
“臣在这里。”姜启用声音回应了他,随即有五色的雀鸟被突然惊飞,好像才发现树下有个人。
圆滚滚的彩虹花团子,从一棵树飞到了另一棵树上,斑斓多姿。
“我打扰你了吗?”
“没有,臣等候多时了。这雀子可好看?”
“确实好看,比鹦鹉更像花。”
他在姜启那耽搁的时间要更久些,踩着黄昏的霞光回了立极殿,萧何还没走,也在等他。
“你多辛苦,我把韩非和李斯都带走,你的压力也许会小点,但也或许会变得更大,因为我也不在咸阳。”李世民低声,略有担忧。
“太子只是随陛下去巡游,又不是不回来了,臣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萧何看着他,从容而笑,“殿下回来时,臣若是能完成十之二三,便没有辜负殿下的爱重了。”
“那也太少了吧。”李世民佯装抱怨,“如果是十之七八,那我会更高兴的。”
“那恐怕有点难。”萧何哑然自笑。
“我相信你。”李世民坦然道,“静候佳音。”
三月,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奉常精挑细选了个日子,浩浩荡荡的皇帝车架从咸阳出发,经三川郡、砀郡、薛郡,一路祭祀名山大川,最终到泰山。
这一路上不能说风平浪静吧,那也可以说是风不平还浪不静,甚至刚出咸阳不久,就遇到了一场小风浪。
李世民甚至还在黄河渡口捡到了一个小孩。
对此,所有人觉得很离谱,包括他自己。
第176章
既然是沿途祭祀山川,那一出咸阳,自然要祭渭水。沿渭水向东至潼关,出关中则进入中原。
这期间,有水路也有陆路。相对来说,如果水路畅通的话,没有人愿意走陆路,因为实在太慢了。
奉常观测了这个黄河渡口,占卜了老半天,为难道:“似乎有逆风,又似乎没有。”
“何意?”嬴政问。
“臣不能笃定。”奉常老老实实道。
嬴政看了看天色,晴空万里,再看了看水面,这一处渡口还是比较平缓的,看不出有起风的迹象。
“陛下,有客称其为太子师,能解陛下之惑。”卫尉匆忙来报。
“赤松子?”嬴政神色一缓,“人呢?刚好,让他也来算算。”
“他说想让太子殿下先去见他,他有事相商。”卫尉低首。
“好大的谱。”嬴政微微不悦,但也习惯了。
那骗吃骗喝的老头子,到底还是派上过用场的,就冲着这一点,嬴政也就无视了对方的神神叨叨。
“我先去看看,阿父稍等。”李世民兴致勃勃地去找老师玩了。
“老师~”
“快跪下,叫师兄。”
“见过师兄。”
一个看起来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扑通一声,就跪在了李世民面前,灰扑扑的衣服看不出本色,带着一股子豁出去了、却又窝窝囊囊的奇特气质,脸色爆红,显得脸皮不够厚,跪得仿佛是要伸脑袋给别人斩首。
太子原地起跳,一脸懵逼:“哪来的孩子?”
“路边捡的。”
“啊?”
“没父没母没人要,钓鱼钓不上来,打架打不过,被一群人欺负得哇哇哭,饿得咕咕叫,我就捡走了。”
“没有哇哇哭……”那孩子脸红得快滴血了,羞愧难当,手乖巧地放在膝盖上,抓了抓他自己的衣服。
“然后就收为弟子了?”李世民定了定神,仔细端详这小孩。
长得还是不错的,家境很差的样子,头发毛糙发黄,但眉眼之间透出股韧劲,感觉像个犟种。
“我观了观面相,算了算他的命,你猜怎么着,嘿,是个很出挑的将星,就拎船上,带过来给你瞧瞧。”赤松子漫不经心地抠抠耳朵,笑道,“看看,你能养不?”
“给我养?”李世民吃惊道,“但我现在得跟阿父去巡游……要不把他送到咸阳去?内史郡设了扶教鳏寡孤独的地方,供给衣食,等他长大些,可选进卫尉……[1]”
“你先等会。”赤松子轻轻踢一下还跪着的孩子的脚,“告诉你师兄,你叫什么?”
“韩信,我名韩信。”这孩子连忙回答,怕身份尊贵的师兄听不清,还重复了一遍。
“韩信?”李世民愕然,“哪儿冒出来的?”
“都说了是捡的,跟你捡那只小黄猫一样。”赤松子老神在在,“我就是四处游山玩水,走到哪就吃到哪,那天到了淮阴县,闲来无事,就摘几片叶子一扔,算算该往哪走。走着走着就饿了,掏出胡麻饼在那吃——这玩意儿比一般蒸饼卖得贵一倍,你能不能管管这价格?”
“物稀则贵,胡麻才普及到哪,这不是我能决定的。”李世民接了一句,把孩子扶起来,好奇道,“然后呢?”
“我就这么吃着,瞥见这小孩挨欺负,被人嘲笑戏弄,又一个人缩在河边哭,瞧着怪可怜的,就分了他一块饼。然后他就缠上我了。”
赤松子仿佛有点无奈,摊了摊手。
小韩信不安地道歉:“对不住……”
小孩嘛,似乎有那种天生的雷达,凡是聪明些的,都知道要赖上心软的人,才有口饭吃。
赤松子看起来不着调,但总不至于眼看着半大的孩子一边流眼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