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二凤是始皇的太子: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假如二凤是始皇的太子》 150-160(第8/20页)

领。”

    “那臣便放心了。”

    秦王与他们确定水攻之后,召郑国过来,详细议论和规划日程与地点。

    “太子怎么不发一言?”良久,嬴政忍不住问。

    “有句话,我不知该不该说……”李世民淡定道。

    “还有你觉得不该说的话?”嬴政匪夷所思。

    “我其实觉着有点不该说的……”他这在磨磨蹭蹭。

    嬴政面无表情:“说。”

    话说一半留一半最讨厌了,在这钓谁胃口呢?

    “僚先生与我之前推演过此次攻魏的战事,他犹豫了很久,知我为难,却还是问了一句,可有什么法子能减少水攻对黔首带来的伤亡?”李世民解释道,“僚先生没有参与此次议论,也没有上奏,只是心有不安,望王上莫要怪他心慈手软。”

    这个问题确实棘手。

    在出征之前,不求彻底干脆的胜利,而对己方的将领设置多余的道德枷锁,真的有点强人所难。

    可尉僚的兵法就是那么写的,如果在明知后果的前提下,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的话,那他就有违他的道了。

    他就找到了太子,私底下求问了一句。

    “这……臣不懂,臣只会修渠。”郑国老老实实道。

    “臣亦不懂,臣只知作战。”王贲老老实实道。

    “臣……”李牧也想效仿一下这个句式,但瞥见太子眼巴巴的目光,终是不忍,踌躇道,“无非两个法子。开闸前放消息,告诉魏国我们要水淹大梁了;开闸后乱人心,使间者趁着浑水摸鱼,鼓动黔首、串通守城兵吏,早日打开城门……如此,死的黔首自会少些。”

    “但是……”王贲忍不住了,“若消息走漏,魏王逃了呢?”

    郑国弱弱道:“上万人挖渠,一挖好几个月,魏国就算全是瞎子,也该发现我们的意图了吧?”

    嬴政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也就没有打断,饶有兴趣地听着。

    “发现了又如何?”李世民冷静自若,“他们无处可逃。”

    四面都是秦军,往哪逃?倘若围三缺一,那唯一的生路就必然是死路。

    这跟四面楚歌也没有分别了。

    等等,四面楚歌?

    “我还有个法子,说与诸位听听,未必能用,但若是可以的话……”

    又来了,这小子。还以为有多稳重呢,话一多起来就暴露本性。嬴政打断他:“说!”

    “哦。诸位读《魏风》吗?”李世民正襟危坐,笑语吟吟。

    嬴政被他钓得不上不下的,莫名有种在听纵横家侃侃而谈的错觉。荀门也没有纵横家啊,怎么这个狡猾的味儿那么浓呢?

    两位武将加一个水利工程学家一时没好意思接话,怕他聊得太深入,暴露自己偏科。

    嬴政就不情不愿给他搭台:“略知一二。”

    怎么,秦王通读过《诗三百》,很奇怪吗?

    “《魏风》虽只有七篇,却是我看过最多遍的,因为其中诸如《硕鼠》《陟岵》等,道尽了权贵欺压黔首的无奈与劳役的苦楚。”

    众人皆默了默,总觉得哪里不对。

    不是,身为秦国太子,说这些话好奇怪啊!

    论权贵,谁能比秦王父子更权贵?

    嬴政听得浑身不对劲,听感立刻从纵横家变成了儒家,险些怀疑自己在听大儒劝谏。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这小子更来劲了,他还念出来了。

    他不会是在指桑骂槐吧?

    “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这句话一出来,麒麟殿更是一片寂静,连个接话的人都没了。

    唯有被太子祸害过千千万万遍的秦王心如钢铁,绝不默然,极力让自己的语气毫无波澜,与他对话:“你想说什么?”

    最好说出点道理来!不然他可就要找机会动手了!

    他可是很久没打过孩子了!

    谁都不许拦他!

    第156章 水淹大梁:王翦

    好在李世民不是想趁这个机会劝谏秦王,而只是想把四面楚歌,变成四面“魏”歌。

    “这种歌放出去,没有几个黔首听了,能无动于衷吧?更何况洪水就在眼前。”他把自己的想法描述了一下。

    “太子真的很擅长攻心。”李牧忍不住低声感叹。

    没有人比他体会得更深了。倘若言辞如刀,那太子攻心时的言语,杀伤力不逊于太阿剑。

    王贲思量着,既没有同意,也没有反驳。

    嬴政轻轻叩击桌案,寻思着:“然,《魏风》之魏,非大梁之魏。”

    是的,这两个魏国不是同一个魏国。前一个魏国,是周王室分封的小国,早在几百年前就灭亡了;现在他们要打的这个魏国,是三家分晋的产物,仅仅是同名而已。

    “时隔数百年,非同一国,黔首们饱受硕鼠欺凌与劳役之苦的惨状,有何不同吗?”李世民从容反问。

    这话题没法聊了。

    明明是在说魏国,但听在几人耳朵里,却没有办法只思考魏国。

    嬴政缓缓地深呼吸:“你欲以此乱大梁人心?”

    “然也。”

    “王贲将军以为呢?”秦王直接点名。

    “可以一试。”王贲忙道,“若能因此早日从内部撬开城门,逼迫魏王投降,也是件好事。反正对我秦军没有影响。”

    仔细算算,这几年的仗虽打得飞快,但最难啃的赵国打的是闪电战,韩国没打起来,燕国弱小,也就耗费了些粮草,这次打魏国也不会有什么折损,秦国的实力保存得还是非常好的。

    就冲着这个,嬴政也懒得计较太子是不是在暗暗讽谏什么,一锤定音。

    “那攻魏之事,便如此定了,诸多事宜,三位到了前线再行商议。便以李牧为主将,王贲为副将,郑国为水丞,行水攻之法,早做准备。”

    “王上,臣请求为副。”话音刚落,李牧就毫不犹豫道,“秦军的作战方式,王贲将军更为熟悉,臣怕影响大局,指挥失当,是以愿配合王将军,彼此磨合,以发挥秦军最强战力,达到王上想要的战果。”

    “好。”嬴政很满意,“就依将军所言。”

    他就喜欢有能力又谦逊听话的将领。

    李牧的推辞,谁听谁满意,调换一下,让王贲为主将,不仅王贲会领他的情,秦军也不会有异议。

    外来的和自家的,一开始到底有点不一样,这场仗打完,以李牧的指挥风格与为人做事,就不会和王贲有什么隔阂了。

    “至于攻楚之事……”嬴政已经琢磨很久了,他记得太子所说的派李信攻楚失利的事情,也知道最后改为王翦领兵成功了,但是——

    六十万真的太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