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二凤是始皇的太子: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假如二凤是始皇的太子》 130-140(第5/19页)



    “要不你让我打两下试试?”

    “你做梦!”

    始皇大笑,很少能笑得这么开心,不枉他特地跑过来撩拨这人玩。

    二凤闷闷地控诉:“你不觉得你的性格越来越奇怪了吗?刚认识你的时候,你可不是这样的。”

    “有没有可能,我本来就是这样的呢?”始皇悠然自得,“活泼开朗,喜怒随心,爱好很多,一直如此。只是很多人,从来不认识真正的我。”

    二凤可疑地沉默了,煎熬地瞟了一眼屏幕里抱头痛哭、腻腻歪歪的父子二人,复杂地感叹:“他们……感情这么好吗?刚刚打得那么狠,这会儿就抱一起去了?”

    “爱之深,责之切罢了。十二岁的太子偷偷上战场,奔袭千里对战李牧,挨打不是很正常?”

    “打赢了吗?”二凤只关心这个。

    “你还不了解你自己?当然赢了。”

    “赢了还要挨打?”二凤不服。

    “要是输了,哪还有挨打的机会?”

    “也是,那秦国可能就没有太子了,历史也许会回归它本来的样子。”二凤本是随口一说,谁知始皇却突兀地凝重了起来,略带郁色。

    “怎么了?”二凤奇道。

    “收到了一个新消息。有一个世界的秦太子世民,死在了二十五岁。”

    第133章 大秦官场团建活动

    李世民什么样的美玉没见过,但他确实没见过这个名气最大的和氏璧。

    和氏璧,在他的时代,早就失传了。

    他之所以能一口叫出名字来,是因为这里是邯郸的赵王宫,而和氏璧在“完璧归赵”那个知名故事之后,就回到了赵王手里。

    既然在赵王手里,那么如今邯郸城破,也该落到秦王手里。

    一般的玉,秦王也看不上。

    这圆形的玉璧触手温润,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在不同的光线下呈现不同的颜色,像一汪活的湖泊,晴阴光暗的变换,都会转换它的色泽,莹莹生辉,美丽绝伦。

    李世民好奇地转动着它,目不转睛地凝视着这可爱鲜活的碧绿蜿蜒流动,如水如云,几近透明,仿若悬空的流波。

    他歪了歪头,那流光便半绿半白,冰清玉洁,霜华烟翠,像最洁净的月光投在四时的湖心,自成一个仙气飘飘的世界,隔绝尘俗。

    只为这玉,都值得写一篇赋出来。

    “是和氏璧吧?”

    “是。赵迁献上的。”嬴政心情很好,“和氏璧与邯郸,终究还是都归秦了。”

    这不仅是嬴政一个秦王的执念,往上数几代,一直到昭襄王嬴稷,都对这玉这城有执念。

    “回去之后告慰太庙,昭襄王定然很欢喜吧。”李世民把玉拎在手里,拨弄它转了几个圈圈。

    碧雪的颜色不停流转变换,透着灯烛的火彩,润润地洒下来。

    “休息吧,过两日我们回咸阳。”嬴政摸摸他的头。

    李世民把玉还给他,却被按住了手:“你拿着玩吧。若没有你,邯郸也没这么快打下来。”

    这次的战功,在嬴政看来,王翦是要占一半的,因为邯郸这块硬骨头是王翦啃下来的,桓齮和杨端和起了合兵的助力作用,蒙武搞定了代郡雁门,太子身份特殊,是不好跟臣子争功的。

    不合程序的地方实在是多,御史的奏都快堆成山了,明面上不能表彰得太过分。

    “那我的‘天策上将’……”

    “你是太子,要什么‘上将’,不是降级了吗?”嬴政搞不懂他为什么非要这个名号。

    没有什么比太子更尊更贵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谁也越不过他去。

    他凭什么能在前线肆无忌惮,指挥得动王翦和蒙武,就是因为他是太子啊。

    所以王翦拦不住他,所以庞煖相信他的许诺,所以蒙武听他的命令。

    “好听嘛。”

    嬴政很无语,觉得他莫名其妙:“那就给你封‘天策上将’吧,不过也就一个名头,没有什么多余的封赏。”

    已经是太子了,实在封无可封。太子的待遇,本来也是独一份的。

    “谢谢阿父!”太子美滋滋地乐开花,神清气爽,一点也不觉得疼了。

    要不是现在年岁大了,指定要抱着嬴政亲两口。

    “睡吧。”嬴政只想让他老实点。

    这次是真的老实了,接下来的日子,不管是在邯郸,还是在回去的路上,李世民都老老实实地陪伴在嬴政左右,看看战报,画画地图,趴在垫子上摇头晃脑,蠕动蠕动,什么大动作也做不了了。

    一次战场走下来,都没有被嬴政打得重,还敢不老实吗?

    这一夜发生了什么,武将们虽没有亲眼看见,但一夜过后,太子就不再活蹦乱跳,整日安静待着,傻子也能猜到发生了什么。

    尤其回去的路上,竟然一直缩在马车里不动,而不是骑马撒欢,实在也太明显了。

    没人问,但了解太子的近臣,几乎人人都知道了。

    五月初五,秦王与太子告祭太庙。

    这一次太子不用秦王抱了,他慢嬴政一个身位,越庄重的场合越雍容华贵,绝不给嬴政丢面,仪态仪表无可挑剔。

    三个月灭亡赵国,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居然真的发生了。

    历代秦君在上,得知这个消息,也会为之惊喜的吧?

    嬴政凝望着祭文在鼎中燃烧,丝帛上的篆书轻飘飘地化在火焰里。

    “过来,灌鬯。”他沉静地开口。

    太子微微讶异地抬眼,以眼神询问:“我吗?”

    “除了你还有谁?”嬴政撇他一眼,不需要言语,就是这个意思。

    “鬯”是用郁金与黑黍酿造的香酒,祭祀之中将鬯酒浇灌于地,或洒在牺牲上,是必备的流程,通常是由秦王做的。

    负责沟通神灵的奉常不吱声,掌管宗庙祭祀的宗正也不吱声。

    什么流程不流程的,王上说什么流程就什么流程,怎么,你有意见?

    李世民见没人反对,就缓步上前,接过了嬴政手里的郁金酒。

    金色铜爵从秦王手里,转到太子手中,同色的酒液闪烁着琥珀似的光泽,丝丝缕缕地倾泻而下,浇在一排纯色的牛羊豚上。

    这些牺牲很快会放在室外祭台的燔柴上烧掉,让升腾的烟气直达天空,据说这样就能告知祖宗。

    至于供奉的玉璧丝绸,还有太子提议放上的杏子与麦穗,粽子和甑糕,也占据了一个小鼎,散发着甜甜蜜蜜的香气。

    秦国时下本没有吃粽子的习惯,但李世民来了,就有了。

    他提议的时候是这么说的:“若我是先君们,肯定也想吃点好的,尝尝时令的果子,而不是那些难吃的牺牲。”

    “不许混说,胙肉是要分与宗室功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