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二凤是始皇的太子: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假如二凤是始皇的太子》 130-140(第17/19页)

燕国地图是造不了假的,确确实实是燕国的使者,不是燕王喜,就是太子丹。”

    聪明人总是想的比较多,李斯已经七拐八拐地思考到了更远的地方,哪里能想到刺客他不带脑子,纯纯就是自爆呢。

    “那十九公子……”姜启压低声音,“会不会就是燕国干的?”

    “若跟随公子使燕的护卫仆从都能平安回来,倒是可能查出来。”李斯陷入了这两个谜团里。

    姜启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那你多辛苦,还有这几个刺客的身份,也得核查清楚,好去斥责燕国。”

    有机会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讨伐别国,一定不能错过,必须严厉责问燕国,逼迫燕国交出凶手,如此让燕国自乱阵脚,事半功倍。

    “刺杀的主使多半是燕丹,他干得出这事。至于刺客,他们出使时递交的国书上都写了什么名?”李世民问。

    其实他知道答案,这个国书他是看过的。

    吕不韦不在,典客丞从人群里出列,回道:“吴望,秦舞阳,乐山。”

    好家伙,除了秦舞阳,没一个用真名的,所以一开始李世民看到这名单的时候,也没觉得威胁有多大。

    他叮嘱了蒙恬,但这次的刺客换了手法,隐藏了名字。直到秦舞阳害怕,荆轲说出了那句耳熟的话,李世民才认出那个燕使是荆轲。

    本想将计就计,一网打尽的,中间却出了点波折。

    总觉得这样藏头露尾,不是燕丹的作风。

    “这名字有问题。”李世民和嬴政道,“燕使的来历也有问题。其中一个可能叫荆轲。另一个不知是谁……也许是燕赵的剑客?他拿着匕首的姿势,像是在用剑。”

    燕赵的剑客……众人皆陷入沉思,李牧犹豫道:“有没有可能是盖聂?”

    “盖聂?”李世民一怔,“他和荆轲混一起去了?”

    “此人有何出奇之处?”嬴政皱眉,“你听说过?”

    “臣也听说过。”庞煖不得不插话,叹气道,“盖聂乃是赵……以前赵国榆次的剑客,以剑术闻名,性烈如火,好与人论剑切磋。”

    “赵国”两个字一出来,这原因也就呼之欲出了。

    一个刚灭国的盖聂,一个即将灭国的秦舞阳,还有一个本来是卫国的、却被太子丹厚待笼络,尊为上卿,黄金豪宅美食车骑美女供着,从而为报答知遇之恩只能“舍生取义”的荆轲。

    三个不同国家的刺客,除了秦舞阳打酱油之外,其他两人也确实造就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刺杀。

    手段百出,防不胜防,竟好像有高人指点。

    李世民为难地看了看地上沾血的金猫爪,还在犹豫捡不捡,忽然眼尖地发现和氏璧多了道裂缝。

    “可惜。”

    “可惜什么?”嬴政诧异,“你不会是在可惜这几个刺客吧?”

    “怎么会?他们有什么好可惜的?”李世民看着大家收拾残局,见己方无人受伤,轻松之余,玩笑道,“我是在可惜,刚刚拔剑太快,没有看到秦王绕柱的稀奇景象。”

    这倒霉孩子,真是欠打!

    嬴政的表情瞬间全部消失,悄悄咬了咬后糟牙,冷笑一声,抄起剑鞘就要打他。

    “这有什么可惜的,谁绕不是绕?太子绕柱,亦是稀奇景象。”

    第140章 你在怀疑我?

    当然,秦王只是口头威胁而已,没有真的和太子上演你追我逃,两人绕着章台宫的柱子绕圈圈跑这种搞笑画面。

    毕竟臣子们都还在呢,像什么话?

    而且这么大的场合,史官全程都在记录,到现在手都没停。

    好专业的素养!不然人家怎么是史官呢?

    本来充满期待的mvp结算场景,触发了燕使刺秦这个意外,秦王的好心情全都没了。他自然咽不下这口气,盛怒之下,要发兵灭燕。

    这次没人阻止他。

    燕国本就是要灭的,何况已经箭在弦上,燕国自己送来了名正言顺的借口,顺势而为就是,连御史大夫都懒得劝。

    章台宫乱得很,隔了不到一个时辰,一行人换好衣服,转战麒麟殿,临时召开灭燕军事小会议。

    “寡人要令燕王送燕丹的人头过来。”嬴政幽幽道。

    看得出他很怒了,众人唯唯诺诺,只有太子小声道:“还要人头吗?这次得把人头翻过来多检查几遍……”

    这话听着实在太古怪了,让人浑身不得劲,但没办法,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以后凡是见到带着人头献降的,恐怕他们都得怀疑一下,这人头里面是不是藏了匕首。

    “李斯。”

    “臣在。”

    “拟信责问燕王,越严厉越好,他若不把燕丹交出来,寡人立刻发兵攻打燕都。”秦王很恼。

    嬴政已经对燕丹够手下留情的了,谁知这人果然愚蠢,给他体面都不体面,非要自己寻死,那就怪不得嬴政了。

    “哦,那燕王要是马上就把燕丹交出来呢?”李世民戏谑道,“咱们不打了吗?”

    “寡人何时答应他不打了?”嬴政理直气壮,“缓他十天半月,已然够仁慈了。”

    重新定义“仁慈”。

    李斯尽职尽责地充当打印机,各种大秦文书信手拈来,那字写的,跟李世民的箭术似的,无可挑剔。

    蒙毅换了支笔,依然猫在不起眼的位置,记录会议内容。哪些该记,哪些不该记,他可太清楚了。

    “燕王若不肯杀太子丹,就令王翦全力出兵,攻克燕都蓟城,乘胜追击,至衍水和辽东,务必俘虏燕王,杀死燕丹……”秦王冷静地凝望着地图,铺开他的战术构想,虽然怒极,但并不意气用事。

    嬴政要的是结果,他大方地放权给前线的将军们,尤其王翦,更是给足了兵力和粮草的支持,不管王翦是要兵分几路,派谁哪天出发去打哪儿,嬴政几乎都不干涉。

    只要能胜,大胜,达到他的战略目标,王翦要啥他给啥,细枝末节的事嬴政看战报就行。

    这跟李世民亲自上阵的指挥风格完全不同,很难说王翦更喜欢哪一种。

    “代郡的那股燕军吃下来了吗?”尉僚问,“蒙武将军应该早就动手了吧?”

    “想来已经灭了。”嬴政云淡风轻。

    “那臣就放心了。只可惜十九公子……”尉僚偷偷观察了一下秦王的脸色,竟拿不准嬴政是否有悲伤之色。

    胡亥质燕的事,其实像尉僚这样的重臣,心里多多少少觉得有内情,但秦王不说,他也不好意思问,就这么拖着拖着拖到了现在。

    秦王默了默,似乎意兴阑珊,又论了会攻燕的事,接过李斯写的檄文,挥手让众人退下了。

    只留了夏无且一会,赐他黄金二百镒,感叹道:“无且爱我,以医者之身,却用药囊砸荆轲。”

    夏无且忙道:“朝臣们都爱王上,只不过臣手里刚好有药囊罢了,也凑巧砸中了。”

    两个条件他刚好都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