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二凤是始皇的太子: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假如二凤是始皇的太子》 70-80(第9/16页)

次会记得隔行写,给太子空出足够的地方来做注。”

    “那你的文章看起来不就乱了吗?”

    “太子的批注可比臣的文章金贵多了,哪天落魄了,还能收起来当传家宝呢。”

    一大一小皆乐起来。

    王翦也驻足停留,仿佛在看他们说笑,又仿佛在无声地等待什么意料之中的事。

    果不其然,太子看向了王翦,有话要说。

    第76章 刘邦冒出来了

    李世民左看右看,所有人都望着他,顿时有点不好意思,扭扭捏捏地拿出别在背后的左手,变单手为双手,把一个盒子交给王翦。

    “劳烦王将军帮我把这个递交给她。”

    “她是谁?”不远处的杨端和小声地问桓齮。

    “我也不知道啊。”桓齮一脸懵逼。

    “我一个边将,不知咸阳之事也就罢了。你是中尉军的副将,常随王将军侧,怎么消息一点都不灵通?”

    “连个名字都不说,我咋知道是谁?”

    “我知道。”尉僚不动声色地揣着手,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他俩的边上。

    两人齐刷刷看向他。

    尉僚以卷遮掩,神神秘秘,惹得杨端和与桓齮同时凑了脑袋过去。

    “但我不能说。”

    “……”x2

    不能说你吊我们胃口干什么?两人控诉的目光怒戳尉僚心窝。

    尉僚乐呵呵地想:哎呀,大秦的将军们真有意思,像一群奇形怪状的石头,还挺好玩的,难怪太子喜欢收集石头。

    王翦不清楚盒子里是什么,犹豫着问:“王上可知此事?”

    “阿父应该知道的吧?咸阳宫发生的事,他其实都知道的。”

    只是知道得早晚的区别罢了。

    “应该”这个词水分就很大了,王翦有听蒙武聊起过那牛的事——是的,那牛还在,所以对太子做的一切事情都颇为谨慎,凡事必先考虑,王上知不知道?王上同不同意?

    先斩后奏的事,王翦是坚决不干的。

    “那臣还是回去禀报王上一声。”

    “诶?也不用这么郑重吧?”李世民苦恼着,打开来给他看,“就是一对很普通的泥人而已,因为太大了青云带不了,它只能带点书信。”

    “那臣便收下了。”

    “青云又是谁?”杨端和压低声音好奇道。

    “我怎么知道?”桓齮无奈。

    “你这个中尉军副将怎么当的?”

    “中尉军副将也不能整天打听太子的事吧?那像什么话?”

    尉僚忍不住笑了,惹得两人没什么怒气的怒目而视。

    “青云是太子养的鹞鹰。”他好心地为这两位久不在廷的将军解惑,“太子还养了只狸狌……”

    “这个我知道,我见过两次。”杨端和积极道。

    “那狸狌在宫里都快七年了,杨将军才见过两次吗?”尉僚怜悯道。

    “那有什么法子?”杨端和叹气,“我常年在外,难得回来一趟,也是整军备战。从前那狸狌也不会到章台宫或麒麟殿去。”

    “其实现在也不会。”尉僚笑道,“只是我等也有需要出入北辰殿的时候。”

    比起上朝和接待外宾的极为正式的章台宫,和处理政务比较正式的麒麟殿,北辰殿是秦王的住处,相对还是比较私密的,除了太子一天进进出出八百趟,朝臣甚少入内。

    所以杨端和没好气地怼道:“国尉是在炫耀吗?”

    “显而易见。”尉僚坦坦荡荡,笑得很爽朗,又很扎心。

    杨端和默默道:“等我以后卸甲了,也能久居咸阳,常入宫廷的。”

    “那狸狌活不了那么久吧?”桓齮真切地表达疑惑。

    杨端和捂着心口,尉僚下意识看向太子,见他没注意这边,才松了口气。

    “这种话以后不许说了。”x2

    “啊?为什么?”桓齮愣愣地挠头。

    “那玄猫有十来岁了吧?与太子感情甚好,你这样说,太子听了多难过。”尉僚连忙提醒他。

    “此战取胜之后,说不定我也是能调到咸阳任职的。”杨端和坚强地抱有幻想。

    “在外征战守边不好吗?有军功可以挣啊。”桓齮刚点了点头,就又开口道。

    杨端和一言难尽地看着他:“我到现在写奏报用的还是竹简。”

    尉僚拍拍他的肩膀,同情道:“那是有点可怜了。——治粟内史和少府给你们送粮草兵器的时候,没有人给顺便带点纸去吗?”

    “他们说以前空白的竹简都没用完,不用可惜了,让我等用完再说……”

    “那飞鸽怎么办?竹简那么重,哪怕只有一片也不轻。”尉僚思量。

    “什么飞鸽?”杨端和诧异,“咸阳还养鸽子了?”

    “……”尉僚无声地看了他一会,“你是真的可怜,我现在明白了。”

    杨端和大受打击,幽怨地嘀咕:“我就知道,每次回咸阳都像野人进城,这几年尤甚,这也没见过,那也没见过,昨日吾妇做了一盆豆腐汤,我还问她这是什么,能吃否?她笑话了我好半天……”

    桓齮张了张嘴,有心想安慰,没想出什么词来,干巴巴道:“你好歹吃上了,大秦还有很多黔首没吃过呢。”

    “我谢谢你!”

    “紧急奏报有帛书吧?”一个清亮的声音从他们背后响起。

    几人连忙住口转身,整顿神色。太子悄无声息地出现他们后面,动静小得堪比一只踮起脚的猫猫。

    “回太子,有的,臣方才只是在说笑,没有埋怨的意思。”杨端和立刻辩解。

    “不要这么拘束嘛,杨将军。将军守边辛苦,吾等感佩在心,若非有将军这样忠实可靠的将领守卫边疆,咸阳的黔首也无法安心吃上豆腐汤。咸阳的安定,全赖几位将军之功。”李世民真诚地道谢。

    杨端和受宠若惊,连称不敢。

    “征战沙场,建功立业,为妻儿老小搏一个家业,本就是我辈该做的事。臣得王上信重,才能为大秦屡立战功,已是泼天之幸,实不敢居功。”

    桓齮一看他把自己想说的都说完了,连忙憋出一句:“臣也是这么想的。”

    王翦笑了笑,比他们自然点,收起了那个不值钱却又价值千金的彩色泥人,沉稳道:“太子放心,此战,我有八分把握。”

    “那我比王将军多一分,我有九分胜算。”尉僚幽默道,“以有心算无心,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胜算还是很大的。”

    “这场仗交给诸位,我没有什么不放心的。”李世民笑得轻松从容。

    几人正要走,尉僚却想到了什么似的,低声问道:“这两日怎么没见到山君?”

    “什么山君?”杨端和一头雾水。

    这可问到桓齮心坎上了,他总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